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看簡報。
-
部長、署長,大家好,我是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的理事長,剛剛進來的時候,警衛也是不小心把 AMT 講成 ATM 協會(笑)。
-
今天非常榮幸來跟部長分享在施政的過程中,跟民間公協會有沒有合作新契機來跟各位分享,所以今天拜會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希望聽聽數位部對於民間協會所期望我們扮演的角色跟合作模式;第二個目的,因為現在整個產業數位創新跟轉型的迫切需求,我們期待 AMT 聯盟可以跟數位部合作,對台灣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最主要就是這兩個拜會目的。
-
AMT 成立的故事緣起,要從 2015 年說起,當時我們幾位創辦人觀察到美國有一個 MarTech 地圖,那時地圖工具還不多,但現在已發展到 1 萬多家了。我記得 2016 年,甲骨文來台灣推行銷雲,要找臺灣最熟科技行銷的顧問公司,所以就找我們一起辦 MarTech 論壇,那一次我非常訝異,一下子吸引了 5、600 個行銷長來關注這個發展趨勢,同年工研院也跟我們開了第一屆 MarTech 班、商總也找我們開 AI 的 MarTech 班,發現台灣企業很多品牌長跟行銷長都是非常關注,2017 年時我也非常榮幸有機會參與 WCIT2017,當時在部長、署長的領導與民間組織協力之下,對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國際化有很大貢獻。
-
我記得當時 WCIT 贊助商之一,也是 AMT 聯盟理事之一中信信託,他說中信數據處從 WCIT 那年開始國際化,也成立新的部門,要謝謝部長跟署長當年的驅動,他們是我國銀行現在用數據賦能有賺錢的銀行,我覺得數據是可以幫事業成功的。
-
在 2020 年時,因 AMT 聯盟籌備時群聚非常多的專家顧問,有非常多企業常問我們如何能增加數位收入,因為那時 Covid-19 非常嚴重,他們不知道如何從顧客數位體驗開始做,因為大家的迫切需求,所以在 2021 年 1 月 21 日 AMT 就成立了,AMT 成立大會時數位部還沒成立,當時部長有幫我們錄影致詞,希望可以跨域合作、跨界共學,那時 AMT 就做了第一張臺灣 MarTech 地圖,讓企業對外推動數位體驗時有基本指引,也開始做數位共學跟數位力調查。
-
到現在 AMT 聯盟每個月都有甲方需求方,分享他們數位轉型在行銷面、顧客面的很多成功失敗經驗,經驗其實是很可貴的,同時乙方供給方 MarTech 的廠商也會來分享她們最新的東西,我們也有很多的專家教授幫我們主持,到現在已辦理了 25 場。2010 年我們也開始每年辦峰會,大家的參與度很高。到今年因為 AI 生成非常熱,再加上 MarTech 應用的蓬勃發展,可以說是中小企業逆襲商機的大好機會。
-
今天我也要特別來跟部長分享,AMT 的定位跟價值的部分,大家可以注意到如果用宇宙星河來比喻,中間有一個黑洞是屬於企業內部數據,特別是過去軟體業如 ERP 等,專門提升內部企業生產力的工具。而行銷數位轉型,就像是星河四周一圈圈的小行星軌跡,屬於顧客數位軌跡,第三方數據、第二方數據跟第一方數據,也就是從企業外部數據的洞察跟解決方案,涉及到整個企業的生存力,也就是外部競爭力跟國家競爭力的部分。
-
而這張台灣 MarTech 地圖六個大類別裡面有 33 個子類別。另外 AMT 每兩年也會做一次 DQI 企業數位力的研究,我們發現國內外很多調查包含天下、麥肯錫等,數位轉型績效特別好都是從企業外部開始做,也就是從顧客這邊開始做,所以從品牌行銷部門主導非常多。當時 2021 年時我們做的調查,其實都還是滿江紅,但是這二年在 AMT 會員齊心努力下,數位部也大力在推動下,已經逐漸都及格,但產業還有滿大的進步空間。
-
今天來拜會也有三個感恩,第一個感恩是 2021 年成立的時候,部長幫我們錄了一支片,那時候署長跟胡副都有來支持 AMT 這樣的新組織,當時署長還在工業局、胡副署長還在中小企業處,後來我們就分別跟他們說了 AMT 成立的重要性,他們也很支持,因此真的非常感謝。
-
第二,很感謝數位部讓 AMT 一起參與 T 大使的部分,促使 AMT 加入成立 MarTech 學院,去年第四屆 AMT MarTech 學院 T 大使們榮幸拿到第一名,像是三點一刻其實就是從外部數據解決加速他們要開發新品時程,AMT 教了他們 5、6 種 MarTech 外部數據洞察工具,加上內部電商數據跟外部發票數據、ChatGPT、AI 的輿情洞察等等,學生真的滿厲害的,所以就做出來了,並將開發時程縮半年。
-
AMT 聯盟會員有很多觀光零售傳統產業,他們對於數位體驗工具與知識並不是這麼熟,所以我們 AMT 自己也辦了非常多的業師訓,像我們會員除三點一刻外,50 嵐、飛利浦、阿聰師、卡柏蒂、赫斯特、薰衣草、南仁湖、安永生活等都很積極提供實作場域,大家都希望不只是學生進步,業師也要衝擊,企業中高階也要進步,所以就一直持續額外辦理這個部分。
-
