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後來發展到滿穩定的狀況,大家重視這個口號,就是「Taiwan Can Help」,我們知道兩年前看到你的時候,名片就已經有了。這個事情想請您談一談,很多大眾以為現在才冒出來的東西,其實您已經默默做了兩年,像聯合國快閃行動之類。
也是韓國的haker嗎?
我們看到防疫期間,包括郵輪入境、連假期間的那些簡訊,這些我們覺得很厲害,源源不絕的一些點子,在這邊是如何討論、如何真的實作出來?是不是都已經有開放給各國想要取用的人都可以用?
你覺得這個事情完成之後,最大的收獲是什麼?過程中我都知道一直在修正,還有哪一些在改進的地方?
第一題,我們這次來是因為線上買口罩的發想跟協作,想要請你親自談一談,當初2月的時候,所有的參與者,包括你在內的初心是什麼?後來完成之後,覺得最大的收獲又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是香港的議題是這樣的狀況,在網路上散播的東西非常多的,臺灣是不是有可以借鑒的地方,也就是可以控制、防止這樣的情況來惡化社會議題,謝謝。
還有剛剛提到立法的問題,我想要請政委是不是可以解釋清楚一點,像不管是FB或者是臺灣的科技公司,如果都用這樣的方式來操作的話,又或者是跟一些資訊團隊合作的,從考慮科技法規層面來看的話,這個東西是不是有辦法可以管制的?現在世界立法的趨勢怎麼樣?像英國跟美國。
我想要延續剛剛所提到的資安問題,因為先前包括英國脫歐跟美國競選的狀況,我們推播給特定的群眾,您有沒有觀察到臺灣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其實大家之前很關心的Ubereat跟Foodpanda的爭議,讓整個產業進入規範,謝謝。
臺灣在區塊鏈的虛擬貨幣的發展機會在哪裡?您認為比特幣會走進末路嗎?
我們看到FB有Libra的虛擬貨幣,是不是可以請政委為我們解析一下,像FB是這麼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三,前陣子出現勞動爭議,新的商業模式,舊的勞動法規因應上並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想要瞭解政委對這一方面有什麼看法。
像您對於平台責任的看法是什麼,還有政府在這一方面是不是對平台有一些規範?
我這邊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有提到現在面對網軍或者是數位入侵,像剛剛有提到事實查核系統,像這一種事實查核系統的真偽由誰來判斷?一來是人力不夠、二來是很多民眾不信任,這一些是替政府做事之類的,但是如果開放給大眾在後台使用的話,又容易遭到網路攻擊,兩難要如何處理?
第三,俄羅斯有做一些網路主持人的心力法,不曉得您怎麼看各國在網路這一塊特別立法,臺灣這邊的角度如何,謝謝。
第二,假訊息在臺灣社會也不是短時間,新聞上及民眾討論一年多了,不曉得您怎麼看過去這一段時間,假訊息在臺灣有什麼樣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或者是有防治,特別產出假訊息的單位,是不是有一些攻擊方面的變化?
是不是可以講比較創新的地方?
第一,您剛剛有提到我們跟美國在假訊息合作方面,某方面我們滿創新的。
三個問題:
是不是例如哪一些工作比較容易取代?哪一些比較不容易取代?
不過外界還是有很多的報導,就像您剛剛講的軌跡,像機械化的工作內容比較容易被取代。
政委,我還是想繼續請教您有關於AI的部分,您有提到AI取代的是機械式的工作內容,而不是整個工作,人類可能可以在這個工作上創新。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到3.5GHz中頻段在專頻釋照的部分遇到一些阻礙,不知道政委會不會覺得這個影響臺灣垂直場域的創新運用?
這個部分政委覺得未來有什麼商業可行模式?像在工研院自駕場域,還有經濟部技術處支持的,在鹿港的車輛中心,還有桃園市政府也在虎頭山弄一個,會不會有一個疊床架屋或者是廠商會莫衷一是?或者是相輔相成?
第二個問題,無人載具沙盒條例上路之後,現在工研院在新竹南寮漁港自駕車的牌照。
首先想要請教政委,因為現在半導體業界的人才缺口正在擴大,不瞭解這個跟現在政府不斷地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有沒有關聯性?是不是因為這樣子拉走了很多年輕人而不願意進工廠?
