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事,都不斷引發社會思考,我們是不是在這一塊也要加入一些社會企業的精神在裡面,讓這一些最基礎的工程人員及做基礎設施的人,有80%的時間是在建築物裡面使用基礎建設,包括鐵軌、鐵道系統。
大部分臺灣很多都是一案工程,一案工程就是蓋完這一個建案,公司就關閉了,關閉之後就會像維冠大樓倒塌案,很多事都求助無門。
臺灣光是像故宮南院防火漆的問題,或者是房子蓋好花了很大的預算,以前是最低價得標,現在是最有利標,能夠接受的廠商仍然有限,這個是不是由上而下推動這一些民間業者,不要再用以前的思維、以前的方法及態度來看他們所要競標的工程,大家比較用正面、正向,且永續發展,並且願意將資訊公開、透明,把資訊交給業主,讓業主做後端建築物維運管理期間,有比較良善盤點缺乏的設施、設備來作營運維護。
我之前也有研究過,像是中國大陸則是有將BIM這一種,也就是會列入一級國家考試建築師的資格,所以他們發展的速度就比臺灣來得快,所以可以創造出更多全面工法或者是更多創新的建築,而保有其安全度。
因為這一些人道社會創新或者是工程背景,都可以輸出到國際上、南向政策去幫助這一些地方去做一些當地的基礎發展、建設。
在社企這一塊,是不是並沒有把這樣的概念推廣到內政部底下?像是建管處或者是營建署或者是消防署,他們是不是沒有接到相關可以來申請這方面社會創新?
除了這幾個會議外,到內政部去開會,我就會非常孤單。我也發現當我很認同BIM建築物生產履歷這一件事,並且推動公共工程發展,避免以後有一些劣質品的工程,像豆腐工程這一件事出現的時候,我私下有參加許多的聚會,大家都知道BIM很好,但是都不願意投入,尤其是中小企業,說成本不划算,而救災單位也不願意,大家都是將本求利。
各位長官大家好,我是青諮會的林筱玫,由於我比較長關切的社企是一部分,經濟部是常常參加的會議,因為我是青創族裡面的成員。
謝謝。
以上簡單列出這幾個目前知道的狀況,也很希望知道目前在科技部一些運行的預算案是否有通過;如果有通過的話,其實橫向整合的部分,希望可以加入會議,以瞭解更深的狀況,謝謝。
接著是介面整合不一,各局處和消防單位都有自己的資料庫,欄位和記載的資訊都不一樣,交換資訊的方式造成橫向跨部門溝通緩慢,希望可以藉由像科技部這邊的資訊系統建置專才,讓這邊的資訊整合之後,將介面公開讓大家使用,並且讓比較多的廠商可以一起加入討論,才可以作有效的資料上傳介面,才能蒐集這一些建築物環境及建築建材資訊資料庫,後面的營運相關的狀況才可以立即去發布緊急訊息,來達到救災的效益。
如果這些資訊都可以直接即時或批次地一天傳送幾次給當地的消防局跟消防署作資料備份,對於災害發生事故,未來要搶救時的前期指揮官要策略性滅火的判斷與指揮會比較有效率的知道如何調動人員進入標準化救災作業程序及災情判斷,也利後災後責任釐清在哪?讓火場調查進度加快。
我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在真實市場中,消防產業現在能夠盤點到是在建築物裡面火警授信總機的資料。因為有室內所有的感測器及所有的資訊,如:煙、溫、熱、偵測的點位位置等,這些資訊收到授信總機之後,大多數的系統建置就當作沒事,也就是說:沒有讓維運管理的人員能看現在機器的狀況及設備的狀況,因此一個感測器是否會動,都沒有人知道,只有在一年一次到二次的檢修申報的時候才知道。
第二是有關於BIM的部分,這個有跟大家說明過了。
第11頁我的具體建議是,訓練要導入先進的資訊與運算,這個部分是現在AR、VR時代,可以作一些模擬消防訓練,而消防訓練也滿有趣的,他們(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說目前有建置幾個情境模擬做3D電腦模擬訓練,但是他們舉的一些場域可以再改善,例如:隧道火災和地下化的軌道火災。
這個部分比較復雜一點,所以我就簡單提出討論。
