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瑜事件是最好的例子,發生之後就沒有招架的情況。
下架之後十四天後提告,但是三天後就要選舉……
技術上可以請白帽駭客來打,像我們在院內的系統有請DevCore來打。此外還有社交工程的部分,如果要變成民主的一部分,或如果你們這一次的宣傳做得非常響亮,你們請白帽駭客來打的時候還要想社交工程的部分,也就是被滲透或者是要哪一個帳號被補救,這時發現的時候,當記者來說你是誹謗或者是意圖使人不當選的時候,就有一套說法,就並不是說靠數位通傳法來抵抗,而是說跟維基百科有一樣的流程。
維基百科在這一種時候編輯都會非常嚴謹,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半保護。這個東西是你們要想的。
在這中間媒體的角色要自己衡量,選舉最後幾天都可以讓所有人自己上來登錄資料,就要去想資安的事,像候選人的密碼是設跟別的服務一樣,然後有人從別的服務拿到密碼,就自己放一堆不堪入目的東西,然後再放大,這個時候就變成幫凶。
這個是選舉史上第一次看到非常有趣的操作,坐在這邊等帳號入侵,然後就立刻摧毀那個可信度。
像馬克宏投票最後幾天爆出信箱有各種各樣的醜聞或者是什麼東西,然後是什麼入侵他的信箱拿到的,所以媒體就一通報,後來他們發現其實那個是陷阱,他們故意在競選團隊的IP用假的帳號登入,所以有人侵入的時候,會發現有一大堆俄文敘利亞字母的東西,也就是第一波報的媒體就失去可信度了。
一般性來講,這個都算是媒體工作,就算不是新聞工作,這個也算是媒體,公民媒體也是一種媒體,媒體當然很容易變成選舉,尤其是最後幾天操作的一個放大器,媒體一定可以放大,這個沒有問題,如果放大的資訊最後影響到選舉,可能就不是這個媒體想要的情況。
好啊!議員的部分就差不多,我覺得滿完整的。
至少基礎資料共享。
對,就這三個。
台北市不適合,不表示其他縣市沒有,這個是可以考慮的。
不過當然台北市這一次,並沒有非常大非表態不可的議題。如果是國防、外交、兩岸,其實跟台北市政一點關係都沒有。
對。
這兩個互相平衡,我想是滿不錯的策略。如果沒有要做議題分析試點的話,就是以資本的資訊,像你剛剛講的媒體目前沒有資料新聞中心在做這個,而幾個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或者是團隊也沒有在做這個,這個就是眾包非常好的地方,你就是讓網友來填。
一定是正向循環。如果設計感不好,他也不會想導流到你這裡。
但是這樣對新人的誘因,是你的美術設計,要比平均起來被選舉者的美術要好?
就可以直接用他的宣傳網路了,等於是幫他架站?
我的意思是,這個設計對連任者很有利,並沒有說不好。
如果連在議案的話,對素人可能會不公平,也就是沒有提過議案,即使開放素人,也就是對於競爭者、衛冕者提出意見,如果沒有經過那一段的話,其實很難提出有意義的、換成我有什麼不一樣的論述,這個對新人的成本高,而不是說沒有用,對新人的門檻滿高,如果在議會三、四屆,你的助理有很多政策脈絡的話,這個就會都有。
就是當年這樣投或者是這樣提,後面有一套原因,請你多想一下。
這個成本很大。
沒有要挑一個地方來做試點?
對,他們是每個議題找一個。你們這次議員有要分議題嗎?
立委還好,沃草有整理過「立委出任務」,他們找合作夥伴就很順利。
好。也許過兩年才會有。
只要有資料新聞中心,基本上就應該會有結構化資料,我剛剛講的媒體合作夥伴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如果要做選舉專輯,又有資料新聞中心的。
瞭解。我講的是網路媒體,我不知道像報導者、鏡傳媒、端傳媒會不會有興趣寫選舉,也就是看有沒有資料新聞中心。
有些媒體會整理,這個是媒體的基本功,所以另外一個可能,是找一個媒體的合作夥伴,跟他講說要什麼欄位,按照這個整理給你。
基本資料的話,你們隨便找一家媒體他們都有,所有媒體都有大的資料庫。
他們也有很多家媒體要顧,為何要到你們家寫?
不過你們要的是什麼資料?是文字的政見資料、身家背景,又或者是宣傳片?你要的資料庫是什麼?
