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看到這兩天您有提出數位發展方案,但是對於一般民眾來講關注的有兩個點,第一個是基礎網路的建設,可能我們對於國外的網速是不是有增加的必要?尤其我們是一個島嶼的狀況之下,任何一個網路通訊的出問題率,像海底電纜的問題,這個是國安的問題,很明確是臺灣數位島的問題,所以基礎建設有沒有再加強的部分?
我比較關注的題目是第二個:您上任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針對數位方面的發展,我們也知道中華民國的傳奇的成長率,是在我們的IT產業及後續相關軟體資料發展、硬體和軟體,臺灣需要的5+2的產業,我們也關注下一個台積電是什麼?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google的時候,跑了一圈跟你說從全世界3,865億的資料找到1,800筆,可能不適用,雖然我對這一個題目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想要知道的是:目前鞭刑就您所負責的業務,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方式,也就是目前進度跟發展?因為方法論並不是直接讓觀眾瞭解,這個是讓我們瞭解到您處理事情滿不錯的方式,這個是第一題,是不是可以換一個方式讓大家知道最新的進度跟發展,有助於對觀眾、社會來瞭解您對這一個議題的發展性?
第一,我認為身為研考負責人的話,您在沒有立場的情況下,才會讓所有的正反意見有一個公平討論,這個予以討論,也看得出來您對Open開放的部分,如果在您本身的回應上,這個是值得肯定。 但是有一個觀念上的溝通,如果今天在警察單位去,可能有一個刑案發生的時候,如果我們今天問說目前的進度,告訴我們說我們已經從第一天開始蒐集了資料,目前針對資料來做相關的採證之後,我們再作證據的採集或什麼,我看到您對事情處理方式的方法論已經告知了,已經把code展開了,但是對於第一時間受害者並不是他所需要的,就像您講到這個是轉譯、溝通的問題,所以也是會讓您知道,像剛才所需要的是一個事情的進度。
我主要有兩個題目:
最近資安法的問題一直引起社會方面的關注,您是這一方面的專家,外界討論的是,是否有侵犯人權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有擴權的問題,有鑒於沙威瑪的啟發,您認為是不是有侵犯人權方面的問題?我想請教的是,您認為社會上應該怎麼樣去看待這一個問題?
有鑒於剛剛沙威瑪的啟發,我想問一些比較不同的問題:
大家會覺得很興高采烈討論一個議題,但是實際執行的結果是沒有具體下文,有一些東西,例如酒駕的事情,像司改會議沒有具體的結論,為何鄉民討論的結果會有具體的結論,而且是可以討論出一個方案,也就是可以具體執行的?
政委不會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情,可能是在做白工嗎?我們從過去到現在,雖然開放政府的部分,有一些相關的具體進展,但是鄉民提出一些提案討論相關提案之後,後續交給相關部會去執行時,因為國產車碰撞事件有牽扯到產業、安全的部分,有涉及到部會整個立法的期程跟當初在召開相關會議,也就是鄉民在討論這一個議題,到底會不會有一些明顯的落差?
關於12月1日要召開酒駕鞭刑的部分,因為法務部次長已經明確說,鞭刑這個事情會有違反臺灣簽署兩公約的精神之虞。對於這一種明顯有可能違反臺灣參與國際公約的主張,我們竟然在12月1日還準備召開相關的會議。
因為我相信很多人支持,並不代表我們的意見一定是正確或者是重要的,所以未來這一個平台有沒有可能更公平或者是選擇的機制來確保並不會只輪為民粹的表達?
第三,「提點子」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讓大家公開表達的意見,但是是有人數的限制,是不是能夠成案是以人數為限制,我們如何確保不是大多數的人贊成就是對的,如何不讓這一個平台變成民粹的平台?我們會不會設計其他的機制來確保?
