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月底11/25日要出國兩個禮拜。本來的想法很簡單,剛好有個空檔,之前是我最忙的這一段時間,接下來又要出國,今天至少跟大家有一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大家想要問什麼就問什麼。
剛好已經一個半月來,從人事令發布那時我在國外,一直到我回來就任,這中間又多一個月,所以這兩個半月的時間裡,其實我大部分的時間,是沒有辦法跟各位這樣子面對面見面。
其實很高興不是透過螢幕見到大家(笑)。
謝謝大家。
可以啦!
對啊!我們說只有二分鐘。
需要有文字講這一件事。
這也常常做。
這就很像「提點子」。
好,就這樣吧!所以那裡面就是公部門、私部門跟公民社群的角色比較不是用文字可以敘述的,不然就是把圖示三個疊在一起,要嗎?
我們是請老師報告。如果他們有準備好要報告的就一起報告,我沒有指示的意思,可是他們只有10分鐘喔!
那很好啊!不過你要直排注音符號?
對,另外一個是社群願意不願意幫忙消化這個政治壓力,像之前我在幫社會局推的那一個簡報的時候,好比像g0v社群、資訊局、社會局併列,表示這一些湊在一起才能往下做。可是真的要叫「政治壓力」嗎?
我們需要一個拳頭的(笑),最上面。
對。
不一定,可能就是法規會說修法規或者是部會自己發函做完。
不是,已經完成了。所以是「做出決策」或者是「行政決策」,因為vTaiwan比較是一個行政院的系統,或者是「做出決策」,我覺得很好,那就先這樣吧!
那就是決策,好啊!沒錯。
好像也奇奇的,如果要完全technical講就是修改法律、法規、命令或配套措施,是不是差不多類似這樣子?我們有沒有一句話來講這一件事?
送審立法就改字樣就好了。
就把紅綠對調好了,因為中文字都在右邊,感覺比較順(笑)。
但是我要講的是說,其實送審立法只有綠燈,黃的是不會動,黃的意思是走不下去。
我剛剛查過了。
好!這不是重點。
對,我們的黃燈在左邊,這跟駕駛座在哪裡說不定有關係(笑)。
但是emoji裡面綠燈在左邊。
還是綠燈在中間?
紅色在右邊。
好聰明喔!綠色在最左邊,然後黃色在中間。
就是什麼叫做「議題形成」、「議題討論」。但是本來vTaiwan設計裡面,按照每一個部分都是可抽換的,所以這只是每一個部分要達到什麼的描述,但完全沒有怎麼達到的這一件事,所以每一個議題怎麼達到都是那個議題挑的人決定,每一個議題都是單獨出來,當然會參考類似性質比較近一點的來決定,但是目前沒有明文化。
然後草案是部會對這一個東西的回應,草案會再問細節,但是每問一次細節,就再收更小一點,到定案是收到第二這樣子,這樣子沒有錯,這樣子都是對的。
沒有,而是線上諮詢還要再往上提一點。然後專家會議是要再打開一次,但是不會那麼開。
有點像是線上討論區的感覺,意見徵集,我們叫做「互動討論」好了,這個部分是部會要七天上來回,所以互動討論,互動討論其實在最開的,可能要往下一格,大概這裡。然後我們到線上諮詢會議的時候,是…
鋼航其實對於中間的那一個收攏定義在線上諮詢會議,所以線上諮詢其實是收攏第一次的時候,然後接下來是事後會再發展討論,專家會議的位置是對的,意見徵集是這個位置沒有錯,然後接下來還有叫什麼…
我覺得送審立法是紅綠燈那邊,不在這個process,是在最底下,然後定案才是在紅綠燈,等於紅綠燈的綠燈要跟定案的底端對齊。送審立法是在更後面的事情,那個已經超過了vTaiwan process,vTaiwan到定案為止。
本來vTaiwan設計裡面會出現社群版的草案,草案一、草案二跟草案三,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過。
有一點結合在一起,之前工作組討論,按照性質,有的比較像利益關係人,有的像專家會議,所以這兩個都可以放在一個part,可能叫「工作組會議」什麼之類。
我想一下。
這裡是工作組啦!所以講「小組」有點怪怪的。
這個其實…
有啊!
還不錯啊!
這個是illustrator嗎?
當然啊!就投影。
今天就這樣,提早結束。
應該就是說我們收的文件裡面,不要是其他類,而是其他類裡面有這個1、2、3、4。
不是有會前訪問嗎?
我想沒有人幾乎是零,一定會有人來,只是派什麼線跟層級多高的人來。
可以畫得出來,因為這是老案子了,並不是第一次這樣被研究了,只是第一次被放大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