第三個感恩,要謝謝數位部產業署擔任 2023 年行銷數位轉型的亞太品牌峰會的指導單位,那時來了六個國家,吸引了 733 個人報名參與,所以今天特別再次來邀請數位部參加 2024 年的峰會,這一次的峰會只有半天,是以產學合作定位,首度跟政大一起合辦,以實體為主無開放線上,因為今年沒有選舉。期望部長可以來參加我們的峰會,幫忙致詞一下,這次主題是 AI plus MarTech,講者包含微軟首席營運長、CNN 客戶總監會特別坐飛機來台,還有萬事達卡的資深副總裁、LINE 台灣總經理等,議題探討 AI 大未來,以及如何用數據來做一些創新體驗服務等,另外中信、工研院、資策會也會探討國際數位人才認證議題,主流媒體也都有支持峰會,像天下、商週、遠見、數位時代等。另外包含數位部 SaaS 週博覽會等,很榮幸 AMT 都有機會一起參與。
-
AMT 組織架構的部分,總共有五席的常務理事、一席常務監事、十五席理事跟五席的監事,還有四個委員會,第一個委員會是認證委員會,我們在處理行銷數位人才共通性的標準;另外一個是教育委員會,主責規劃企業不同階層的架構培訓課程標準;科技委員會,負責 MarTech 平台工具指南建構與科技商海內外的推展;第四個關係人委員會,也就是甲方協會聯盟以及很多企業主委員,我們常會一起合作,像這禮拜三就有五大產業協會理事長,我們組成 A_Team,大家一起交流旗下企業會員,在銷售顧客體驗的部分推進困境與突破。
-
今天出席理監事,我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成員(略),AMT 也有不少專家教授,他們大部分除擔任各委員會顧問,也會幫忙指導 AMT A Talent 的研究生,這些研究生每一年都是由科技廠商來贊助,贊助他們去做全世界最新的 AI 跟行銷科技上的企業應用研究。
-
就整個 AMT 會員結構,目前 300 多位的會員裡面,甲方的會員占 73%,乙方的行銷科技業者跟品牌專家、數位行銷顧問公司占 27%,甲方團體會員去年成長了 126%,個人會員為邀請制度,除會員外,我們還有 MarTech 支持夥伴企業,我們盡可能 33 個小領域只有一家代表公司參加,比較不會有衝突性,去年夥伴家數也成長了 130%。另外,我們還有長期在經營數百學員與 LINE 研究社群 600 多位,都不包含會員計算內。
-
AMT 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目標任務,第一個任務是設標準,不管是 MarTech 的標準、人才職能的標準或課程架構的標準,這個是我們現在努力的。第二互助的部分,主要是各種利益關係人溝通,像是會員之間交流,或者是跟媒體溝通、政府法人溝通,像今天拜會部長等。探討共通性產業需求,就是互助合作的部分。
-
第三個推廣的部分,這幾年 AMT 有 5A 計畫,今年又增加 2A,像我剛剛講的 A_Fourn 峰會或是 A_College 講座,或是 A_Talents 大專院校研究生、A_Coach 百師萬生 (過去我們培育 100 個教授,相信有機會影響 1 萬個學生) 或企業業師訓,還有 A_TalTest 人才認證計畫,除了 MarTech 地圖發表之外還有更多工具 A_MarsGo 平台。去年新增有北中南的會員企業參訪 A_Visit,今年我們也將前進海外,最後一個是 A_Club 跨校園青年社團。
-
部長可能很好奇,AMT 跟數位部的關聯性是什麼?我想有兩個關聯性,一個是多元創新司、民主網絡司跟數位產業署,所以過去一直跟署長都有滿多的互動。基於這樣的關聯性,AMT 從 2021 年到 2023 年推動的成果,也想讓部長瞭解一下,我們學院已累積 3,000 人次參加我們每個月的共學平台,MarTech 地圖目前也收錄了 369 個工具,在 MarsGo 的網路平台,大概有 547 項可 mapping 辨識更多;未來人才認證標準平台,企業可看到台灣母體人才數位能力,每個面向的行銷數位轉型能力跟自己公司比較,或者是跟自己產業比較,落點在哪裡,真正可以辨識在行銷轉型數位顧客體驗的能力,或許我們可以從 T 大使的人才開始結合。
-
接下來 2024 年到 2025 年的新計畫,也跟署長、部長報告,我們有幾個部分想要升級、擴散,第一個部分是我們的峰會展演擴大層級,我們想邀請一些全球知名企業與大師,像是雙軌轉型或者是未來領導學大師,或者是行銷科技之父,我們在前幾次的峰會邀請家樂福、MOMO、臺灣大哥大等台灣領導企業,今年找萬事達卡、微軟、CNN、LINE 等,我們希望未來能連結全球更多資源匯聚台灣,就可以吸引更多亞太區的人來台創造商機。
-
第二,協助我們 MarTech 支持夥伴海外輸出,像新加坡 MarTech 的大會,我前幾年有參加過,或是日本很多品牌或數位大會,其實是很棒的,他們很多都是甲乙方來共同分享,17 個加入國家中,我大概看了一下臺灣還沒有加入,很期望可以加入。再來是展的部分,包含 MarTech 跟 ADTech PRTech、SaaS 的展覽,他們現在全世界有 22 個城市輪流在辦,印度、新加坡都有加入,但臺灣還沒有加入,我們其實有跟他們做了一點連結,期望可以把國際社會影響力擴大。
-
再來困難的人才認證落地,我們很感謝工研院產業學院跟協會一起把四個高 / 中 / 基層等行銷數位轉型人才階層架構弄出來,然後也很感謝資策會教研所跟協會合作,開始處理認證平台部分,現在集中火力進行,部分企業專家已經出了 500 多題,因此基層人才第一階跟第二階題目已經算完整,至於中高階人才的部分還在討論。
