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去年見過一次面,新年度新任總監對社會企業這個領域沒有很深入的熟悉,原本的『扶企共好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決定不再續存,我向新任總監詢問是否繼續留存此委員會,他認為我們已經支持了兩年的大型活動,不再辦這樣大型的活動,……
-
……對,那是宣示性的東西,扶企共好。
-
新任總監說如果是由我來帶這個委員會,問我有沒有什麼想法。他那時當時立刻就問我,我告訴他:扶輪最重要的是要對社會做一些事,最重要的是價值,這一件事如果有意義、價值,我們應該要繼續做下去。
-
我後來提議,因為就我這一、兩年的觀察,我在這個委員會已經兩年,第三屆是由我當主委,就我的觀察是,其實我們扶輪社裡面有非常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社會企業,而且會弄不清楚,為什麼我們要買社會企業的產品給你,他們弄不清楚,我覺得一個個解釋,其實是不容易的。
-
而且今年有「福氣共好」的福氣包,有一些社友聽到說是要叫我們來跟你們買東西,買東西的意義是什麼,所以我就回頭來想,其實我自己也理解很有限,我自己從2013年參與台北西區網路扶輪社創社,因為參與服務,開始認識關注社會企業,才知道,社會企業原來是想要以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對於哪一些是真正的社會企業,很難分辨清楚,唯一被promote的社會企業才被我看見。
-
因此,我想說能不能從這裡理解它的現況,以及臺灣究竟有多少的社會企業? 像我覺得在解決環境問題、照顧幼童或是婦女、水資源等等,像扶輪社有六大領域,我們這裡是不是有分各種不同的領域?
-
當然有。
-
有一些社會企業正在萌芽,不代表以後不會長成與,但是人的心理、個性、情感及行為,比較會說我先看見你,就先幫忙你,但我覺得有更多,像有根源其實是不錯的,是不是應該有什麼方式可以辦;除此之外,是不是可以讓我知道,也就是從我開始有情感、理解跟別人談的時候會比較容易。
-
第二,扶輪社可以做的事是,因為我們每一任上任的社長……我有自己當過社長的焦慮,像一開始扶輪社每一個禮拜都要有例會,我也要邀請講者來,因為我自己也是網站管理委員會委員,所以會看到人才資料庫,裡面有分很多個,有一些老社已經四十幾年、六十幾年,邀請的speaker就是這一些,我們如何有活水?
-
我在想說如何把這一些,也許我們五個人(在座五個人)是不同的社會企業,我們的議題也是不同,能夠談什麼?扶輪社只要40分鐘或者是45分鐘,因此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像我不是很會講的人,但至少有一些時間,不會覺得有焦慮,至少可以分享,也就是把社會企業(介紹出來)。
-
像是關注受虐婦女的這一件事,我就來談這一件事,我是關注這一個議題、要產出什麼服務,這個扶輪社不用多,最起碼是二、三十個人,就短短的在這個場域、有限的空間內去發想、理解、知道及認識,而這一些人當中每個人有各種不同的資源,每個人很有愛心,覺得能夠關心就是先買(即:以買為行動表示),有的人覺得有不同的讀書會或者是什麼,因此就可以再邀請去其他社團演講,或是有什麼管道,每個人有各自的關心,這樣的可能性就會慢慢讓更多人知道。
-
你要有講者名單,這個名單裡面每一個人不管是你們社友可以當導師,甚至幫忙在投資或是經營上給一些貢獻,就好像不是只是買福氣包的感覺。
-
對。我們去年總監的用意也是這樣子,我們扶輪社有很多上市、上櫃的公司,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做集中的(行動),就是上市公司是哪一些,可以在哪一些場合做,所以我們就回頭來看,也許我們每次的例會就是很好的機會,像我是社會企業,我來跟你們連結,因為扶輪社沒有辦法像上次我們辦大型的,那個很容易就離開了,就這麼多要看,但我沒有時間。
-
上次那個只是大家對社會企業這四個字有想法而已,社會企業每個解決的問題,我們從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來講,任何兩個中間沒有太大的關係,你聚焦在一個,我覺得非常好。
-
-
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我可以怎麼做,或者是可以有什麼可能性?像我剛剛走路來,我想了一件事,我覺得社會企業需要曝光,最需要有一個場域被看見,像媒體或者是什麼都要花錢,我自己有一個公司,我自己的背景是……
-
……(看名片說)促銷活動?
-
我自己的背景是在「讀冊生活網路書店」,我在那邊當了七年的行銷顧問,在去年的時候,我有邀請BLUESEEDS(音譯)讓他的東西進到這個書店的網路平台,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再幫忙一下。
-
但那個東西是會有銷售的壓力,會評估他的產品、他的量,因為我有親自帶他去談,也有親自全程參與,因此我覺得會有一個門檻,我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我有一個新版的APP,我要幫助財政部全民整理蒐集發票來結合,這裡面有一個空間,也就是我希望不要跟這一些所有的社會企業收錢,有什麼產品,就可以提供一、兩樣來這邊,因為我這邊的發票是放發票在這邊,然後用點數換跟抽獎,這樣就好了。
-
像有一家有好多的連鎖分店,把他們的人引導他們的店裡,不要透過我,也許他送兩個肥皂。
-
這個APP叫什麼名字?