但是你說他抗拒是不主動提供資料而已吧!這個之前沃草操作「給問嗎」就很明確了,即使給最小程度的資料,還是把你們當記者看,所以最壞的情況是把給媒體的公關稿給你們,但是也不能不給你們,這個是目前為止的狀況。
這邊講的是國民黨跟民進黨嗎?這一套的話,時代力量自己都架過,他們應該是不會反對這個東西,綠黨、社民黨都會同意,社民黨也用過線上平台用政見徵集,小的應該不會反對,民進黨還好一點,有一個「開放民進黨」的連署平台,國民黨我記得只有在當時洪主席的那一段時間裡面,他們有比較積極在做中常會直播跟一些網路平台,但後來洪主席變成別的主席之後,就從來沒有聽過他們在做這一方面的東西,所以我想目前抗拒的程度,國民黨可能是真的比較大的,民進黨也許也有一些朋友們比較不習慣。
我覺得你照著這樣做,雖然比較不方便,也很需要後台維護的人力,但是你如果要不犯錯,可能是今年唯一的做法。
這樣比較只能主張你們對平台上的言論沒有控制,如果任何人有異議的話,你們就會要他七天或者是十四天下架,下架之後必須提出告訴,如果不提出告訴,又把它放回來,這樣就是所謂「數位通訊傳播法」的精神。這當時是你們會員,蔡玉玲律師審查過的,所以她非常清楚這一個flow。
選罷法那一條,只有在選舉期間,對不對?所以如果你是在選舉期間以外,這就只受一般的,好比像誹謗或者是其他的法律規範。
你的意思是,怎麼樣不要踩到「意圖使人不當選」?
我有參加另外一個g0v的專案,叫做iTaigi,是把萌典的基本資料重新做一個設計,你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詞,像寶可夢,大家就會一起想一些講法,像「phō-khí-moo」,想了之後任何人都可以花1、2秒鐘講說這樣講好或不好,所以有些人上iTaigi就說這個講法好或者是不好,但是每一次只有2秒鐘,就會覺得這個是有貢獻,然後這樣就會很願意拉他的親朋好友一起做,這個其實跟群眾募資是一樣的道理,但是比較像「眾包」,所以我具體的建議是這一個。
只是因為大家的時間有限,所以對很多年輕人來講,你要他付出2秒鐘去幫政治獻金校對一個錯字,這個他們絕對做得出來,你要花20秒鐘去鍵入政治獻金,他們也做得出來,你要有一個很像玩遊戲一樣,2秒鐘的成就沒有很高,然後一直到20分鐘、2小時,你只要把這一段,也就是新手村的東西建立好,就是你剛進來是不會發生很多錯誤,但是又在「鍵盤救國」、「滑鼠救國」找出一些任務來讓大家做,而且又有貢獻,這個是最重要的。
像我們之前做很多文件,會留一些錯字,讓看到的人可以修之類的。你要找一些瑕疵的地方,或者是像我們之前做一些計畫,像行銷的方式就會做得很爛,行銷高手來了就會出手(笑),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一套方法。
你們要找2秒鐘可以做的事,然後找可以接著做20秒的事。
那比較不是政治壓力,比較像輿論壓力。
比較不能像監察院政治獻金這樣?
這個是非常不給壓力的一個做法,但你要說沒有壓力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畢竟大家看得出來官方網站長這樣、零時政府網站長這樣,但是我們並不會給額外的壓力;但是我不確定你們有沒有縣議會有足夠的時間或者是開發能力搬一套過去給他們?
我們之前的做法,像萌典的做法,是我自己做一套,我跟資訊人員說這一套拋棄著作權,下一個廠商要投標或者是同一個廠商要做年度維護約的時候,不用花任何錢就可以放進去。像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就是因為這樣子,網友修正一些錯字、語意上的問題及結構化的欄位是因為我們自己做一套,也不收他們的錢,下一次他們採購的時候,反正免錢,廠商就拿進去了。
像我們檢測網站的易用性等等,都不碰縣市議會的,主要是我們建請資訊人員修,他們不一定要理我們。這個是實際的狀況。
地方層級,簡單來講,立法院也不是他們的上級,行政院更不是他們的上級了。每個縣市的議會是自己的,通常監察院也比較不會針對一個地方去說這個地方沒有做到其他地方有做到的東西,只要回一句「民情不同」就好了。這個是行政體系碰不到的東西。
但這個不是中選會管的?
你們覺得是約定成俗,並不是法律在擋你,而是辦法或者是要點層級的東西,讓你們做起來不很方便的話,可以直接提出討論。中選會也有開放政府聯絡人,事實上2016年你們跟中選會的事務官都有接觸。如果現在完全沒有擋到你們,那這個部分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