-
我們希望每一年的種子業師訓的部分可以繼續擴大,雖然過去培育了 100 多個教授,我們業界專家把所有的簡報都授權給他們,像我們教大數據行銷,確實有因為很多老師本來不敢開大數據的課,但因為我們業界專家授權教材,可以產學接軌,我覺得這個很棒。目前企業業師種子訓,也是我們很努力的。
-
再來是 A_Club 校園社團,有六個學校,由 AMT 政大研究生自主發起的,還有台北大學、文化、世新、銘傳跟輔仁大學有一個年輕人組成的社團,他們對 MarTech 跟 AI 有興趣,我們就開始讓他們跟 AMT 資深業界專家顧問可以互動交流,他們也可以來 AMT 會員公司工作,這部分可以拓展跨校的自己人脈。
-
今天很重要的是來請益部長,AMT 未來推動的工作項目,是否有機會跟數位部一起合作推動,一起為台灣產業與企業會員做出更多貢獻,第一個是智庫專家,AMT 會員有不少專家教授、企業高階主管,我們也有數位體驗的顧問服務團,這個服務團可以幫行銷科技廠商跟企業解決方案引導翻譯,因為企業大多不很清楚如何辨識工具,加上這些跟企業策略、組織人才轉型都有關係,工具是最後一哩路,所以我們得把這個缺口補足,幫忙做翻譯,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
-
我們在想如何讓會員們在國際上發揮更多的正面影響力,更多資源合作。再來,有關於人才認證的部分,我們在跟 T 大使合作過程中有很多啟發,滿多委員提到,除了 Google、微軟的工具認證,AMT 可推數位行銷科技等知識架構的應用認證,我們確實原來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推動認證並不是這麼容易,所以未來或許可以看怎跟 T 大使計畫連結。
-
另外,有關於 AMT 自辦的業師訓,我們都會獎勵業師帶領入圍青年或是第一名、第二名,所以我們是在想說這個也許可以給 T 大使參考,或許可以增加企業對人才留任率。另外,學校這邊,我們覺得要降低更多產學的落差,在校大專年輕人的紮根教育也很重要,未來可再擴散往下再扎根高中生等,也許這些部分部長給我們一些指導跟交流,以上分享完畢,謝謝。
-
剛才也有同仁要補充?我們一次補充完。
-
部長、署長、數位發展部的同仁與 AMT 的夥伴,我是第一屆的理事長,我們是四個共同創辦人,我想藉這個機會跟部長分享兩個感謝跟一個請求。第一,我相信部長非常忙碌,部長聽了非常多我們的陳述,還好有接見我們,不然都只能在商周上看到你。第二,其實萬事起頭難,我們在 2020、2021 年的時候,辦了會員大會,部長親自錄影片來,我記得部長的致詞當中有幾個期勉,也就是 4P,希望我們做到跨領域、跨場域、跨世代的組織聯合起來。
-
謝謝部長當時的期勉,剛剛理事長有報告,我們真的就是在做這件事。如果我們不講成立幾年而已,部長可能會以為我們成立很多年,我們其實是副業當主業在做,其實在三年的時間而已,我們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但是我們也知道力有未逮,這個是第二個感謝。
-
第三,我補充剛剛理事長所講的,也就是一個請求,因為臺灣企業的發展是數位轉型,尤其是服務業,臺灣現在社會重視的是科技業,講到數位,他們想到是科技業,他們沒有講到服務業,但是我們 AMT 的努力是在服務業,因為服務業占的人口是最多的,大家賴以生存的關鍵,但是整個服務業,我們調查起來,數位轉型的分數是 65.9 分而已,其實非常低,臺灣在整個數位轉型的路上非常慢,因此我們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協助,可以把這部分做得更好。
-
我們認為雖然有這麼多的計畫,最關鍵要可以推動數位轉型速度的話,重點在於人才,也就是這麼多當中就是人才,現在的數位人才不足,人才的部分我們有一個主張,剛剛講到的最後一個計畫是 A_Club,也就是校園計畫,這個部分是剛開始而已,並不是已經做了很多,我們剛開始有六校的聯盟想要做這一件事,這當中人才的培育用現在培育的方式,絕對沒有辦法應付企業的需求,因為本身也是來自企業,我在王品服務 12 年,深深知道企業很難找到數位的人才,數位的人才如果只是從數位科技的部門或者是行銷科技,其實是沒有辦法的,因此才會想到 A_Club 在校園當中有很多的科系跟學生對數位有興趣的,我舉例來說,像有一家會員企業,他找不到人,他怎麼找?並不是找服務業傳統的餐旅業的那些人,而是到視覺管理系、藝術管理所,因為這些學校科系比較冷門,學生的出路比較不容易,但是他們對數位有一些興趣,因此我們應該是在學校裡面讓學生自主在我們的協助之下組成社團,由我們支持專家跟經費,把這些有興趣的人在學校開始培養,然後到企業社會當中實習,這個是請求,A_Club 如果得到數位部的支持,我們可以辦得更好一點。
-
我們是六校開始,理監事剛好在這些學校兼課,比較容易找到學生,也就是 A_Club 這一件事,我想補充這一個部分,謝謝部長。
-
剛剛創會長講說,我們副業當主業做,我們在這三年,常務理事每兩個禮拜都會開半天的會,沒有斷過,因為會員有期待,我們也覺得這些事情非常急迫。
-
剛剛提到的社團,講的是大學或者是高中?