第二,12月1日就要公開討論,如何確保像這樣討論的機制,像我們會開一些公聽會或者是很多意見的表達,但是最後這個只會輪於正反意見的表達,我們如何讓討論的機制如何變成對政府實質有意義的意見或者是政策擬訂的方向。
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政委,大家旁敲側擊這麼久,相信大家很好奇政委對於鞭刑的態度是什麼,我就直接問出來了,您可以說這一個平台是公正,不可以有任何的引言。但我們想要請教的,是政委對於這一個部分有什麼意見?
我想請教有關於電競運動產業的發展,我知道您是負責這一方面的規劃,您可以談一下,Gaming對產業有多重要?您可以大概講一下,您計畫怎麼做?未來資金發展如何?
我舉一個具體一點的酒駕的例子,有人說要鞭刑,我們可以解讀認真討論之後,臺灣可以實施鞭刑的話,未來酒駕鞭刑在臺灣就會出現嗎?
政委有提到對所有的案子態度都是一樣的,要認真討論,但是回覆大家的問題跟最後是否形成政策是兩件事:
請教一下政委,您剛剛有提到院長有核定開放政府聯絡人,這一個職位會是在各單位中常設的職位,這個可能會怎麼樣運作?每一個單位有多少人?如何跟跨部會聯繫?
還有,五千人連署就可以成案,網友很多是很可能等於是同溫層,馬上就連署成案,你們有沒有考慮把五千人提案的門檻提高,讓網友的提案並不是即興式的提案,而是真正屬於嚴肅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網路的連署來作真正的研究?
網友提案,而這一個東西會有一些爭議,可是如果我們政府就一個有爭議的案子,甚至是一個違反潮流的案子來進行研究,這樣會不會讓您覺得有一點怪?
自由時報,您剛剛提到網路連署,因為這個屬於推動開放政府的一環,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這一個平台,只要五千人連署就可以成案,交給政府來研究,但是現在的網友有滿多是屬於隨性提案的,像臺灣的酒駕問題雖然嚴重,但是網友提議要用鞭刑,但是鞭刑在目前世界各國的潮流中,其實是一個比較不文明的懲罰方式。
想請教唐鳳政委對於酒駕鞭刑的態度是支持嗎?另外跨時區的部分,您有什麼想法,這個牽涉到滿多部會要協調,有可能嗎?
各位好,我是TVBS的記者,我想請教一下,因為在公共平台上有一個五千(人數)就可以進到政府,像跨時區跟酒駕鞭刑的部分都有,我知道12月1日、24日都要進行相關的討論。
剛剛談到很多教育、政府政策方面的一些問題,我想問一下經濟方面的問題。我知道你自己本來是自由軟體的設計師,你個人認為科技應該像經濟產品或者是社會共享的產品?
我的問題是:中華民國政府丟了幾百億要做人工智慧,以你的位置來講,你應該知道瞭解在AI未來可能會在臺灣產業裡面會做到哪一些工作,尤其你跟大家講一下,中華民國政府做AI是要做哪一方面,因為人工智慧是很大的事,所以能不能以你的瞭解,你所知道的是,中華民國政府要做哪一些AI的東西?
中華民國政府不久之前,忘記正確的數字,也就是出了幾百億要推展人工智慧的產業,但是人工智慧在矽谷來講是下面有很多東西,像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很多東西。
你剛剛講教育,你覺得回到臺灣會從幾年級開始推行這方面的教育coding?或者是高中或者是小學開始?
因為你本來就是自學專家,你在科技、coding方面,然後又看了FB這一些創新的公司,在這麼多可以學習的這麼多項裡面,你有沒有建議下一代年輕人,也就是從什麼學習技巧的哪裡切入會比較好?
我剛剛聽到您講到未來關於政府的願景及透明度,您覺得這方面臺灣目前完成大概有哪一些?大概多少及未來還有哪一些缺乏?在推動上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您在內閣當中,您覺得這一個方面的感受如何?
