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其實不能說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最近開始比較融入希望瞭解臺灣的一些……我先講一下我們在做什麼,上次見面的時候,大部分認識我們的人會說我們是海量製圖,但是我覺得很尷尬的地方是要海量到什麼程度,海量1萬張挑得出1張喜歡的嗎?我們的初衷是,以前是設計師的背景到為何會做這個產品,我覺得美感的這個東西,除了主觀的喜好以外,應該是要可以被量化的,什麼東西叫做「好的設計」,不是我喜歡黑色,它就是好的設計,所以以前會把海量生成跟創意分析,好像海量生成先說,然後才說創意分析。
-
先發散再收斂,現在是先有固定的價值再發散。
-
對,因此我們跟客戶合作的時候,我們都說要先評估現在做了什麼,做了怎麼樣,從過去產出的內容,不管是文案或是製圖,對應成效、受眾策略,去找出什麼東西是work、什麼東西不work,還有中間的相關性,例如logo擺在哪裡,對你的點擊、轉換會比較好,然後從這邊找出如何優化,我們做產品導向的製圖、受眾導向的製圖及階段導向等等。
-
從這邊也衍生出幫企業brand insight,不管你自己的地方出去,我們就分析地方,如果你沒有的話,我們就是從第三方開始找起。
-
就是「品牌溝通洞察諮詢服務」。
-
對。expert的地方是找到洞察之後,開始可以怎麼做,就搭配我們的海量生成。
-
對,但那是最後一關了。
-
最近這樣子執行之後,我們非常想要tap into,臺灣其實越來越開始發展、鼓勵大家開始做品牌行銷。
-
絕對是。
-
但是我覺得已經有個固定的SOP了吧!我覺得這個是還不瞭解,或者我們瞭解,但是不願意承認,我們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我們認為從我們的角度可以做的事情,我就想要跟你聊聊怎麼去tap into一些傳產轉型、數位轉型,怎麼樣接觸到這些可能需要這個服務的企業,但是他們很習慣已經透過財團法人或者是各式各樣的……
-
你的客戶不是連《天下雜誌》都有嗎?
-
-
我的意思是他們的連結也好,他們會變成你的客戶,是不是已經表示說你的方法論有一定程度的正當性?
-
「天下」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當初變成我們客戶的時候,我們只做海量生成,他對海量生成很有興趣,他們有一個系統。
-
對,「天下」是數位轉型滿成功的例子,所以我本來是想說如果有接上那套,所以事實上沒有,比較是類似工具提供商的角色。
-
對,現在在嘗試的是去跟紡拓會接洽。
-
我理解,就要往時尚轉了。
-
像外貿協會每年都在找新的工具。
-
對啊!三圍建模、XR,這個是貿協的強項。
-
對,但每年都有focus的地方,但是我們是沒有合作過,我們這次其實被找進去當評審,就是去評招標,想說找我去評審,我覺得不應該找我來評審吧!我應該是去招標吧!應該做這個東西。
-
馬上變乙方。
-
但是因為我不熟悉這個生態系,所以想要從你這邊去瞭解怎麼樣更融入臺灣,不管是官商合作的方式,或者是民營企業的合作,從什麼樣的方向來做?
-
我會提「天下」是因為類似統包的角色,會接到這種活動案,之後接下來還會有很多,不是你剛剛講到的工具端進入天下的產業鏈,而是你是他比較前面的,也就是「看見你」、「記得你」的那兩個,這樣子的話,就滿好的,我今天才去參加「天下」那邊幫忙策展的活動,叫做「青年好政」,他們就把「青年」二字結合成很漂亮的logo,還做成手提袋之類的,確實有看見、也有記得,真的還不錯。
-
其實你看公開招標系統,大概就可以分析比較大的這些乙方,會再轉包的乙方是哪些人,他們的運作模式大概是會在一些沒有風險的創新案子裡,試試看新的方法論,如果那個成功了變成標竿,如果變成標竿的話,在接下來風險比較高的、比較大的才會開始願意使用,可能是拿一、兩個標竿案例出來當作例子,來說服你剛剛講的法人或者是其他的包商。
-
所以像你剛剛講的標竿案例,我們如何去自建?
