不——那是前世的事了。
是的。在我填寫職責描述的人力資源表時,在「黨籍」欄位我填了「無」,在「性別」欄位我也填了「無」。
在鍵盤上,「控制(Ctrl)」、「命令(Command)」、「跳脫(Escape)」、「換檔(Shift)」……有許多不同的哲學。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最大的那個鍵——「空白(Space)」。它為所有人創造空間,並與每個其他按鍵配合工作。
這就是自我只活一天的人會做的事。
我剛剛接受了 YouTuber 的採訪,頻道名稱是 White Crypto。她很困惑,因為從 2012 或 2013 年開始我就有一個比特幣錢包,還曾以每小時一比特幣的價格為人諮詢。但我從來不持有比特幣。客戶支付多少——不管是 100 美元還是 200 美元——我都會花掉。可能捐贈、可能購買機票與朋友分享經驗。我的比特幣錢包始終是空的。
我不這樣想。
是的——每晚睡八小時就是在練習死亡。
對我而言,自我的壽命只有一天。我只有一天的延續性。
這就是祖先觀念傳承給我的,我也希望將其傳承下去——以更豐富的形式——留給未來的子孫。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不會說「哦,我週末再睡吧。」因為在我四歲的時候就知道,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週末;或許明天我就不會醒過來了。所以我學會在死前發表——我把每天所學錄音、記錄下來,或是在網路上公開發表。這樣的話,即使我不幸去世,這些內容仍然存在。它們不需要等到七十五年後著作權過期。
是的,的確如此。此外,四歲時醫生告訴我和父母,我有五成的機會在手術前夭折。因此每晚入睡時,我都覺得自己在扔硬幣。如果輸了,我就醒不過來了。
我的祖父母是天主教徒,他們有祈禱的傳統。我父親後來接觸了藏傳佛教和其他許多佛教學派。我閱讀過許多經典,但是將它們視為實踐手冊——用身體和生命去實踐,而不是純粹理智地分析。從這層意義上講,我認為祖先的實踐在行動中活了起來。這就是祖先精神的體現。
因此,我必須將情緒保持在極度穩定的狀態。道教的修煉,包括氣功、呼吸練習、冥想、觀想等等,對我來說不僅是哲學,更是生存技能。我們不稱之為「坐禪」,但其實是一回事,與太極拳、針灸和傳統醫學等道家傳統融為一體。即使在閱讀《道德經》之前,我就已經在實踐李耳的理念。
我的姓氏是「唐」,母親的姓氏是「李」。有位著名的哲學家叫李耳,據說他寫了《道德經》,道教的思想便始於這本書。我小時候有心臟病,情緒起伏過大會導致心跳加速,從而暈厥並送進加護病房。直到十二歲接受手術後才痊癒。
……或是露西(Lucy)?
所以這和完美主義比較無關。我將短處視為邀請,正如 Leonard Cohen 所言:「萬事萬物都有缺口,缺口就是光的入口。」不完美是新思想、創新和可能性的邀請。如果我一味地遵循相同的完美常規,就沒機會探索這種彈性。
是的。大家都知道我每天睡八小時;這是我的常規。但我往往無法完美做到連續八小時。有時候會醒來;有時候因為時差問題,只能睡四小時再起來睡四小時,或者三小時加三小時加一小時——這些都不重要。
但「多元宇宙」則意味著謙卑——不是毀壞畫布,也不是擠滿它,而是為下一代留下更大的畫布,讓他們可以在其上作畫,這樣當我們登出世界時,我們留下的畫布比我們登入時更大。這就是「夠好的祖先」——既不完美,也不差勁,只是夠好。
這就是我的職責描述。意思不是要為下一代解決所有問題——成為完美的祖先。因為無論「完美」或「最佳」的含義是什麼,如果我們只朝著奇點收斂,就會奪走未來世代的可能性,實際上是在替他們設計人生。
看見「萬物聯網」,我們將 <strong> 智慧聯網 </strong> 。看見「虛擬實境」,我們將 <strong> 實境共享 </strong> 。看見「機器學習」,我們將 <strong> 協力學習 </strong> 。看見「用戶體驗」,我們將 <strong> 體驗人際 </strong> 。聽說「奇點即將接近」—— <strong> 多元宇宙 </strong> ,已經來臨。
當我在 2016 年成為數位政委時,臺灣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過數位政委。因此,行政院裡的人讓我描述我的職位。當時我在紐西蘭威靈頓的時候就寫了非常簡短的版本,內容如下:
當然。
是的,我想成為「夠好的祖先」(Good Enough Ancestor)。
高解析度會面。我們之前就像是筆友。
好。
是的。公共領域不必延伸到你的節目。你可以使用任何授權方式。
沒錯,你可以用在你的節目中。我只會將它作為文字公開。
可以的,你可以編輯整理之後,放在你的節目。
對,公共領域。
是的,我不拖延債務。利率太高了。
對,或者五小時、兩小時和一小時。
如果可以的話,但也不一定要這樣。我也可以分段睡,比如四小時加四小時。
直到我入睡。對的。
是的。
(笑)是的,我們有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
要保持心理距離,對不對?Defensive Acceleration。
這個時候,不要輕易的去「信任」AI,你可以「信賴」特定的技術,但是把它當做人一樣「信任」,太早了。
因為在接下來,當 AI 從只是解數學題,或者是說像我們在社群媒體上面推薦的 AI,只是去刺激我們比較基本、本能部分的大腦,它慢慢會變成刺激到這個哺乳類的、社交的大腦,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變成,你會把它不但擬人化,而且感覺上它比其他的人還要更親近,或者更有說服力。
對,我們一開始講到說 Waymo 可能值得「信賴」,但是不要一下就跳到「信任」。「信任」是對人的,那「信賴」是對技術、機器、系統、科技等等,我覺得這個可能還是要常常提醒自己。
也有立委姓賴,所以……
信賴圈,沒錯。
其實就直接講說「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就好了,不是說「我們未來可以幫你們怎麼樣」,而是說「用這套做法,我們在 2016 年、2017 年、2020 年分別解決了哪些問題,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對,你們花十個小時報稅到底在做什麼?
所以你透過後端整合,如果真的讓美國人報稅去減低到可能跟我們一樣 10 分鐘,這樣省下的錢可能沒有兩個 trillion,但也是裡面的 significant chunk。
對,所以 DOGE 如果能夠想辦法透過跟我們一樣的做法,去整合後面的後端,那我們當時還要改很多程式,現在因為剛剛提到的 o3 這些或者 Grok,去寫程式應該已經不是問題了。
對,就成功了。那我這樣講的時候,底下就有人舉手說「在美國如果是三個小時,對我們已經很好了」,因為他們平均要十個小時。
當然,這個我之前在美國有給過演講,我說我之前擔任政委最早跟大家一起協力的案子,就是「報稅軟體難用到爆炸」案,當時用 Mac 或 Linux 報稅可能要三個小時,我們成功的最後把它縮減到可能十分鐘。
DOGE 的話,因為他們號稱要節省掉兩個 trillion 的浪費。
所以我覺得就是 Trusted Tech,然後 Tech must advance freedom,這個是最主要的訊息。
促進自由,就不只是 Clean Network 把我們自己的網路或者是盟國中間的網路裡面,不值得信賴的部分把它去掉,而是說我們可以跟美國合力,一起去推進值得信賴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