-
大學,從大學開始。我們希望不要急,大學之後再慢慢延伸到高中裡面去,因為他們馬上要出社會,所以要馬上進入到企業裡面服務。
-
就跟 T 大使是類似的那幾年?
-
類似的概念。但是 T 大使會比較受限制,在校園裡面,我們希望更廣泛跨科系,像文學系、英文系跟傳播系,我們非常歡迎優秀的學生。
-
T 大使之前就如同你所說的,名額比較受限,裡面有一部分是做社區或者是社會企業服務,但是那個量並不大,我們也有在想說如果透過社團、志工等等,比較社發方面,可能可以跟企業的部分稍微切開辦理,但是這邊的量就很大,因為以社團來講,是各個科系都可以碰到。
-
當然,他們是跨系的,就每個學校組成社團。我們的 AMT 就派專家去,我們的計畫是每個月請專家到大專院校分享一次。
-
瞭解,就比較廣,不一定需要像 T 大使一樣,要撥半年的時間出來。
-
學生做不到。
-
好,大概瞭解。
-
部長、署長、在座的夥伴,我稍微報告一下,我負責教育推廣的,本來一開始在創會的時候,確實會覺得數位轉型其實是輔導企業,所以是 for 企業人才組織的推廣,但是我們碰到很大的阻礙,那個阻礙在哪裡?到了企業的時候有一點來不及,所以我們才會一路在這兩、三年當中慢慢發展,會覺得不如從大學開始。因為現在大學跟高中的連結性也很強,也可以把大學這部分做好之後,影響力可以到高中,高中的自主學生就可以從自主的選擇找到他要的東西,在企業上可以直接找到利益。
-
其實,現在企業在推廣上我們看到最大的問題是,第一部門的數據其實是嚴重落後的,我們臺灣現在大部分 2C 還是 focus 在其他的,這個對於整個企業的競爭力其實是很差的,我覺得有兩件事,一個是 people、另外一個是第一部門的數據,這個是我們會比較期望推的部分。
-
這樣理解。
-
我覺得其實 MarTech 的目標在整個數位與服務產業的整合度要提高,跟數位部的目的很一致,因為服務業相較於臺灣科技業或者是製造業在資本、人才跟技術上更加欠缺,很多公司甚至做到一定規模,都只有兩個網管,也不能叫「技術人員」。所以我們思考的點是如何建立一個平台,有系統性的診斷企業數位缺口,再讓大家成為互利共生的連結,而這樣的產業數位整合連結,我們就會期待跟政府的計畫做配合,因為有政府作為資源提供方,政府可協助 AMT 裡面的甲方跟乙方的會員加速這樣的過程!我們 AMT 並不是那種單向,全部都是業者,或者是廠商的傳統協會,而是兩者都能在 AMT 平台上開放心胸相互交流,所以我們計畫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彼此看見對方與眾多真實落地的案例,才可以發揮跨業連結整合的價值。
-
當然無論是一個教育訓練課程,或者是對談論壇的型態,我們 AMT 都有在辦,也獲得很多產業專家、媒體的關注跟報導,真心希望有固定管道可以跟 貴部直接瞭解更多官方既有與規劃中的政策跟優惠,好讓我們協助宣傳,引水給大家用,有些業者想要申請與推動,但是不知道怎麼得到這個資源,AMT 可以當這個橋梁,這個是我們的期望,謝謝。
-
部長、署長及在座各位夥伴大家好,國家目前對數位部是高度的期待,而且以 AMT 的角度來看,也希望做人才 Hub 的角色,也是一拍即合。我們可以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規劃短、中、長期的推動方向,有助國家數位發展。
-
謝謝。
-
接下來請專家,再請企業代表。
-
部長、署長、創會長,我是麥味登公司,我以企業的代表發言,我們在沒有政府的資助,揚秦國際在 2022 年第四季、2023 年整年,我們投入的資本 1.2 億,1.2 億是做什麼?我們是在建構我們的數位升級,之前的 POS 及 APP,功能性都受限。
-
要投入這麼大的資金,這是要有相當大的勇氣,但我們怎麼去擁抱消費者,只有投入這一塊,這 1.2 億資金建構我們的 APP,及四個品牌全面更換 POS 系統。數位升級了,再來,就是需整體考量企業內部的資安,我們系統一定要升級,所以這部分又是 2024 年的資本支出,因此如理事長所提的,如果有一個平台可以協助我們,可以讓我們更省力,在數位發展這個部分,讓大家可以一起來參與。
-
謝謝林總,我們請楊律師。
-
部長、署長、在座各位、長官大家午安,我是楊大德,有兩點提供給部長、長官參考:第一,數位轉型的關鍵還是在數位創新,特別是由代表甲方的立場來看,尤其如此。數位化這幾年大家都在講,但如果可以跟企業商模創新結合在一起,就能發揮不一樣的力量。AMT 這幾年推廣的很多活動,尤其是 A-College 做企業數位轉型成功案例的分享,都是由數位商模的帶動,這對於服務業來說很重要,因為大家分享實踐、數位化及數據在不同產業的成功案例,是很重要的。AMT 成功實現在共學平台上來推廣這樣的資訊,讓業界了解數位轉型並不是這麼困難,而是有脈絡、方法及前例可循。
