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您對於平台責任的看法是什麼,還有政府在這一方面是不是對平台有一些規範?
我這邊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有提到現在面對網軍或者是數位入侵,像剛剛有提到事實查核系統,像這一種事實查核系統的真偽由誰來判斷?一來是人力不夠、二來是很多民眾不信任,這一些是替政府做事之類的,但是如果開放給大眾在後台使用的話,又容易遭到網路攻擊,兩難要如何處理?
第三,俄羅斯有做一些網路主持人的心力法,不曉得您怎麼看各國在網路這一塊特別立法,臺灣這邊的角度如何,謝謝。
第二,假訊息在臺灣社會也不是短時間,新聞上及民眾討論一年多了,不曉得您怎麼看過去這一段時間,假訊息在臺灣有什麼樣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或者是有防治,特別產出假訊息的單位,是不是有一些攻擊方面的變化?
是不是可以講比較創新的地方?
第一,您剛剛有提到我們跟美國在假訊息合作方面,某方面我們滿創新的。
三個問題:
是不是例如哪一些工作比較容易取代?哪一些比較不容易取代?
不過外界還是有很多的報導,就像您剛剛講的軌跡,像機械化的工作內容比較容易被取代。
政委,我還是想繼續請教您有關於AI的部分,您有提到AI取代的是機械式的工作內容,而不是整個工作,人類可能可以在這個工作上創新。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到3.5GHz中頻段在專頻釋照的部分遇到一些阻礙,不知道政委會不會覺得這個影響臺灣垂直場域的創新運用?
這個部分政委覺得未來有什麼商業可行模式?像在工研院自駕場域,還有經濟部技術處支持的,在鹿港的車輛中心,還有桃園市政府也在虎頭山弄一個,會不會有一個疊床架屋或者是廠商會莫衷一是?或者是相輔相成?
第二個問題,無人載具沙盒條例上路之後,現在工研院在新竹南寮漁港自駕車的牌照。
首先想要請教政委,因為現在半導體業界的人才缺口正在擴大,不瞭解這個跟現在政府不斷地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有沒有關聯性?是不是因為這樣子拉走了很多年輕人而不願意進工廠?
您之前訪問華府跟國務院全球參與中心的一些官員會面,同時也有亞太的副助卿費德瑋。國務院的單位,您也有討論到是有關於假訊息防治的挑戰,其實費德瑋之前有提到擔心境外勢力進入大選,不曉得您這一次去華政或者是交流的過程中,台美或者是防止假訊息有什麼合作,或者是大選又要到了,美方有什麼建議?
第二個,有關於行政院要列資安禁用黑名單,目前還沒有出爐,時間也delay,秘書長有提到我們會參考國際的做法,目前傳出來美國也許會對華為解禁,請政委您談談您對這個議題的看法,謝謝。
想請教政委,昨天在科技會報的時候,國發會有引用到未來46%的工作會被AI取代,好像張忠謀董事長並不是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可以談一下AI取代人力工作的看法,特別是如果臺灣的部分,會是怎麼樣?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主動跟被動不太一樣,這個是不是代表您支持他參選,是不是未來這個方式由您來邀請參選人來參加對談?
跟有人拜訪您來,就是申請…
這一次是您邀請他來的?
他還提到你稱讚他特別有種,你在Twitter也提到他「#特有種」,為何會有這樣的評語?
想請問政委,昨天民進黨的立委參選人吳怡農,在臉書有提到您有邀請他對談國防合作的問題,想問政委為什麼會邀請吳怡農來進行這樣的對談,這是不是你未來採行輔選的方式?
另外想要請教政委:您上次去美國紐約有跟美國官員會面,台美之間這幾年有關軍事安全,甚至是在網路有各方面的合作,例如本週台美有進行大規模的「網路攻防演練」,您在這一方面非常專長且關心舉動,您如何看美國對臺灣過去對於臺灣的支持比較間接,現在很公開且大方宣示,像您去美國,美國的官員以前都是比較低調,這一次都是很公開會面,而且還有合影,這一次的台美網路攻防也是主動宣示,您怎麼看美國跟臺灣相關的這一種合作關係跟未來的展望?謝謝。
您剛剛提到下個禮拜即將啟程到荷蘭跟德國,是不是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應該也是有關於社會創新的活動,荷蘭跟德國的活動是接受誰的邀請,您預計還是一樣會有speech?
