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在美國舊金山參與國際 AI 安全會議,分享台灣如何應對合成式 AI 造成的危害。
「安全」是全球 AI 社群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過去一年,全球各國政府、業界、學界就針對 AI 安全議題,在英國、韓國舉辦峰會,也促使谷歌、Meta 和 OpenAI、微軟…等 AI 領域的領先業者自願承諾訂定風險門檻,在嚴重且不可容忍的極端情況下,如果該公司無法減輕風險,他們將停止開發或部署其模型和系統。
面對 AI 安全問題,這些科技巨頭並非初次做出自律承諾,但這回可能是它們最積極投入資源,甚至願意與競爭對手合作的一次。
因為輝達晶片訓練的開源模型 Nemotron,表現已經超越 OpenAI 的 GPT-4。最新調查指出,超過四成的《Fortune》五百強執行長會優先選擇開源模型。
相比巨頭們的封閉模型,開源模型不只處理速度更快、能做更多先進應用;如有微調需求,開源模型的更新成本也更低。
獲得輝達投資的 Sakana AI 就主張,組合的開源小模型,會比訓練大模型,更能解決企業的問題。如果這份假說成真,大廠的發展空間很可能會受限。
這樣的威脅,讓科技巨頭們更在意開源社群的意見。也因此開啟了巨頭們和開源社群,在 AI 安全議題上的合作機會。
畢竟,科技巨頭們花了很大力氣才推出新模型,不希望犯罪者很容易就能繞過模型,產出非法內容,因此跟社群合作,協力維護開源信任與安全工具、快速更新防堵方式。
開放社群也希望集結群體力量,一發現非法內容流傳時,就能快速更新資料庫,而非壟斷在幾家大廠的封閉系統裡。
除了防堵犯罪,兩大社群也開始針對語言、文化對齊有所合作。
相信大家都有用過 ChatGPT,會發現它回應的用詞或句式,往往並不是台灣用法,使用者卻缺乏簡單、有系統的方法告訴 ChatGPT,這句話怎麼講才對?如果能用一套方法蒐集回應,甚至大家可以在這些回應上面批注,讓 ChatGPT 自動對齊我們的文化脈絡。這是開源社群如 C4AI、EleutherAI 注重的價值,也有足以讓封閉系統借鏡之處。
目前開源跟封閉的大型語言模型,誰會更受青睞,還在未定之天。但,不論如何,這都是大廠開始重視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需求的契機,讓未來我們使用生成式 AI 時,各地的小眾文化、在地社群,都能獲得平權對待。
-
(採訪及整理:游羽棠。授權:CC 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