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g0v看到Johnny做的案子覺得很有價值,燃點今年把內部的意見整合,因為我們這一群人的決策是三十幾個人去決策,大家就一起做一件事。

  • 燃點今年有五個主要的專案,「燃點公民團」是宣講打造公民社會的關鍵議題、「天使基金」是對非營利組織的投資、「合理水價」是水資源的合理化、接著是「選賢與能」、另外一個是「Choosing Wisely」也就是《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1月6日要正式上路,下禮拜會去新境界基金會報告,從外面協助政府突破政策上的障礙。

  • 這個主視覺跟文案是非常好的。

  • 我們支持「投票指南」這個專案,是覺得候選人的選舉公報電子化,這個是有價值的事情。另外,投票的這個市場是讓選民知道有這個選區裡面有誰,每個候選人長得什麼樣子的最基本東西,現在我們的制度基本上很舊,選前大概是十天收到一張紙,那一張紙上面你也不會仔細看,尤其是年輕人,像Jonny說投了兩次票,都是爸爸、媽媽告訴他說要投誰,因此我們覺得候選人的政治履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是透明政府、新世代最基礎的事情。

  • 你們會處理市長的部分嗎?

  • 我預計用三個月做縣市長。

  • 如果可以的話,2020年也做立法委員跟總統,地方議員今年有九百多個,我們很喜歡在路上問朋友,你知道自己選區的議員是誰,照片拿出來是否認得,是否叫得出姓名?如果都不認得,怎麼會把神聖的一票交給他?

  • 我先釐清一下,這個其實是很長的ongoing計畫,這一次是一回事,到立委、總統的時候還要做,建立之後每兩年都有的?

  • 對,這是會一直長大的專案,我們有很多想法,想要做很多事情,我們這一次先做好,每一次選舉再加強功能,我們希望這一個平台的品質會與加進去的東西良性循環。

  • 一開始做太多,正確性沒有非常好,大家對於這幾個字就會感受不好,會是惡性循環。之前有很多實例,我就不講名字了。

  • 好啊!我覺得這個是很務實的做法。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

  • 我們先報告一下要做這個事情,我們這一群人都是四、五年級生,對於新的年輕世代,到底怎麼樣把這樣的訊息傳遞出去,政府在這裡面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我們願意衝,反正我們在前面,就財務上或者是各種技術上都願意在前面衝,也不給政府帶來任何的麻煩,只是說看能不能變成臺灣民主社會裡面的一個基礎建設,想知道怎麼做會比較好,還有哪一些事是最好一開始就不要犯,哪一些不可以做。

  • 我覺得當然違法的事是不能做的,這個是最基本的,法律或者是法規如果是擋到大家的路,我們也很願意進行調適。像g0v有一些是之前跟中選會合作,都發現到中選會的朋友們並沒有故意要擋路,而是約定成俗,紙本時代的習慣,也有人說應該要用資料、更即時、用直播什麼的,他們之前是因為沒有碰到,所以沒有想到,這一些專業的事務官聽到,然後覺得有道理,g0v提出來訴求,都有被中選會接納。

  • 你們覺得是約定成俗,並不是法律在擋你,而是辦法或者是要點層級的東西,讓你們做起來不很方便的話,可以直接提出討論。中選會也有開放政府聯絡人,事實上2016年你們跟中選會的事務官都有接觸。如果現在完全沒有擋到你們,那這個部分是沒有問題的。

  • 我們是有想到一些,像新竹縣跟花蓮縣議員的提案,這一屆就不見了。

  • 但這個不是中選會管的?

  • 對,地方層級怎麼辦?

  • 地方層級,簡單來講,立法院也不是他們的上級,行政院更不是他們的上級了。每個縣市的議會是自己的,通常監察院也比較不會針對一個地方去說這個地方沒有做到其他地方有做到的東西,只要回一句「民情不同」就好了。這個是行政體系碰不到的東西。

  • 像我們檢測網站的易用性等等,都不碰縣市議會的,主要是我們建請資訊人員修,他們不一定要理我們。這個是實際的狀況。

  • 所以縣市議會資料不足的部分,我們只能在我們的網站、手機介面出來一個空白的畫面,說縣市議員沒有提供?