我有問他們為何不繼續做,他們說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以單一的部會,他們沒有辦法去處理。後來,我最近有收到消防署那邊搶救組的,他們說最近有一些高科技計畫案正由科技部在審核的預算案,不知道進行到哪裡,因為沒有預算,所以沒有辦法做。
接著,在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有一些回覆,大家可能會看到報告裡面有一些圖表,而這一些圖表像是在第24頁,出現的就是一些跟現在消防管線相關的品項,而這一些品項大家會看到就是說有運用一些資訊科技,讓大家去盤點這一些小東西,但是這一些小東西還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小東西,並沒有真正涉入到BIM的,然後變成一個檔案,也就是收到了他們的歸檔的資料庫中,因此沒有拿來再作維運使用,失去這個建築物的生命週期最重要的部分。
原民會有提出救災水源不足的部分,因此有提出他們的需求,水利署在經濟部底下,而且水利方面一直做得滿好的,因此這邊的問題比較少一點。
到後面也有一些物聯網的時代,也就是有一些設備有M2M (Machine-to-Machine),看看是否能夠連結到雲端作資訊傳達,因此橫跨了內政部、工程會、科技部、國發會。
後面的附錄3比較長的,也就是自第31頁至第34頁,因為大型國土防災整合資訊計畫分災前減災及整備、災後應變及復原,而建築物在前期設置這些設備時的一些物件問題及後面營運維護管理(FM)的相關工程要導入BIM的技術。
院長好、各位與會長官好,我是「大型國土防災-消防資訊化橫向整合系統」的提案人,上次提出之後就有相關的單位來打電話說要我們提什麼樣的資料,像建築中心也有打電話來說要提供什麼,我有把提案的內容跟他們作大概的描述,這邊的提案內容比較長,大家可以看到第9頁至第12頁簡單提案內容、建議及各部會的回應。
可以的話,就直接在當地採購,一些吃的就可以在當地享用,這個世大運為期比較長,8月19日至30日(約2週),在這樣的期間之內也許可以好好利用,以現在規劃到8月,是不是可以來衝刺這方面的布局,也為去紐西蘭行SEWF的一些國內政策提出一些有效的使用及解決方案也可以借此與各國分享經驗,謝謝。
政委好,各位長官好,我是瑞德感知的筱玫,是青諮委員其中之一。在辦社企期間,3、5、7、9、11月,在9月前其實在台北有世大運,這個活動剛好已經宣傳滿久,也會有各國的選手跟觀光客來臺灣,裡面的場館有三十八處、訓練處四十一處,是不是可以選一些人流比較高的附近周遭,來促進社企的產品可以上架跟擺攤,這個方法是效仿英國倫敦奧運在大型世界運動會擺這一些商品,也執行政府為社會貢獻新的亮點與政策,讓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潮若該國沒有落實到這麼多社企,也可以參考採用我國這些社企的解決方式跟策略帶回去他們的國家。
直接用PDF軟體,在文件匯出(Export)時,選 壓縮相關( ex. Reduce File Size)選項立即壓縮。目前壓縮一次,檔案大小從102.8MB 剩 42.1MB。 因為這是非高清的影像檔,壓縮後失真問題不大!提出建議,謝謝!
我是直接用電腦。
(拿著筆電開啟該網頁說)其實還滿快的,我慢了一分鐘才開始載,檔案是可以下載並解開的,PDF檔案大小約102.8M。
大家好,我是林筱玫,現在有創立一家公司,是在做防火逃生避難疏散的智慧建材方案消防安全的設備,因為這一個跟消防法、營建與智慧國土規劃管理比較相關,但是有其他的會議跟公民參與相關,所以也過來見習一下。也因為之前有在行政院性平處做一些專案,也有去APEC做過兩次報告,因此覺得性別的議題有一點涉獵,想聽大家的見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