-
第二,在談到 MarTech 的時候,一定會涉及到大數據,大量的資訊、個資蒐集、應用,但是接著就會碰到剛剛林總所提到的資安問題,我相信在數位部這邊對於資安的議題也非常重視,但是其實國內多數業者的資安控管能力都有待加強,雖然大家在談資安升級、資安認證,但是除了多數的資訊公司或者是已經切入國際供應鏈的廠商在這一塊因為有外部的要求會做,其實很多國內的服務業者只求內部的行銷趕快達到業務目標,但是在資安控管上往往是被駭了才知道要提升資安防護。
-
今年個資法的獨立委員會就要設立,相信在個資的要求的法遵程度會更高,對於消費者、民眾的保障會更周延,但是於此同時對業者則會有很大的挑戰,也會拉高整個數位轉型的門檻。因此,也期待數位部是不是可能在這一個領域給業者更多的幫助跟輔導,也可以跟 AMT 的夥伴合作,以利整合 MarTech 的推廣、認證與輔導,讓整個數位生態系彼此有更多的相互支持。
-
謝謝。
-
部長、署長與各位先進大家好,現在臺灣滿重要的戰略議題是少子化跟少結婚,其實剛剛各位前輩分享的都滿打中我們的點,因為要推這一件事,品牌就會遇到兩件事,一個是資本化的投入跟人才稀缺,其實卡柏蒂這麼小的品牌,我們創立的十年過程中不斷轉型,不管是在 ERP 系統方面,其實也花了非常多的資源跟資金,我們非常在意這一塊,因為效率是奠定品牌很重要的根本。
-
其實也會遇到我們怎麼認識 MarTech,如何整合相關的服務,這個也是 AMT 有更好的方式讓我們瞭解相關的數位應用,讓我們有更好的認識與瞭解。第二,有關於數位人才的部分,人才的部分其實大家都遇到大缺工,不管人才的競爭跟競合關係,一個新品牌,又有戰略使命的品牌,其實會遇到不容易的挑戰。
-
接著,在數位人才上有缺口,其實我們內部花了非常多的資源去做這一塊,我們每個月都有企業的內部培訓、外部的講師,或者是送他們去上課,謝謝 AMT 有這樣的資源跟機會,希望部裡若有不一樣的整合跟協作,在資本投入有更多的應用。
-
其實卡柏蒂在第二屆帶 T 大使,也是得獎的企業,謝謝。請安永的副總。
-
部長、署長、理事長、各位先進大家好,我是代表安永生活。我們其實是從科技轉投資的安永鮮物,雖然是從科技業跨足到零售業,我們自己在科技業裡面也自嘆數位化程度非常不如,尤其在 B2C 這一塊來講,其實林總有提到資本支出來講,其實這並不是大的問題,真正的大問題還是在人才,不管導入非常先進的工具,沒有人去使用他,這等於是沒有用的工具。
-
尤其在現在,數位化還沒有談妥,現在已經要開始 AI 化了,我們開始跟 MarTech 廠商在聊,光電商購物再去選購物車等等的流程體驗,也沒有辦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接下來會有 AI 的助理出來,就會幫你導引完成購物。我們會期望將來跟數發部有更多資源的整合,可以讓人才培育的種子落在大學校園裡面去,因為有很多的 MarTech 知識,其實現在我們自己在看,也就是有正確 MarTech 知識的人其實是少之又少,如何可以把這個種子在校園當中萌芽,可以培養出來之後為企業所用,最大的目的是提升臺灣數位競爭力,以上期許。
-
今天學界的代表,銘傳傳播學院的院長。
-
部長、署長、各位大家好,今天好像只有我是學界的代表,我這幾年來在銘傳大學傳播學院跟 AMT 有非常多的合作投入,培育大學生,不管是行銷科技人才或者是數位轉型的人才,其實是非常有感觸的。
-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其實學生非常需要引導,因為我在傳播學院,我是從數位時代下新溝通的形式,有關於人文、科技的這三個面向對話,然後再引導學生來做相關的學習。其實 AMT 一直以來給業界的師資或者是企業的資源以外,我自己在教學端,儘量整合很多教育部先導型的計畫,已經是前端計畫,還不是現有計畫,因為現有計畫就是講座,其實資源非常有限的、破碎的。
-
我扣一下跟產業接軌的相關計畫或者是職涯輔導的計畫,所以投入非常多的心力,再把這幾個相對破碎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在行銷科技人才培育上,可以讓他持續推動,所以投入心力真的是相當多,這個我可以分享,所以我也呼應到創會理事長所提到的,的確業界這麼缺人才的狀況之下,其實在大學端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