  • 我們之前的做法,像萌典的做法,是我自己做一套,我跟資訊人員說這一套拋棄著作權,下一個廠商要投標或者是同一個廠商要做年度維護約的時候,不用花任何錢就可以放進去。像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就是因為這樣子,網友修正一些錯字、語意上的問題及結構化的欄位是因為我們自己做一套,也不收他們的錢,下一次他們採購的時候,反正免錢,廠商就拿進去了。

  • 這個是非常不給壓力的一個做法,但你要說沒有壓力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畢竟大家看得出來官方網站長這樣、零時政府網站長這樣,但是我們並不會給額外的壓力;但是我不確定你們有沒有縣議會有足夠的時間或者是開發能力搬一套過去給他們?

  • 好像比較困難。

  • 比較不能像監察院政治獻金這樣?

  • 那比較不是政治壓力,比較像輿論壓力。

  • 還有一個層面是,像這樣的東西是,如何讓年輕人都可以很快速知道這個東西?

  • 你們要找2秒鐘可以做的事,然後找可以接著做20秒的事。

  • 我們找了做行銷、網路介面的、設計,包裝比較漂亮。因為你對年輕人的世界比較清楚,怎麼樣在很短的時間,讓很多年輕人快速知道?

  • 像我們之前做很多文件,會留一些錯字,讓看到的人可以修之類的。你要找一些瑕疵的地方,或者是像我們之前做一些計畫,像行銷的方式就會做得很爛,行銷高手來了就會出手(笑),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一套方法。

  • 只是因為大家的時間有限,所以對很多年輕人來講,你要他付出2秒鐘去幫政治獻金校對一個錯字,這個他們絕對做得出來,你要花20秒鐘去鍵入政治獻金,他們也做得出來,你要有一個很像玩遊戲一樣,2秒鐘的成就沒有很高,然後一直到20分鐘、2小時,你只要把這一段,也就是新手村的東西建立好,就是你剛進來是不會發生很多錯誤,但是又在「鍵盤救國」、「滑鼠救國」找出一些任務來讓大家做,而且又有貢獻,這個是最重要的。

  • 我有參加另外一個g0v的專案,叫做iTaigi,是把萌典的基本資料重新做一個設計,你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詞,像寶可夢,大家就會一起想一些講法,像「phō-khí-moo」,想了之後任何人都可以花1、2秒鐘講說這樣講好或不好,所以有些人上iTaigi就說這個講法好或者是不好,但是每一次只有2秒鐘,就會覺得這個是有貢獻,然後這樣就會很願意拉他的親朋好友一起做,這個其實跟群眾募資是一樣的道理,但是比較像「眾包」,所以我具體的建議是這一個。

  • 我們有想這個東西,尤其我們的出發點本來就認為資訊流是民主過程中,其實現在是很大的挑戰,像美國、全世界發生事情,我們從維基百科得到的靈感,是大家可以有自發性的題目,只要不違法、只要有選罷法,因此在選罷法的規範下,我們在我們認為好的資訊平台上,我們可以提供怎麼樣的資訊流,也就是用大家的力量來提供資訊流,這個是我們很大的挑戰。

  • 你的意思是,怎麼樣不要踩到「意圖使人不當選」?

  • 對,那個是很硬的法律限制,我們一開始這一次剛開始是步步為營,也就是比較保守一點,但這個是長期的目標,像你看很多跟政治無關的事情,像我們都知道之乎都是非常像的,這個是非常周延、精密。

  • 選罷法那一條,只有在選舉期間,對不對?所以如果你是在選舉期間以外,這就只受一般的,好比像誹謗或者是其他的法律規範。

  • 但是我們資訊流最厲害的期間應該就是在選舉期,因為選舉期之前大家來的興趣比較不高。

  • 這樣比較只能主張你們對平台上的言論沒有控制,如果任何人有異議的話,你們就會要他七天或者是十四天下架,下架之後必須提出告訴,如果不提出告訴,又把它放回來,這樣就是所謂「數位通訊傳播法」的精神。這當時是你們會員,蔡玉玲律師審查過的,所以她非常清楚這一個flow。

