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微軟呢?微軟什麼時候會落地?
請問一下,你們有跟這三大公有雲洽談落地的事嗎?好比像 Google 是第二座跟第三座有購地,目前還沒有真的建好資料中心,微軟也在桃園有購地,但是並沒有⋯⋯
這個概念是把每一塊拼圖放在他國,我們有研議要放在哪一些國家嗎?因為臺灣的友邦跟其他國比較少。
剛剛有提到加密分持,是明年會推的政策?
只有 Amazon 有這個問題?
這個對一般民眾來說,如果沒有要求他們落地的話,他們可能上傳到 Google 雲端的照片,這個在戰時就會消失嗎?
這個跟剛剛講的公有雲落地是有關係的嗎?
這個是跨境備援?
所以如果他們有在臺灣建資料中心落地的話,他們資料傳輸比較不會受海纜的限制?
關於數位部做的數位韌性,就是除了衛星案之外,像例如雲端、Google、微軟、AWS,他們算是倚賴我們的海纜,如果要有資料傳輸的話,如果遇到戰時,海纜被打掉的話,這些資料怎麼辦?
數位部成立快一年,你覺得表現你給自己打幾分?
這樣算是可以省錢嗎?
也算是扶植國內廠商的一種方式嗎?就不要與民爭利?
關於外包部?
對於一些民眾說你只會點麵線,數位部是外包部,你的看法是如何?
那個頁面是一樣的嗎?
就是有一套系統可以用好幾次?
所以就你剛剛所提到的,花最多心思推動政策,就是包含普發 6,000 元的系統跟 PoC 案?
因為之前你在當行政院政委的時候,其實你非常廣受人民愛戴,聲望非常聲勢浩大。當部長以後,其實網路上有滿多對你的指教,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從政委到部長有這樣的落差?
像數位建設,一般民眾比較看不到,所以民眾會比較無感,就會變成數位部做滿多事,但是一般人會看不太懂。對於這個部分,您會不會覺得很無力、要怎麼跟民眾溝通之類的?
現在有感受到攻擊量上升的情況?
沒有,很順利。
想要請問,您花最多心力推動的政策是什麼?對民眾有什麼實質正面影響?
是覺得還滿意?
部長可以給我們周年打個分數?
我們成立,不代表就有相關的系統來給我們驗證?
不會照翻?
理解。最後想問一下 AI 的部分,因為昨天有看到,資安院和工研院有簽備忘錄,想問一下目前在基本法當中,我們的角色?
像業者有提到希望 2024 年可以改成管理成本行政使用費的計費,這個我們有討論過,是有可行的嗎?
討論的狀況可以透露一下嗎?
是 40 案以外?
低延遲?
他們覺得可能要花費很多的經費?
對,好像都是從明年開始。部長不好意思,還想問一下 5G 專網的部分,目前申請到現在的狀況,五大業者對於打折的這件事,他們覺得蠻傷心?
大概什麼時間比較具體?
好像金融機構是不是比較可能被納入?
我們跨境目前的進度怎麼樣?
其中兩個?
所以我們提的公共建設有兩種,一個是加密的?一個是?
都包含在這裡?
這個也是放在裡面?
這套公共建設,還是會運用在發放東西上?
所以可以說第二年的數位部目標還是放在資安上?
是只有政府,還是民間也有?
可是不排除所有的公共機關。這個是最終的目標嗎?
所以可以說明年開始試點?
那個是幾年期的計畫?還是不用分?
這個要重新招商還是不用?
這個經費是多少?在這件事上?
這個算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