剛剛有提到像大學社團,因為學生需要引導,我自己在操作上,我比較是變成跨專業的學生團隊,但是需要一些機制來帶動這件事,當然這個就需要一些資源,如果有一些資源讓學校端跟業界一起來做這件事,我想成效更看得出來,尤其是在人才的培育上,LINE 大家得常常問我是不是有人可以幫忙,真的在投入的部分,其實就業都是非常好的,因為業界非常需要,以上補充跟分享。
-
其實今天中午清華大學的產業創新社來拜訪我,學生社團肉搜 AMT,然後請我去演講,因為他們都不是相關科系,但他們對於 MarTech 都很有興趣,所以剛剛也提到這一個部分確實是可以從社團來擴散的。有請行銷科技廠商代表叡揚資訊。
-
部長、署長、理事長跟創會理事長與先進好,數位部在 T 大使、人才,其實幫了很多忙,我自己看到比較高端的人才,談到很多跟教育的合作,我覺得有很多戰鬥力的是助理教授,其實他們有教授升級的壓力,又沒有辦法跟業界到場域裡面,一起找到臺灣獨角獸的議題或者是輸出的議題,我在想也許如果他們可以到業界當中協助或者是到場域時,他們升等年限的壓力是不是可以延長一下?這個是第一點。
-
第二,剛剛理事長有提到國際化,其實臺灣像我們這樣數位廠商或者是軟體廠商這麼努力做研發,其實很想出口,但是我們在臺灣應用情境跟國外接軌這邊,也許我們自己的能力要被開發,或者像部長曝光度這麼高的時候,或者是國外的論壇、社團合作,如何靠數位部可以幫我們往外延伸,這個可能對我們也非常有幫忙,只要 IT 廠商或者是數位廠商可以往外做得更深入時,我想可以對需求的甲方這邊實際上就會有幫忙,對學生們的出口或者是未來臺灣的學校去找國際學生進來時,也會有很多的曝光度跟幫忙,這個是我一直都很需要協助的地方,謝謝。
-
謝謝。最後我們把時間留給部長。
-
剛剛提到國際學生進來,您提到的是高中、大學或者是研究所?
-
都可以。我覺得臺灣很棒,可以讓他們學到東西,或者是可以創業,找到好的未來職涯,我覺得都很棒,謝謝部長。
-
我先就比較實質性的,可以馬上回答的就先回答,等一下再請數位產業署同仁。
-
非常謝謝大家提供給我們這麼好的意見,大家可能也知道 T 大使也好,或者是雲市集也好,很多是在疫情期間出於疫情的需求而推出。在疫情之後,如果只是回應短期需求,可能就要慢慢落日或者是下車了,但是如果像大家提到的青年、學生培力、國際交流等等,這個屬於長期需求的話,這個部分反而要加碼,我們自己也在對於數位產業署的數位青年跟雲市集,在進行重新討論,我想今天大家提出來的這些想法,我們很多應該都可以納到重新討論的想法裡面去,這個是第一點。
-
第二,我想不管是雲市集也好、T 大使也好,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跨域共創。以 T 大使為例,並不是完全排除掉以數位為主的科系,但是占比一直都保持在 12%、13%左右,算是一個種子,但是這個種子我們讓它和其他科系的青年組隊,可能 5 個人或者是 10 個人一隊,裡面別的科系朋友也有自己科系所帶來的長處,截長補短的同時,大家對於數位轉型的概念不會害怕,不會害怕之後才會帶到企業跟民間。所以接下來,不管是透過社團或者是其他的方式,這個還要把握住,並不是全部都到其他的科系,也不是資訊相關科系才可以申請,而是要把握住某一個程度的比例,不只是跨系,而是跨院或者是跨校,這個部分系 T 大使推這麼幾年來滿成功的模式,這個可以維持住。
-
再來,剛剛提到生成式 AI 的部分,峰會因為剛好跟立院的質詢是同一天,我只能透過預錄,但可以試著在預錄當中帶一些生成式 AI 的元素,如果你發現我的嘴型不太自然,那可能就是合成的(笑);其實已經有好幾家廠商都來問是不是可以拿我的肖像、建模或者是人偶來推出產品,我說沒有問題,都拋棄肖像權跟著作權,以我所知現在有三個生成式 AI 分身,已經在國內各平台可以開始使用。
-
但是,確實除了像我這種比較極端拋棄掉肖像權跟著作財產權,馬上就會帶來很多爭議,關於這些爭議,我們當然在數位產業署有「AI 評測中心」這個才剛剛開幕,目前當然是以文字為主,但是很快也會有影像等等相關的進來,我們的目的其實滿簡單,就是讓整個業界都可以告訴我們說怎麼樣的運用是應該要容許、加強,怎麼樣的運用是不行的,可能是在產品布署前及布署後都要加以評測,如果超出常規太多的話,我們就不鼓勵這樣的產品,我想這個是全球都在進步跟管制中間要找出這個平衡,滿好的一點是大家都不吝於分享大家的意見,所以這一個部分我想在評測中心這邊有很多大家可以一起來參加的部分,我們也會透過像審議式的調查問大家怎麼樣的運用大家比較可以接受、怎麼樣的運用會破壞掉資訊的完整性,所以要防範等等,因此這個 MarTech 一定是先挑戰,不管是綠線或者是紅線,大家可以一起來幫忙。