  • 我覺得你照著這樣做,雖然比較不方便,也很需要後台維護的人力,但是你如果要不犯錯,可能是今年唯一的做法。

  • 我們都是金融業出身,金融市場有一個很相信的價值,也就是正確的資訊、足夠量的資訊,也就是資訊的透明與充分化,可以讓價格發現得到最好的結果,我們也在想說這一個東西如果放在政治市場,因為政治是眾人的事,所以理論資訊透明的情況,是找出最好的政治人物。

  • 但是在這一個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有在想如果對於現有的政黨,他們會不會不希望這一個事情發生?如果萬一內心真的不希望這一件事發生,我們應該透過怎麼樣的方式來說服?

  • 這邊講的是國民黨跟民進黨嗎?這一套的話,時代力量自己都架過,他們應該是不會反對這個東西,綠黨、社民黨都會同意,社民黨也用過線上平台用政見徵集,小的應該不會反對,民進黨還好一點,有一個「開放民進黨」的連署平台,國民黨我記得只有在當時洪主席的那一段時間裡面,他們有比較積極在做中常會直播跟一些網路平台,但後來洪主席變成別的主席之後,就從來沒有聽過他們在做這一方面的東西,所以我想目前抗拒的程度,國民黨可能是真的比較大的,民進黨也許也有一些朋友們比較不習慣。

  • 但是你說他抗拒是不主動提供資料而已吧!這個之前沃草操作「給問嗎」就很明確了,即使給最小程度的資料,還是把你們當記者看,所以最壞的情況是把給媒體的公關稿給你們,但是也不能不給你們,這個是目前為止的狀況。

  • 我們的資料來源,也還是會去找民進黨、國民黨的組織部,我們目前還沒有去找,也是想要跟你請教,在找的過程中,是不是也要完全攤開來講這一件事?

  • 不過你們要的是什麼資料?是文字的政見資料、身家背景,又或者是宣傳片?你要的資料庫是什麼?

  • 其實都在內。

  • 最理想的狀況是請他們自己上來寫,如果這個事情很難在短時間做到,可能今年民進黨、國民黨就有三、四百個候選人。

  • 他們也有很多家媒體要顧,為何要到你們家寫?

  • 對,想說有提供一些基本資料,至少不要空白,這個是第二個選項,對我來講。

  • 基本資料的話,你們隨便找一家媒體他們都有,所有媒體都有大的資料庫。

  • 但是像政見就不會寫。

  • 有些媒體會整理,這個是媒體的基本功,所以另外一個可能,是找一個媒體的合作夥伴,跟他講說要什麼欄位,按照這個整理給你。

  • 我自己也在媒體業很久,了解媒體的需求。

  • 我是今週刊的創刊總編輯,所以跟陳亭均都很熟,媒體基本上只要姓名,也就是投票當天出來的紙本,我們要的是結構化的資訊。

  • 瞭解。我講的是網路媒體,我不知道像報導者、鏡傳媒、端傳媒會不會有興趣寫選舉,也就是看有沒有資料新聞中心。

  • 只要有資料新聞中心,基本上就應該會有結構化資料,我剛剛講的媒體合作夥伴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如果要做選舉專輯,又有資料新聞中心的。

  • 這個我沒有仔細問過,但是我猜目前為止還沒有媒體要做這個。

  • 好。也許過兩年才會有。

  • 也許我們做了,他們會引用。

  • 尤其議員的人數非常多,那個是很大的成本。

  • 立委還好,沃草有整理過「立委出任務」,他們找合作夥伴就很順利。

  • 而且他們找很多NGO。

  • 對,他們是每個議題找一個。你們這次議員有要分議題嗎?

  • 長遠的發展是,真正地方的公民參與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地方縣市議員的議題就會出現,但是在這一次是還看不到。

  • 沒有要挑一個地方來做試點?

