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於您對宗教的理解,在我的理解,您會比較實際去生活在宗教的信仰裡面,而不會一定要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拜某個菩薩讓你進入這樣的狀態,其實你自己本身就已經在這樣的狀態裡面?
那應該是您本身的個性比較樂觀吧!
馬上就信仰要放下?
所以您今天遇到比較困難的點,會自然想到要放下?
您剛剛講說很相信信仰,但對於一些人來講,您是如何相信信仰這件事?因為您本身並沒有特別說一定接觸某幾個宗教,你是會截取不同宗教對您接受的思想或者是詞句?
所以這樣來講,各個宗教之間彼此的排斥性,也會慢慢消弭?
這個又跟現在的文創產業互相推廣,您覺得會有怎麼樣的未來願景?
不管是動畫或者是⋯⋯
是不是代表這方面的需求量會更大?
剛剛有提到科技發展跟宗教,其實不管是民間到宗教、政府,今天科技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像有 5G 跟虛擬實境,像宗教團體、民間企業、學校也好,我們應該要怎麼樣與時俱進、急起直追?
但是現在臺灣 5G 還有一段時間才會還蓋到全臺灣?
有怎麼樣的技術方面要克服?
這個是什麼時候?
因為 5G 現在也是剛好今年慢慢推出,您覺得 5G 這樣世代的發展,是怎麼樣改革我們的生活?
剛剛談到談到虛擬實境,我知道您接受非常多的採訪,不管是全球各地,也有用過虛擬實境,比如跟一些小朋友討論,這個虛擬實境事實上開始用在各行各業上,不只限於佛教、其他很多地方,加上我們去年又是疫情的情況,這樣的時間點會不會帶動虛擬實境或是科技上加速發展?
另外,我之前有瞭解到行政院有想要你設像一個數位發展部的計畫,而這個是有點像跨部會的運作方式?
對,他們都是用那個。
您自己本身有接觸到這方面嗎?就是說虛擬實境用在佛法上的一些體驗?
像我們所理解的,除了這個檢索方面或者是經典的發揚,像現在是用 AI 的智能或是虛擬實境的方式,就這塊來講,對於佛教的發展是不是也有其可用性?
對於發展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嗎?
您覺得數位化對於宗教發展是有怎麼樣的影響?因為現在科技用數位化宗教是很多宗教團體都在推行的,所以數位化對於宗教來講,您覺得有怎麼樣的幫助或是影響?
其實這幾年來不管是佛光山或者是靈鷲山,其實都開始用一些科技來融入宗教,像用 AI 的方式來解釋一部經文,或是用線上法會的方式。
對,太專注某個字,就覺得是這樣子。
比較不會用字的概念?
所以本身在思考一些看靈性的書,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帶入或者是做這樣的思考?
其實佛教已經融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因為您剛剛有講到您之前也有提到從小有接觸到佛教,對於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撰寫什麼或者是創業,又或者是現在入閣,佛教對您有沒有處事上,因為佛教有一些影響?
等於科技是作為工具,也就是人跟人間的橋梁或者是文化或者是傳承?
佛教跟科技方面,您覺得這兩個是八竿子扯不上,或者中間的關聯性可以存在的?
所以您對於佛教現在來講,比較偏向於文化傳承方面來努力?
但是用現有的部件去組,也就是大小跟一般的字會不會稍微大一點?
現在這些字,也就是佛典的字放在電腦上打出來,大概有多少字?
您在做文化佛典的過程,其實也不認識,也會有一點沒有在運用,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蒐集?
什麼時候?
太深奧了嗎?
你本身對於一些宗教,您的理解是怎麼樣?是不是有一些宗教的信仰?或者是對於佛教來說有一些涉獵?
去哪裡練?
因為我在網路上看過您的傳紀,也就是看待自由與未來。從小就會看一些像宗教、性別相關的書籍,您個人的理解,您對修行有什麼樣的看法,因為像您父親是不是也有涉獵的事情?
我的問題會稍微偏宗教一點,或者是跟政治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次疫情經歷後,給我們什麼收穫?
公民共創與共同價值,在採購上如何維繫?
單一認證或多元認證必要性?
謝謝。
委員對我們這 5 個問題有沒有想要補充的地方?
那如果真的有再推進 5 年就有這樣技術的話,你自己還會特別想要出國做些什麼?就是出國的體驗感對你來說還很重要嗎?
因為疫情的關係讓我們對可以遠端做的事情跟親身做的事情有了不同的界定,您自己覺得有什麼事情必須要親臨現場跟人、事物互動,是必須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用網際網路或者是虛擬空間來取代?
這個題目比較大,可能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其實有很多生活模式都改變了,像遠距上班的這件事,或是遠距教學更是蓬勃,還有線上課程之類的,您自己對於哪一些我們既定的生活模式或者是議題有產生新的看法,可不可以幫我們舉個例子?
我想先補問一下第一題,因為時間還有一點點,您自己怎麼樣看待別人的創意,其實社會與生活中充滿大大小小的創意,某個識別系統或者像政府之前用迷因的方式去推廣政策,其實都是一種創意的形式,您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觀察到真的是太棒了,這個人的想法真的是太好玩的例子?
所以其實是非常需要民主且大家共同協作的社會才有辦法往多元的方向去?
您這邊的設想,如果要往多元跟共感的方向走去,其實人都可以用技術性的方式來參與,比如我可能覺得虛擬實境哪裡不夠好,我自己可以寫什麼,然後在這邊有話語權。您認為這個東西,未來我們有機會都可以自己⋯⋯就算我這個年紀,就算對電腦不太熟悉,是否有這樣子的教育途徑可以讓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