您是中華民國第一個數位政委,也是第一個專業電腦資訊背景專家入閣。請教一下,您在入閣之後,您剛剛講非常多的觀念很先進,而且腦筋思路非常快。您在內閣當中,部會首長也好,高層的一些其他領導階層也好,他們有對您的一些觀念或者是提出來的訴求,他們理解出來的程度有多少?能夠落實到基層的公務機關程度有多少?因為我們知道部會首長要管的事情很多,而且很多是政治、政務出身的,對於事務的東西不見得這麼瞭解,而公務機關來講,他們長年有文化限制。
另外一個問題是,像在教育界葉丙成教授,他現在除了做公益之外,也成立一家公司,您認為他做的這一個平台會是臺灣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可以打出國際的產業?
在整個政府體系當中,我相信您大概是跟年輕人最接近的一位,您可以說一下現在臺灣年輕人的創新,就您的感覺是怎麼樣?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這一趟來矽谷參訪的FB的最大感想是什麼?你覺得臺灣的優勢跟機會在哪裡?會不會對於既有「亞洲・矽谷」的計畫有一些改變或進展?
第二,你投入一個叫做g0v,現在進行怎麼樣?這一次美國的參訪有沒有帶回g0v?因為我看到g0v有滿有趣的專案,我覺得年輕人都會很喜歡用這樣方式跟政府對話。
第一,你一直推動開放政府的概念,你心中有沒有覺得臺灣政府是更可以開放的網路資源,但現在沒有開放,也就是關於大數據的概念,有沒有是你希望推動並開放給民眾共享的?
這裡有兩個問題:
那這樣我們就從您的專業,這一些大公司一定有更優秀的科技人才來防這一些駭客,為何防不慎防?
我知道您是專家,美國沒有人才能夠防這一些駭客嗎?在臺灣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是因為覺得臺灣不夠大嗎?所以我分兩個問題,也就是駭客為什麼沒有辦法阻擋?在臺灣我不太常聽到被駭的原因是什麼?
我在想的是,您剛剛因為有提到資安的問題,我不知道駭客入侵臺灣一些大公司的情況,至少我印象好像沒有聽過,為什麼在美國這麼嚴重,尤其是這一些很大的公司經常被駭?
昨天美國有一個大新聞,Equifax被駭,就連social security number都被駭,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等於你今後要擔心你的東西。
我想請問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在政策上,就未來世界競爭力上,你們對於科技發展的人才培育這一塊,有沒有什麼樣的大方向或者是發展或者是個人的看法?
尤其在矽谷很講究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及coding,我們觀察到這邊的教育已經著重在未來科技的發展,尤其是coding方面;反觀國內在缺乏人才的狀況之下,還要小孩子去學各種不同的客家語、閩南語。
我的問題跟中央社的問題一樣,我們很擔心臺灣國內人才的問題,美國這邊的人才,我想走了一圈,你也大概看到美國鼓勵小孩子去學coding,反觀臺灣的小孩,學客家語、臺語,學的是另外一種語言,而這邊學的是coding,不管是學什麼東西,也就是增加競爭力。
第二,現行政府有沒有足夠的,等於是程度上的質跟量都足夠的IT工作人員,因為傳統的公務員招考可能在這一方面沒有辦法應付,外包出去的話,會不會有一些資訊安全的疑慮?
可不可以接著問一下相關的問題,剛才提到的一些政府無紙化作業,有沒有牴觸現行法規的問題?因為法規需要印鑑或什麼的。
您認為台灣的方向,看起來差不多,台灣有什麼優勢?我的第二個問題是,現在引導創新這一塊有兩派看法,一個是政府引導特定產業發展,另外一個是主導好創新的土壤,讓它特定成長就可以了,當年的主客算是培植特定的產業起來的,您認為哪一個思維是台灣比較需要及適合的?
亞洲矽谷的問題,法規開放及引進國際人才等等,其實其他的亞洲國家都有做,方向是一致的。
政委是否會覺得 衛福部對才女作家林奕含事件 處理不當?
延續「公共政策網路平台」剛剛的回答,雖然將所有部會預告的法案上網,但感覺民眾還是很少使用(雖然剛剛顯示有許多人回應),例如剛剛的魚槍開放,我看到的討論還是在臉書上居多,或是之前關於農藥預告也曾發生立委找不到資料的爭議。要如何增加這個平台的近用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