  • 有想這樣做,但是這一次的機會不大。

  • 這個成本很大。

  • 對,這個成本很高。

  • 今年第一次這麼認真做,所以希望最少所有的選民都要來看,資料的正確性要有,每一個議員的參選人要有主動跟我們聯絡的方式,我們現在是用FB,也就是直接上來填資料,我們會有一個規格是大家一定要有的,也會有幾個欄位給議員候選人表達自己,也就是讓他們來做的,像video也可以放上來。

  • 現在議題的部分,我現在只針對現有議會提案,也就是讓議員回覆他的立場。

  • 就是當年這樣投或者是這樣提,後面有一套原因,請你多想一下。

  • 又或者是素人會覺得這個要怎麼做比較好。

  • 如果連在議案的話,對素人可能會不公平,也就是沒有提過議案,即使開放素人,也就是對於競爭者、衛冕者提出意見,如果沒有經過那一段的話,其實很難提出有意義的、換成我有什麼不一樣的論述,這個對新人的成本高,而不是說沒有用,對新人的門檻滿高,如果在議會三、四屆,你的助理有很多政策脈絡的話,這個就會都有。

  • 我的意思是,這個設計對連任者很有利,並沒有說不好。

  • 我們有特別關照新人,我們有的資訊都是連任的人,就資訊量來講非常不平衡,所以我們有另外開一個section,叫做「新人大舞臺」。

  • 就可以直接用他的宣傳網路了,等於是幫他架站?

  • 幾乎是這樣,我們某種程度就是想要做這樣的事情。

  • 但是這樣對新人的誘因,是你的美術設計,要比平均起來被選舉者的美術要好?

  • 對,或者是我的人流,當然這兩個會正向循環。

  • 一定是正向循環。如果設計感不好,他也不會想導流到你這裡。

  • 這兩個互相平衡,我想是滿不錯的策略。如果沒有要做議題分析試點的話,就是以資本的資訊,像你剛剛講的媒體目前沒有資料新聞中心在做這個,而幾個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或者是團隊也沒有在做這個,這個就是眾包非常好的地方,你就是讓網友來填。

  • 你說的試點是選台北市、選幾個議題,讓這幾個候選人做表態?

  • 就像「立委出任務」。

  • 到很接近選舉的時候,我們可以評估自己的居民跟資源,我們想說越到後面再來看看做的可能性怎麼樣。

  • 不過當然台北市這一次,並沒有非常大非表態不可的議題。如果是國防、外交、兩岸,其實跟台北市政一點關係都沒有。

  • 台北市不適合,不表示其他縣市沒有,這個是可以考慮的。

  • 像剛剛有提到的學校,學校已經去接觸了,政大、台大、中研院都有去。

  • 對,就這三個。

  • 蘇彥圖(音譯)是要做「選舉行為」的看板,我們當然今年沒有辦法顧到那個,但是我們可以看看做什麼事。

  • 至少基礎資料共享。

  • 又或者是需要一些工讀生,我們這邊用join的方式來協助他,讓他的工讀生的力量可以更大,我們也用工讀生來充實地方縣市議員資料的蒐集,類似像這樣的東西,學校我們也嘗試一起做一些事。

  • 好啊!議員的部分就差不多,我覺得滿完整的。

  • 我比較好奇是你有沒有看過各國在做這一種,像對民主價值的傷害,比如本來是好意,結果做了之後卻……我舉一個並不是很明確的,像FB也不知道他的平台會被拿來做這樣的使用?

  • 一般性來講,這個都算是媒體工作,就算不是新聞工作,這個也算是媒體,公民媒體也是一種媒體,媒體當然很容易變成選舉,尤其是最後幾天操作的一個放大器,媒體一定可以放大,這個沒有問題,如果放大的資訊最後影響到選舉,可能就不是這個媒體想要的情況。

  • 像馬克宏投票最後幾天爆出信箱有各種各樣的醜聞或者是什麼東西,然後是什麼入侵他的信箱拿到的,所以媒體就一通報,後來他們發現其實那個是陷阱,他們故意在競選團隊的IP用假的帳號登入,所以有人侵入的時候,會發現有一大堆俄文敘利亞字母的東西,也就是第一波報的媒體就失去可信度了。

