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如果有遇到整理心智圖上面的內容有問題,我們也會跟部會用email或者是電話來確認資訊,再麻煩大家。
標出來我們再幫忙修,或者是我們直接修也可以,再跟我們說一下,所以議題手冊是這樣子,因此跟鋼壓的時間是議題手冊與部會簡報。心智圖看起來有一些混亂,我們也會在這一、兩個禮拜持續修正,我們也會提供給部會,部會也比較好整理議題手冊跟簡報。
針對師生比的勞動條件部分說明。
可以直接改,如果部會希望自己下載然後自己改也沒有問題,就把改的部分用紅字標起來,我們再改都可以。
議題手冊我們有google的連結。
不用再更動。
簡報是部會直接做,然後照著議題守則跟心智圖當作資料來源來當統整,如果裡面沒有講到,但是想要補充的話,可以再補,然後再生一段文字給議題手冊。
部會的簡報與議題手冊要更新的部分,部會要幫忙的是部會的文字,就剛剛討論的狀況有先筆記,需要部會麻煩提供的文字是衛福部、教育部。
確認議題手冊的文字跟部會簡報文字的時間,最晚要把25日或26日的資料寄給大家,我們壓一個內部確認簡報及議題手冊的時間,給大家兩個禮拜的時間,時間夠嗎?
我們預設直播是沒有的。所以資料包含了議題手冊、部會簡報,都希望是在開會至少前三天給大家,因此要再壓更之前,也就是各個部會確認一下簡報有沒有問題。
如果是同一個連結,怎麼知道是哪一個案的?
接著是有開會說教育部、衛福部會邀請的部分,因此可以直接問意願。幼教相關科系也可以直接邀請。雨蒼針對利害關係人有沒有什麼問題?
行政方面會由致翔處理。
有沒有希望建議加邀法務部現場的建議?是不是也建議法務部派一位出席?
我們看一下名單,如果有漏或者是想要補充的可以再提出,這個是監視器案當初盤點的。剛剛有確定監視器案不想來,然後師生比案的意願不高,所以確定不會來嗎?
關於利害關係人的部分,我們在上次會前會有先討論過,今天可以稍微確認哪一些是一定要邀的,讓部會盡早邀請。
我們接下來要處理的是?
所以雨蒼是說要再補一個監視器調閱辦法?
是。
還是沒有。
瞭解。
所以核心的做法是提升教師的專業職能。
所以可以證明。線上監視器既然不能回溯,也會造成教師的壓力。
監視器以提案人的文字,為何會覺得是線上的原因,他覺得有一些事發生是某些閃失造成智力受損,比較好的原因是不會干擾做法,但是壞處是不可逆的狀況,是沒有辦法立即處理,變成只能事後究責。
所以記錄式的要改成「錄影」二字。
所以要調整這兩個名詞?
像教育部剛剛就有提到,認為記錄式監視器是可以接受的做法,衛福部有沒有相同的?
有關於監視器的部分,教育部剛剛已經有說明立場,衛福部關於監視器的部分?
所以總稱是「教保服務、托育人員」,就是統稱0到6歲的部分。
那就是用錄式跟直播式的。
這個管理會是以記錄式的監視器為前提?而不會考慮到直播的問題?
監視器的管理規範什麼?因為裝的規範有可能是可不可以直播?如何調閱?應該是規範這個,對不對?
所以感覺是指,裝了之後資料要怎麼保存,但是安裝與否跟這個是沒有關係的。
因此衛福部、勞動部針對監視器目前討論的狀況,有沒有部會未來希望怎麼做?比如可以有紀錄式的,然後要有一定的條件調閱?又或者是有沒有其他的想法?部會的立場是不是可以請衛福部或者是教育部可以幫忙說明一下?
問題跟解法其實都比較完備,這部分也有比較完整的討論,我們針對這個部分也會寫在部會的立場,一個是針對師生比、一個是針對監視器的部分,勞動部當然是只有針對師生比那部分的文字就可以了。
目前剩下監視器的部分要確認,目前訪談所蒐集到的資訊,希望解決的問題是家長不放心的問題,因此解法是設立監視器,但是設立監視器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個是紀錄式的,但是有發生事情可以調閱,調閱有調閱的方式,像台北的做法是教育局的人員要陪同;另外一種是可以公開直播,家長也可以立即看到。第二種做法,是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會反感的部分,會加深剛剛討論一連串的問題,也就是教師的勞動條件會受影響,目前的整理會比較完備。
議題手冊會有第三個部分。
議題手冊會補充相關的規定讓大家知道,所以剛剛提的條文我都先註記在這邊,我們會截取正式規範的文字再放到補充資料。
如果沒有達到,有相關的罰則嗎?
2歲以前有關於師生比有沒有相關的規範?
所以師生比的訂定也是在幼照法裡面。
謝謝。
就是議題手冊我們通常會放一些附件,可以讓與會者可以瞭解這一個議題的全面。
106年勞檢的報告什麼時候出來?
這樣看起來應該是沒有違反勞基法的狀況,因為唯一有關的是工時的部分,勞檢報告又是這樣呈現的話。
目前都是勞動密度的狀況。
現在要確定工時是不是在這一個議題裡面要釐清的真正問題。
勞動部105年的那一份勞檢沒有過勞,是什麼意思?
當時提到工時的問題,當時的緣由是什麼?
剛剛有討論到工時跟密度的問題,剛剛一直在討論密度,還沒有討論工時,所以要確認工時是不是真的問題,因為工時是勞動部有關的部分,因此我們針對工時確認一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