-
除此之外,數位產業署還有一些別的,像數位金卡也是數位產業署負責,國外甚至是 MarTech 相關的一些朋友,不一定是寫程式,也可以做行銷、公眾溝通的專業等等,但是現在有 8 年的經驗,我們直接發金卡,這樣也可以彌補像把大學生轉過來,但是每年的數量還是在減少,所以會有一個自然缺口,我們希望可以透過不管是金卡或者是數位青年的國際人才對流等等的方式,我們這邊當然創造一個百分比,但是創造這個百分比之後能維持就不錯了,然後每年還是會減少,所以每年會減少的 gap 要透過國外的人才對流來補,這邊也有相當多政策在做這一件事,這個是比較 high level;但是具體上包含要辦活動,或者是要問是不是有數位產業署可以一起辦的部分,我們請數位產業署這邊來回答。
-
部長、理事長、在座各位先進,大家好,過去我們在 MarTech 的領域,其實有資策會的團隊,也有 MarTech 聯盟的推動,其實對國內數位人才的培養真的是很有幫助,也包含在 T 大使的計畫中也要謝謝大家的幫忙,像在大甲的阿聰師也選了幾位 T 大使,像叡揚也選了幾位 T 大使跟我們一起協作,其實非常謝謝大家的幫忙。
-
比較具體一點的部分,因為今年研討會,部長是錄影,那個時間我在國外出差,正在準備搭飛機回來,初步是請貝蒂代表。
-
第二,明年的研討會因為要找大咖,其實有很多種方式,像我們上個禮拜辦了一個活動,是跟 Glen Weyl 辦理活動,我們沒有出機票、住宿,他就來了,是靠部長的面子。
-
之前 Vitalik 也是這樣,Vitalik 在疫情的時候就想申請金卡,但是我們就說要專門辦一個我頒金卡給他的活動,因為對 Vitalik 這些人來講,自己出機票完全不是問題,所以他們就自己過來了,這樣我們就搭著辦。
-
所以這個就是類似不同的方法,因為辦大咖的活動有很多不同的樣態,對我們來講阮囊羞澀,報紙寫數位部一年 211 億,但是那個是要除以三,裡面有兩年是前瞻,每一年大概是 70 億,李次長也講了很多次,但是 Google 還是可以看到第一年審我們預算是這個金額。第二年以後,因為前瞻兩年已經審過了,所以大概就是 6、70 億,選舉的時候很多候選人都講這部分,但是實質是剛說的這個預算金額,當然我們也會努力爭取。
-
未來那三個大咖,我看第一個是 Scott、最後一個也是 Scott,他們的費用很高,目前還是比較不容易支應,這個比較抱歉。但是當然找到大咖也是透過理事長這邊幫忙找到,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像數位金卡的部分,部長說用名片就可以換金卡,因為部長的國際能見度,很多人希望來臺灣這邊交流,所以有很多方法可能要想一下,這題可能暫時沒有辦法立刻回答。
-
我們也會去爭取大軟體計畫,現在是樓梯在爬的過程中,哪一天是不是可以爬到哪個部分,目前未知,按照我們仍在努力,數位產業對臺灣發展是非常重要,有在座各位的幫忙,其實包含大家所說的,資安或者是資安的輔導是另外一個組別在做的,資安產業化跟產業資安化,其實部內還有一個資通安全研究院,連資安長的高階訓練都有,所以何院長跟資安署其實是有一些合作,資安的職能基準都有在進行,資安產業比較小的部分,我們都有協助看如何孕育,像資安的投資抵減,讓投資的發展更有競爭力。
-
另外一種,針對既有產業的紡織、食品、半導體等等,都需要做產業的資安化,因為台積電是全世界知名的公司,但是 5 年前也遇到 USB 事件,我們就跟工研院合推 SEMI 的標準,不只放到台積電的半導體產業,用到面板、印刷電路板,所以基本上讓各行各業要對資安有意識,像是我們現在吃早餐的麥味登公司都說資安很重要,顯然是有擴散資安的知識,現在就是要如何做及多少資源進來,這個就看每個策略的選擇,因此這個其實是非常好的提醒。
-
至於剛剛提到的一些課程等等,其實在做協作的時候需要各位幫忙,因為很多計畫的投入,不外乎也是回到產業面,各位這麼好的專家協助,非常感謝;大家不知道高端訓共同創辦人是位作家,他寫了很多本暢銷書,知識擴散的效果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讓更多人知道數位產業的重要,大家一起協作,我想 MarTech 的部分在現有 T 大使的資源持續協作是沒有問題的,假設社發的經費有充足,當然就可以擴大變成比較多。