  • 這個是選舉史上第一次看到非常有趣的操作,坐在這邊等帳號入侵,然後就立刻摧毀那個可信度。

  • 在這中間媒體的角色要自己衡量,選舉最後幾天都可以讓所有人自己上來登錄資料,就要去想資安的事,像候選人的密碼是設跟別的服務一樣,然後有人從別的服務拿到密碼,就自己放一堆不堪入目的東西,然後再放大,這個時候就變成幫凶。

  • 維基百科在這一種時候編輯都會非常嚴謹,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半保護。這個東西是你們要想的。

  • 技術上可以請白帽駭客來打,像我們在院內的系統有請DevCore來打。此外還有社交工程的部分,如果要變成民主的一部分,或如果你們這一次的宣傳做得非常響亮,你們請白帽駭客來打的時候還要想社交工程的部分,也就是被滲透或者是要哪一個帳號被補救,這時發現的時候,當記者來說你是誹謗或者是意圖使人不當選的時候,就有一套說法,就並不是說靠數位通傳法來抵抗,而是說跟維基百科有一樣的流程。

  • 那時再開通傳法太慢了。

  • 下架之後十四天後提告,但是三天後就要選舉……

  • 臺灣常常發生……

  • 周子瑜事件是最好的例子,發生之後就沒有招架的情況。

  • 這個就是要有一個安全線。

  • 最省成本,是選舉前三天就設成唯讀,也就是不能再改資料了,這個規則同樣也得事先講,不然馬上會被說不公平。

  • 這個是最省成本,但如果最後三、四天還要衝人氣的話,就要有一套SOP出來。

  • 你會建議我們要有這一種SOP嗎?

  • 你們的後端系統……也就是要看攻擊表面有多大。

  • 如果所有後端跟上稿就只有一套系統、一個人維護,那就不一定。但是當裡面有相當多的元件是用第三方服務,而第三方服務的串接又是什麼方便就用什麼,這樣當然有人來做auditing會比較好。如果只是一台機器、一個root,好像就還好。

  • 也許也可以把唯讀期拉長來做行銷,請他們趕快來。

  • 你們在上面文字的授權是什麼?

  • 他們自己打,我現在是CC BY,你覺得適合嗎?

  • 我覺得很好,他們可以整份copy到維基百科上去改。

  • 像臺灣的維基百科社群,他們每一次選舉都要建結構化的資料,如果你們跟維基基金會事先講好,你們會給哪一些欄位,他們那邊會有哪一些欄位,有一些非常小的,你要事前談的,像台中的台要寫哪一個台,如果事先約好,力氣就不重複。

  • 我再找他們談。

  • 因為現在都說要眾包了,臺灣眾包最大之一就是維基百科社群。

  • 另外一個計畫也是駱勁成做。

  • 源頭是FB,利用維基的data,他們叫我把臺灣候選人的資料鍵進去,在FB做某一種呈現,目前還沒看到。

  • 聽起來FB要轉型……自動做出page,或者是自動做出一些結構化的部分,這個是長時間在做,也已經五、六年了,他們會這樣做是一定的,因為程式都寫好了。

  • 操作是叫大家去投票,但應該不會到叫大家去投誰的程度,不然他們就更黑了。

  • 這個專案就是拜託人和在行銷上協助。

  • 我剛剛知道要做這一件事,正式決定是3月多,所以我現在才剛開始。

  • 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我對資料開放社群的瞭解確實不夠多,但我現在想行銷的方式都還是我知道的網路行銷、傳統行銷及公關操作,如果有問題的話,也是想問國外哪一些網站做了哪一些事,他們能做,我們也能夠做,其他媒體的環境,我覺得都應該可以理解。

  • 像你剛剛講到的是幾秒鐘可以改錯字,這個方式在這一個想像上比較少,因為這個發動社群去做改動,就要理解資料蒐集的方式跟資料蒐集上哪一個點可以眾包讓大家去做,這個部分除非要跟駱勁成討論,不然還沒有想到,所以我現在比較算是做網路行銷的公關手法。

  • 其實我還是有適合的網站,比如國外做過,像歐巴馬之前有幾個網站,我忘記了,他們有做過幾個事情把資料開放,然後選舉的時候有做一些行銷的東西,也就是讓更多人可以加入網站當參與者。