-
這個是很好的案例。理論上是有一些專門做這方面媒合的機構,像設研院、文策院。
-
我們最近做過的事情,像TAPAGI的補助案,也就是協助很多想要做品牌的人。
-
就是提供這個服務。
-
然後拿他們的資金來辦。
-
我知道,但是還要講得出一個案例,就是2C端看到跟記得,你們的模式跟沛星不一樣,沛星從頭到尾不知道有這個字也沒有關係,是大家一起團購Pizza的時候,趕快下單就可以了,這個是冠軍,但是要打入你剛剛講的這種供應鏈的話,你的這個品牌本身還是要讓人記得,你要把自己的方法論想一下,如果你走沛星的話,其實是口耳相傳,只要把那幾家的業績做出來,寫一些經驗分析,就會找你,因為有競爭壓力,但是你這邊的方法論並不是找你之後,別的都不用做,而是找你之後,會幫他網狀再找一些人,你是組織者,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包的角色,所以這個是你本身還是會需要有一個被記得的標竿案例。
-
對,因為我覺得過去服務,從我們的客戶案例,像「天下」有點可惜,如果可以從新的方式開始走的話。
-
如果是用你的方式或者是啟到什麼關鍵的角色,這句話就已經成功了。
-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現在數位轉型案例的品牌名氣沒有高到這樣子,所以要挑一、兩間這種口耳相傳的。
-
我的具體建議是在你往當評審那些比較大的知名的,因此比較不能失敗的案例做之前,可能先做一些你把CSR當BD做,跟大家都有聽過的公益團體,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們的行銷資源都大幅減少,如果有接近供應鏈的,像鮮乳坊有接近路易莎就還好,如果沒有接近供應鏈的,又不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的這些品牌,可能他的品牌很知名,但是就沒有捐款的收入,直接砍半,他的產品或者是服務,雖然臺灣理論上不太受有疫情的影響,但是大家的核心焦點不會特別去放在慈善工作上,這個是現在的情況,確實是如此。
-
他們都有特殊的觀點嗎?
-
像NPOst,雖然他們很有知名度,平常募款不一定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今年活下來了,很多是在探討這樣的問題,很多是公益團體的能見度,社會部門不弱於經濟部門,事實上是高於經濟部門,所以是把CSR跟BD做一次,也許別的就可以開始認識,這個是具體建議。
-
做這種事比較有意義,因為大的牌子可以找一些agent進來。
-
有一些很知名的設計師,像聶永真,就是公益的記憶點高過產品的記憶點。
-
像我在這邊走的時候,其實很多企業也可以來這邊找?
-
這樣有非常多的創業資源跟媒合。
-
甚至品牌顧問。
-
像NPOst的那組人就在這裡,這個是他們營運的。
-
我們要怎麼樣變成提供服務的人?
-
就是那邊有個「i」的地方,讓他知道有你。
-
就這樣嗎?比如我們要當branding Taiwan……
-
就有個網址,你可以show up,他們禮拜三都有進駐團隊的午餐會之類的,這邊有非常多的活動,那邊有活動的看板,所以這個營運團隊,基本上是隨時都在,然後如果是比較需要投資的,這邊有加速器,如果是一開始要初階的,像新創界跟業師,新創基地都在這邊,你要提供服務哪個階段的企業,這邊的那個階段需要的業師都在這裡,所以就去找那個階段的窗口,這個是唐鳳的逐字稿,這樣就好了,其實並沒有這麼困難,或者是有事、沒事來逛逛、一起吃東西。
-
所以這邊週一到週五會有活動?
-
有個特色是開到半夜,就算活動結束之後,大家還是會留下來hang out,通常就是最好談的時候,大概也可以跟營運團隊認識一下。
-
好像沒有多的問題。謝謝。
-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