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幾歲的理念不合是怎麼樣的理念不合?
所以你一樣會碰到職場的傳統情況,像理念不合?
那時候你不需要負責這塊?
所以從一開始在資訊人時,你當時對工作的概念是什麼?
後來我去查國外Socialtext,你們本來就是在做這塊,我覺得這塊真的很有趣,後來因為公司購併,所以這個對於工作者來說,這個是你走完,大家很多不同工作型態的旅程,15年走完,31歲。
接下來你又去Socialtext,我覺得很有趣,這個是開啟全新遠距的,終於來到本來就適合你的方式。
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是只有五個人的團隊,裡面只是提一下,可能因為走在前面,後來因為營收的關係,但是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因為內部創業要帶五個人,我覺得在工作的分配上或者是思考上,這又是新的方式。
對,剛好你又去矽谷,你去矽谷正好碰到矽谷那時候是最蓬勃發展的時候,又給你一個新的刺激,你經過壯遊、本土企業,然後又去那邊看到一個新的創新企業,我覺得很有趣,我應該好好請教你這一段,再加上你回來之後,因為李焜耀的⋯⋯傲爾網算是創業嗎?
那時李焜耀一定是最有想法。
我覺得這個是工作上的壯遊,因為那時你看到open source運動,決定仿效,就是去隨機造訪一個地方,壯遊回來之後你加入明碁,這是很好的經歷,因為是臺灣本土企業,又是傳統的組織,你在那邊可以體會到本土企業怎麼運作。
今天想請教你工作方面的,我發現你在短短15年經歷了不同的職場,你從16歲因為搜尋快手,加入資訊人,你那時候才16歲,這個是你第一次踏入職場,當然後來可能因為意見不合,這個是職場本來就會碰到的。
對。好,非常謝謝你。每次我回去都要思考,然後再來請教你。
其實越看不到的,一開始要把規則講清楚。
謝謝。我忘記問你,其實我們現在很多都在網路上工作,跟不同的人透過網路來聯絡,在網路工作上,有哪些工作的禮儀,是不是可以教一下我們?無論是講話或者是工作態度上,因為有的時候看不到面,忘了直來直往,忘了修飾,習慣直來直往,所以在網路工作上的禮儀?
這種減敏會讓你心平氣和?
這需要訓練多久?從先創造,然後一直去刺激,告訴這個不好的經驗。
對,你有提到精神按摩的這件事,所以是很有效果的方式?
等於自己先去想美好的經驗?
你一樣覺得互動是很重要的。我最後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我覺得減敏的這件事,我覺得很重要,有時我們對於一個環境太敏感,也是造成對身體造成壓力,所以我覺得你有做到減敏的這件事,你怎麼做的?可以跟我們分享嗎?我覺得這個部分太重要了,我們扛了很多不同的壓力,那個壓力會導致大家各種情緒。
所以回歸到最後,也就是人與人的接觸還是很重要,像你在社會創新中心一樣?
所以是發展出各種?
所以並沒有去年會覺得很樂觀,像大城市的那些高樓大廈終於可以關掉,公司不用負那麼高的房租,因為這個是大家都 work from home,這個是太樂觀的烏托邦世界?
對,為什麼經過一年的實驗下去,公司又覺得不可行?
提到WFH的這件事,最近在注意到外媒的報導,我想到一年前在做WFH的時候,那時看了很多外媒報導,發現大家都說在家工作是未來趨勢、不可逆,所以在去年的時候,很多的公司也都宣稱說要永久,但最近的跡象是開始要求你要回來上班。
如果要求這個部會,兩個人都是平行的?
這就是為什麼你那時說一個部會派一個人來,因為那是不同?但是兩個人就不對了?
對。
我會這樣問的是,今天我們很自由的是每個人按照你工作的方式,但是作為管理者,因為有財務的壓力或是業績的壓力,又會擔心沒有期限式的管理,要怎麼一年之後可以跟上面報告成績在哪裡,因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不知道要怎麼思考?
像大聲工作做法的這件事,年輕的世代,大家已經很習慣網路了,但一個公司的組成,一開始可能3、4個人,就是秉持當初的初衷來想一件事,開始變大的時候,再去看那些新創公司的時候,財務幾乎都不及格,所謂的不及格就是大家都用本夢比來思考,但是忘了回歸到一個組織,最後的傳統,財務的數字還是要拿出來。
但除了身分轉換,在參加這7個不同的NGO,因為7個是有需求,7個會分掉你很多時間?
所以其實是很好不同轉換身分的一種方式?
像你現在有7個NGO的組織,這7個NGO的組織,等於是你不同的角色?怎麼樣可以協助你?因為我覺得這個很有趣,7個NGO是協助你透過不同的分身、思考角度來看一件事?
所以大家還是把斜槓停在兼差的概念,這樣聽起來是你感興趣的題目,你一直在努力,反而其他是外圍,因為你必須連結各種資源?
這句話怎麼衍生?未來單槓,可能大家會覺得很稀有的?
這樣聽起來是單槓很久。
我記得有一句話你講得很有趣,你說「未來搞不好是單槓變得很受敬重」,因為現在大家都在斜槓,而且斜槓不必關掉原來的工作都可以斜槓,但是我們早年大家都會受到日本所謂的終生職人志,我不知道你如何思考斜槓跟單槓,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因為這完全是新的工作思考,你怎麼去看?
在管理上你有碰到什麼困難過或者是挫折過嗎?
所以就是很自然而然你在管理上是這樣?
因為你後來在Apple工作,同樣也都是屬於那種?
水平式管理是最近這幾年才說要扁平化組織之類的,你才15歲,那時候為何會這樣做?
你從12歲創業開始,你在工作上的管理方式,就是一直水平式的管理?
所以每個人經過都可以看到對方在做什麼?
便利貼的內容是什麼?
你所謂「讓大家知道彼此脈絡」是透過怎麼樣?便利貼嗎?
我覺得這是很符合現在年輕人很喜歡的方式,也就是你不要管我,就是讓自己衝撞。但是直升機父母的擔心是有時不管你的話,怕你長到別的地方去了,怎麼去收這件事?收這件事很難,在職場上怎麼辦?我現在比較是用職場的角度來請教你。
你就很實事求是。所以還是得回到如果用這個工作,也就是面子的問題,不應該要讓自己⋯⋯
這個反而更難。因為你剛剛分享這個例子,你承認這個部分你不懂、不足,但是問題是你願意開誠布公。
但是這個領導者,你可以破網補漏洞,但不是每個領導者都很有能力,他還可以用這個方式嗎?也不是他不好,而他的能力就是普普,因為每個人當上領導者,有不同的條件,不見得是能力最強。
但是這也是理想的狀態,通常很多的領導者,其實知道是站在這個位置。
但是這就有一個前提,領導者必須要像你這樣子,你有能力把漏洞補起來,或者是guts,如果領導者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就不能用這個方式,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