  • 有很多,但是這些都是以政黨,或者是候選人的角度出發。

  • 我找政黨比較快,比較找不到參與去做,因為我找政黨是很快就找到。

  • 我現在有找到一個,名字我忘記了,如果有的話,我就是去看跟參考。

  • 因為有一些操作跟公信力是相違背的。你很容易操作到整個黨的人都知道你,但隔壁黨的人就會完全不相信你了。

  • 如果你們的目的是要當民主結構的一部分,這一些操作你們就不能用,但是選舉行銷裡面經典的都比較像是這個。

  • 對,這個很困難。

  • 我跟Johnny剛開始討論的時候,發現這個、那個都不行,我發現這個並不是一般的產品,而是公開透明的產品,我跟阿端跟村長討論的時候,我意識到是開放社群產品的層面,所以要往這個方向去討論。另外我跟Albert、Frank討論的時候,也就是從這個方向想。

  • 再加上這個平台沒有做過行銷,所以我沒有任何的數據可以參考。

  • 我們在這個社創中心,一天到晚都在講「價值行銷」、「社會影響力行銷」,像拯救了多少人免於貧窮、饑餓、讓多少人能上到學,這一些行銷不難做,也是你的專長。

  •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並沒有證據——除了很多人會去投票指南網站留言說希望站長一生平安——這個是善意,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很難說投票指南有救人一命、讓家庭不至於失和(笑)。你知道NGO行銷是需要這一種東西,但是目前沒有這種材料。

  • 這個是比較難的。

  • 眾包我想得比較單純,就像辦黑客松,像新聞中心可以幫我們把bug找出來,可能有一些就可以做這一些事,或者是台大、政大都比較像新創育成中心,因為他們是學生,可能也是首投族,首投族、新創是不是可以做這一些活動,但是沒有辦法在網路上做。

  • 你們有沒有跟沃草談過?

  • 沃草那邊要談,可能「給問嗎」會合作。

  • 但是,要看他們提供給我們的內容是什麼。也就是我們可以下一些廣告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或者是讓合作的範圍變大,也就是困難是我們原本沒有做過行銷,也就是沒有太大的社群可以做分享,可是總是要有一個方式,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跟他們的價值觀合作,並不是他們給我們合作,但我們沒有給他們東西。

  • 你們手上有議員的資料,這個是他們之前沒有的?

  • 這個是公開的,他們本來就可以拿。

  • 你公開的是你最終的成品,我們談合作是做一個方向,你要做一個方向,我們希望中間是雙方都用得到,也就是省彼此的力氣,並不是做完,然後拿成品找他,這個沒有人理你們,而是方向有一些重疊的地方,像一起做一些是不是支持誰就是支持誰呢的市長、議員中間的關聯性。

  • 如果他是連任的話,他跟市長有一些互動,這個裡面是可以做的。

  • 他們可以在我們的資料上找到東西,我們也可以更快給他資料。我們平台不給他們詮釋,但是幫他們找資料是可以。

  • 如果事前跟他們說要做這個是可以的,我們在資料蒐集跟議員填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告訴他說是要注意這個,因為最後要用這個,最後是要印成文宣之類的,這個是我亂講的,你事前確定這個,對他們來講,也就是省去他們重新溝通的功夫,你們是要批次跟所有的議員打交道,你們應該是跟福衛5號一樣,創造越多方面的利益越好。

  • 就是一起設計,大家需要在裡面co branding,說不定不只沃草。

  • 現在是問沃草,他們可以回答出一些問題,因為他們本來就有選舉相關的專案,別人或許還要想一想,只是這樣子而已,並不是說不能跟別人談。

  • 在議題處理上可以有這一些方式,民間很多組織跟利益團體對某一些issue是比較關心的,他們想要做,但是力量比小,我們可以跟主婦聯盟就可以一起做,將來說說不定可以往這個方向去想。

  • Empower其他NGO。

  • 好比像我最在意的是動物權利,所以比如像動物檢查員這件事的討論,任何能夠加酬載上去的,我覺得都相對單一議題討論有意義。

  • 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社會團體、NGO聯合起來。

  • 目前縣市長在架構的時候,這一些可能是立委或者是議員來選縣市長,現任就是用市議會來提政績,像立委的議題層級很大,跟市議會提案比的時候會不會公平?