您之前訪問華府跟國務院全球參與中心的一些官員會面,同時也有亞太的副助卿費德瑋。國務院的單位,您也有討論到是有關於假訊息防治的挑戰,其實費德瑋之前有提到擔心境外勢力進入大選,不曉得您這一次去華政或者是交流的過程中,台美或者是防止假訊息有什麼合作,或者是大選又要到了,美方有什麼建議?
第二個,有關於行政院要列資安禁用黑名單,目前還沒有出爐,時間也delay,秘書長有提到我們會參考國際的做法,目前傳出來美國也許會對華為解禁,請政委您談談您對這個議題的看法,謝謝。
想請教政委,昨天在科技會報的時候,國發會有引用到未來46%的工作會被AI取代,好像張忠謀董事長並不是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可以談一下AI取代人力工作的看法,特別是如果臺灣的部分,會是怎麼樣?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主動跟被動不太一樣,這個是不是代表您支持他參選,是不是未來這個方式由您來邀請參選人來參加對談?
跟有人拜訪您來,就是申請…
這一次是您邀請他來的?
他還提到你稱讚他特別有種,你在Twitter也提到他「#特有種」,為何會有這樣的評語?
想請問政委,昨天民進黨的立委參選人吳怡農,在臉書有提到您有邀請他對談國防合作的問題,想問政委為什麼會邀請吳怡農來進行這樣的對談,這是不是你未來採行輔選的方式?
另外想要請教政委:您上次去美國紐約有跟美國官員會面,台美之間這幾年有關軍事安全,甚至是在網路有各方面的合作,例如本週台美有進行大規模的「網路攻防演練」,您在這一方面非常專長且關心舉動,您如何看美國對臺灣過去對於臺灣的支持比較間接,現在很公開且大方宣示,像您去美國,美國的官員以前都是比較低調,這一次都是很公開會面,而且還有合影,這一次的台美網路攻防也是主動宣示,您怎麼看美國跟臺灣相關的這一種合作關係跟未來的展望?謝謝。
您剛剛提到下個禮拜即將啟程到荷蘭跟德國,是不是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應該也是有關於社會創新的活動,荷蘭跟德國的活動是接受誰的邀請,您預計還是一樣會有speech?
我想再問一下,當了數位政委這一段時間,您覺得對臺灣來說,對臺灣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希望能夠再加強、解決的是什麼?
有關於開放政府聯絡人,關於您講全世界開放政府的聯盟,是不是可以多講一下?
因為您講話很快(笑)。
面對中國大陸的滲透這一塊,臺美有沒有具體的合作方案?您剛剛聽到5G的部分,美國有希望臺灣在5G的政策上跟美國站在同一陣線?
這個是誰發明的?
剛剛講投票制度是?
政委我想請教您第一點跟第三點都有提到台美的關係,是不是可以再稍微elaborate一下第一點跟第三點。第一,臺灣的前途跟美國戰略有哪一些關聯,華府的朋友有沒有跟你提出?第三,美國需要臺灣哪一方面?
我想請教一下,美國在2016年的大選裡面有很多假訊息的問題,我們上次的選舉也有非常多這一類的訊息。因為我們同時明年都會面對總統大選,美國在這一方面有沒有比較關切,尤其是1124那一次選舉之後,我們在這一種資訊的掌握跟資訊的防堵上,我們做到什麼,我們下一次即將要面臨的總統大選,我們有沒有什麼可以互相合作跟交流的地方?
您在前天NDI跟IRI,這兩個政黨的智庫,您比較著重於哪一方面的議題?
另外,您提到跟美方的會面,如果層級不能講,可不可以讓我們知道一下,大概是哪一些部會?
想請教您這一次,在假新聞這一方面的訊息與美方溝通的過程中,您個人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在美方這邊您學習到什麼,我們或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第二個問題,我們知道AIT最近致函給臺灣政府為了Uber的事情,這一件事有沒有提到?您怎麼回應?
我有兩個問題:您說過跟美國友人見的層級超乎預期,不能談,有沒有談到一些超乎預期的議題?所見層級超乎預期,是不是希望您這裡傳達給蔡總統或者是政府的其他官員?
您在跟美方會談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對於臺灣這些資訊的安全,您說前線或者是面對的挑戰,還有實際上網路的攻擊滿嚴重的,在這一方面您怎麼告訴美方臺灣政府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保護資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