-
我再補充一點,因為剛才也有提到獨立的個資會即將成立,想必《個資法》跟著會修法,不管是在資料蒐集或者是處理的這兩件事上,比較會往歐盟的方向移動,這個是已經確定的,不太可能是相反的方向。
-
我們現在在剛剛大家有提到的多元創新司,在下個月就有兩個指引頒布,跟大家比較有關係的應該是 隱私強化技術指引,PETs 有點像預防性的資安,一開始就不需要把個資交給第三方來處理,處理的其實是加密過的或者是亂數化過或者是合成資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比較不會自己的資安守得很好,但是你的供應商或者是下游幫你把個資洩漏,結果還是罰你的問題。
-
以最簡單的概念來說,也就是隱碼技術,數位產業署推動一陣子了,隱瞞技術現在很多概念是很多電信商在幫忙推,因為電信商本來就知道你的電話號碼,所以對他們來講並沒有額外的隱私洩漏,但是電商來講,透過電信商所開發的隱碼平台,讓他的物流士可以完全不接觸到你的手機號碼的情況之下,就可以聯絡客戶,雙向都可以,貨送到之後亂數的隱碼就消失了,也不會再次連結的問題。
-
確實在警政署高風險個資的通報當中,現在歸零了,所以表示我們有做一些不錯的事情。當然未來會有更多的隱私強化技術,不是只有這種轉接的技術,想必會變成如果想要投資資安的話,只要多投資這種先期防護,後面收拾的應變、通報、滲透測試不是不做,但是風險就比較可控。
-
當然還有 數據公益運作指引,那個就是與其我們把所有的地方資料 Raw Data 都收過來,那個地方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個資風險,不如各個不同的蒐集者整理起來,但是好比只交換自己訓練出生成式 AI 的數據,而不分享任何 Raw Data,這樣就在產業裡面大家可以共享一個生成式模型,其實如果多一點人用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操作的話,很多的個資侵害的問題是直接消失的,因為根本沒有集中到任何的地方。
-
這個我想就連 Google 自己切換到這個方式也花了六年,最近都變成不用 Raw Data 的方式來蒐集,我們在意識推廣之下,希望不要花到六年,所以這種比較新的泛稱隱私強化技術,我們自己會有相當多的投資在上面,未來也會跟資安院、隱碼技術的推廣加以結合,這個部分當然坦白來講,有些像同態加密還在研究,其實現在還不能商轉,大家就持續關注。
-
我們指引出來之後,如果大家覺得有哪一些新的部分要加進來,或者某些技術我們覺得還在研究中,但是大家已經在用了,也即時告訴我們,我們就即時更新指引,我們的目的是符合這個指引之後,通過一些基本的評測檢查之後,從獨立的個資會的角度說這個不算個資或者是跨境傳輸,這個就可以省去以前沒有獨立個資會的時候,要跟每一關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判這個不是個資才行,只要有一票否決就沒有了,這個還不是讓大家擔心,而是擔心拖兩年都不做決定,所以以前分散式管理也有分散式管理的問題;現在有了獨立個資會,雖然管制強度增加,但是也表示我們只要說服一組人就好了,因此這個也是可以花一點時間幫忙想一想跟推廣。
-
謝謝部長跟署長的回饋,這些資訊對 AMT 聯盟蠻珍貴的。我們再次非常感恩數位部對 AMT 與產業界的支持與幫忙,不管如何變化,AMT 會陪著企業會員們,一直往前走下去,過去很多 AMT 大型活動的舉辦,幸運獲得不少外界企業支持,我們希望未來 AMT 各種計畫,如有機會,可跟政府像是數位部有更進一步深度合作,來加大社會影響力,是會員大家共同期待。
-
我覺得未來標準機制建立的部分,像剛剛提到社會創新發展,不管是校園社團擴散也好、業師種子培訓或業師獎勵機制,或人才認證機制,企業、顧問或科技業者海外輸出,如有資源可合作的,部長看可指派誰,我們可往下探討,是否有可行性或進一步合作,大概是這樣的想法。
-
這個在爭取中的,也就是樓梯正在響的部分,大概是一年後才會拿到相關的預算,所以我們在今年可以做的比較像 pilot,等於國科會、國發會的審查委員問說這個模式是我們自己想出來,或者是民間有做過,我們就可以說民間有做過,而且效果很好,所以這個部分,就請數位產業署持續跟 AMT 保持聯絡。
-
謝謝部長與署長,也謝謝大家今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