  • 質詢的時候裡面還會限制,如果是不分區,確實沒有可比性。

  • 如果是區域立委,十有八、九還是有區域的東西,這樣還是可以,我覺得不會讓人覺得突兀,但如果純粹理念型不分區,確實很難。區域立委就還好。

  • 你的意思是這樣的平台其實在歐美國家比較少,並不是政黨,而是自己獨立的?

  • 這個都會有網路效應,很容易集中到維基百科去,這個是往社群角度講;如果不是往社群的角度講,就會到google裡面去。當自己有一個程度,又建置成本這麼高,像你要問這附近有哪一些地方是身心障礙者可以用的,只有open streetmap和google map可以提供給你。

  • 這並不是行銷的問題,而是要這麼多的資料,而且每一年都要維護的話,只有存在網絡效應的地方,會持續有這一些資料。

  • 如果我們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我們就會變成那個提供者?

  • 人和剛剛提的問題,我忽然有一個靈感,因為我從金融市場出來,我們這一個平台跟候選人、選民的關係,有一點像證券交易所跟上市公司、投資人的關係,雖然證券交易所並不是上市公司,並沒有一些切身的利益,希望大家都好,但是證券交易所都要做marketing,如何給上市公司最有效的資訊揭露、籌資的平台;同樣的,如何最公平讓投資人來把錢放在上市公司,因此可以參考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所及這一些交易所如何做marketing,剛剛想到的。

  • 並不是最後要走進投票所的票,而是這一個議員在競選過程中,用得到的時間、力氣的地方,如何透過這一個平台加以放大,如何目擊到一起參加造勢活動的人之類的。

  • 等到這一個程度就可以跟遊覽車公司合作…

  • 這樣是非常嚴肅的,這個是可以變成小額捐款的平台,所有的帳號就可以由中立來做,所以雙方都沒有信任的問題,也就是統支、統籌的部分。

  • 是,這個就像度度客、以太坊的公開責信的合作,也就是錢進來、流向透明。但是這一次有一點趕,因為責信是要很長的時間規劃。

  • 如果只是出時間、出力氣的造勢晚會,這個很容易做得到,透過訂閱方式,在什麼時間透過這個方式,還可以邀請,並獎勵他可以來分享,像他去了造勢晚會跟心得怎麼樣,有一個連結可以想一下,你對候選人的價值是可以幫他集客,也就是精準行銷,他主動先表達議員,你再碰到他,這個會比FB亂撒廣告的質量還要高。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方向,尤其議員如果是新人的話,也許組織戰沒有這麼強,更需要這一種網路平台。組織戰很強的話,也許就不需要。

  • 聊完之後,有很多事要做(笑)。

  • 鼓勵駱勁成說這個是1990年代的7-11,我們想這個未來的可能性很多,我們希望把最主要的建立起來。

  • 因為那時我已經去找工作了。

  • 每次試的成本很低,不會像7-11要先連續虧損7年。

  • 對,我們是網路。

  • 很高興與我們對談,把風險想得很清楚。

  • 不用客氣。

  • 我們下個禮拜,也就是民進黨、國民黨,都會啟動跟他們講做這一件事。

  • 我們覺得你們講得越細緻越好。一般在選舉年,不管是心理測驗、意向測驗,這些專案都非常多,他們也都碰過非常多。

  • 你們講得越細緻,像剛剛講的一些價值,他們會越相信你們。

  • 今天的逐字稿是可以編輯的,只是我覺得如果沒有什麼營業機密的話,我覺得這邊越公開、越細緻,就越容易取信於人,也解決類似媒體在約訪,即使他不給你獨家,至少不要故意忽略你、不要給你一些沒有用的資料,所以我想各位就把自己當作媒體,其實是比較正確的態度。

  • 我們本來有一個簡報,放在你這邊有需要嗎?

  • 如果有電子版的話,可以幫你公開,我就跟逐字稿一起公開。

  • 我沒有問題。

  • 也算是幫忙宣傳。

  • 頁數有五十幾頁,就是team裡面有誰。

  • 好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