我們這邊的訪問差不多了。
太棒了,希望我們的年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成長探索。
所以這樣聽起來,其實並不是只有學生需要培養,老師在這方面也很需要。
最後一個滿重要的,我覺得剛剛提到一個是心靈培養的部分,我們覺得教育其實很重要的也是這一塊,不是只是心態而已,而是心靈培養,關於這一個部分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麼樣的想法?
太棒了,我想不只年輕人,其實任何人面臨到這麼快速發達的科技時代,都有這樣的問題。
這個是對年輕人滿好的建議,他們可以縮短一些時間來專注一些自己的事,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也是一樣,他們對於未來的人生,像剛剛講的課綱,其實橫跨5G時代又來臨了,對於未來的人生規劃有沒有什麼樣的建議?像社群又這麼豐富的時代下。
聽完您剛剛的習慣,我很想知道,您平常在看臉書習慣是什麼?
還有一個點是現在社群很發達,所以很多年輕人在社群上交友,但是在線下實體還是有很多社團,這一方面年輕人比較難以連結,這一方面有沒有什麼樣的建議或者是有什麼看法可以針對現實社群的應用來做?
瞭解。
瞭解,我們現在知道社群的影響力很大,很多人有在經營這個社群,所以像斜槓青年這個議題也很盛行,所以有沒有什麼建議,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上更加強或者是有沒有什麼在政府這邊的資源是可以協助他們的?
是的。但是現在平台也很多、資訊也很多,所以如何在裡面,可能怎麼樣保護自己,或者是這一方面你有什麼樣的建議或者是有什麼樣的看法?
在學習工作中,您建議他們怎麼樣增強這一方面的技能或者是透過什麼樣的資訊管道?
我知道最近超牆青年,很多人都很注目這個,先從這個開始來談一下。很多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群都知道很重要,但是怎麼樣對於這個社群有什麼面向、對於年輕人來講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開始採訪。
我想問一下政委剛好有提到白名單,這個是政府有在制定嗎?或者是什麼樣的機制?
我剛剛有問到你在國外交流的時候有案例或者是方法嗎?
我再追問一個問題,在處理假消息的時候,不一定是假消息本身要處理,我不知道向各大網站,比如在PTT版上,行政院做一個澄清的專版,這樣在網路上可能會有一些輿論,也就是反對或者是不樂意這樣的狀態發生,當然在處理假消息的時候,好像也需要處理這樣的情緒,或者是一些反映,我們再討論的時候,或者是跟國外交流這一些有沒有討論到,行政院內部有沒有針對這一些反映來做?比如未來要怎麼樣更深度的解釋或者是我們會怎麼樣安撫這一些情緒?
並且沒有一個固定時間來開會,而是比如像修法的時候,或者是有提案的時候,才會做雙方的溝通?
跟其他業者?
第二,政委有提到跟FB這樣的平台業者,他們有這樣的小組,你們是會定期跟他們討論,這個是多久時間的討論?或者比較像是有事情才討論或者是怎麼樣,你們之間溝通的互動模式是怎麼樣?
因為我們在尋找有一些定義,這個是不是假消息或者只是一個意外或者是疏失而造成訊息的散播。
我想請教政委,假消息的部分,剛剛有提到是源頭的追溯的部分,我不知道假消息定義有沒有討論到,因為這個比較牽涉到更多是假新聞的部分,因為假消息比較廣義,狹義有一些新聞上的處理,會被誤判或者是可能被判斷是假新聞,在定義上有沒有做一些討論,像什麼是假消息及定義,你們有沒有做一些比較清楚的定義?
這個Twitter之外,像FB有沒有類似的機制?
有沒有可能這一個東西也應用到臺灣未來的選舉上?
政委這一次有提到訪美、Twitter及社群網站有談到一些假訊息新的發展做法,像Twitter是除了藍勾勾以外,候選人可能會有其他的標示。
我想再請問一下,您這一次去華府談的其中一個題目是,「守護選舉不受境外勢力操縱」的部分,所謂境外勢力的定義是不是中國北京那邊的勢力?所謂的「操縱」有預期是哪一些的操縱方式?像假訊息的散布或者是影響,是不是主要影響操縱的模式?謝謝,有哪一些的應對之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