-
「Fun發票」=「放發票」因為財政部一直宣導,希望民眾發票都放入載具,也就是希望可以推動載具,但效益不是很好。我覺得財政部要做這一件事要花很久的時間, 所以我要來推動這件事,告訴民眾,你的發票是有價值的,並且鼓勵民眾將發票存放在這個APP裡,可以累積點數,聰明消費,並且也同時協助財政部推對發票載具化。
-
現在所有蒐集發票的APP,他們只有能搜集電子發票,並無法搜集長條形的發票,因此我的APP裡有開發長的發票掃描,我會這樣做是因為我之前跟中國生產力活動中心辦美食展,我發現有很多店家,都是長條,要改成電子發票,還要花很多錢,因此店家是不會這樣做的。
-
剛好有這個(機會),我想說我的平台LBS系統也都有做,前幾天就跟營運長說是不是可以拉出社會企業專區,現在也跟信用卡優惠結合,因為現在有十七家銀行有載具,我的載具開發,現在是排在下一個階段,因為開發要一步步做,不知道是不是能夠讓社會企業的朋友們不要花錢,也就是要上廣告在這裡,讓你放廣告進來,可以連結並看到你的東西。
-
像這個東西是三個,你來的期限可以設定,就是看你的能力、想要怎麼樣,你來的時候就給我們一些時間準備,我能讓社會企業可以有一個場域介紹公司及廣告產品,我覺得需要這樣的平台,讓社會企業有一個地方被看見,像你們這裡,社創中心有一個地方安居,我等於有一個空間「Fun發票」=「放發票」他進來安居。
-
我覺得很棒,這邊有無人商店,有一家公司是叫做「歐付寶」,不抽手續費,讓社企在那邊,每個都有QR code,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像,有越多的曝光越好,他們怎麼接的,我可以跟你說一下。
-
因為FB的粉絲團裡面要很多收費,所以我現在決定回到我自己個人,我會弄一個帳號或者是把我自己的臉書全部換掉,直接把他當成人來相處,所以現在都要設計圖片,就是不跟我的生命分裂,結合在一起。
-
很好,我也是這樣做的。
-
我準備要這樣做。我沒有很理解,我今天提早來就坐在那邊看電視裡播放的廣告,因為我有邀請「點點善」來我這裡演講,「DOMI」其實更早以前就在我這邊演講過(2017年),「歐多桑(音譯)」在下週會來台北西區網路扶輪社演講。
-
我會這樣談是原來有這麼多的(社會企業)「我今天提早來就坐在那邊看電視裡播放的廣告」,我都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社會企業,是不是有什麼可以具體幫忙我。
-
OK,sure。兩件事:
-
第一,像歐付寶怎麼接的,是有一個網站是叫做「新創圓夢網」,這個是中企處的網站,裡面有一個「愛心」叫做「社會創新」,有一個短網址是「se.pdis.tw」,裡面有一個登記的機制,你按進去之後就可以看到目前已經登記的名單,這個基本上就是所有目前會跟政府打交道的,也就是已經登記社會企業的各種名單。
-
你剛剛特別提到的是,每一個題目事實上是不一樣的,食農、公平貿易、環保及醫療照顧,其實是完全不同社會的mission。
-
又或者是你特別想要找你的區域的話,這邊也可以按照區域去進行篩選,進去之後這邊是一般公司登記都會有的資訊之外,特色是會特別講到底想要把社會帶到哪裡,然後經營模式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以及最後造成了什麼社會影響,以及電商及官方的連結。所以如果只是想要邀演講者的話,都可以直接跟他們聯絡,就不需要透過這個平台。
-
如果你現在想要把他們的產品集中上架,也就是等於提供這一個選項,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登記名單變成一個你可以下載的東西,你們已經有一個比較偏好的格式,好比像這邊有哪一個欄位你特別需要,可能會跟營運長或者是工程師討論一下,我們這邊出什麼樣的格式,你們在技術上最能夠接受,這樣子的話,我就會負責輔導或者說服或者幫忙中企處的朋友把這樣的格式做出來,這樣子就可以直接對接。
-
其實2017年有很多,而2016年也有很多,為什麼要分年度?每一家社企就像你說的,它在長大,2016年做的題目跟2017年做的不一樣,可能有一些覺得更值得他做或者是擴充產品線等等,希望一年一次告訴我們長成什麼樣子,這個是系統設計的初衷,所以如果要邀演講者的話,這個是其中一個。
-
另外一個,我們有另外一個網站叫做「明日亞洲」,這四個字是,我們目前會在今年5月5日至6日,實際請他們來的這一些人,而這些人的特色是,他們大概都已經做到一個很穩定的程度,所以算是社企裡面比較有知名度、比較有代表性及比較大的,不只是臺灣,像這樣子比較可以知道臺灣這幾家跟澳洲或者是這幾家是最像的,你的網絡不只是臺灣這邊的社會企業,而是可以透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去認識原來亞洲附近也有類似的社會企業。
-
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去介紹臺灣這邊好的case,讓外面的人可以來投資,當然也讓外面好的概念進來,讓我們這邊可以運用,所以當然如果你有空的話,很歡迎來參加。
-
我們現在是打33折的早鳥票,還有一個禮拜,990元,七天之後就變原價了。
-
如果你想要impress你的社友,這樣比較快,因為既然可以到亞太年會來講,想必是有一定能力了,這個是兩個對你具體的回應。
-
其他我覺得你這個概念很好,我們跟企業的重點是有一個生態系,並不是只能跟他買東西或者是買服務,而生態系的特色是,大家截長補短,也就是這邊需要mentor、行銷,可以介紹人,也不一定真的你自己來做,所以我覺得靠例會是更好的方式,我目前沒有想到更好的方式。
-
因為扶輪社的總監去San Diego回來,然後有一些想法,我們會做「腎臟防治委員會」,因為臺灣腎臟洗腎的人花太多錢。
-
預防勝於治療。
-
他想的會不太一樣。每一個社的大小、預算及年度不一,所以今年就不會想要像第一年、第二年一樣,也就是要拿多少錢在可以得到獎。
-
理解。
-
也就是變成一種強迫。
-
而且也有很多社企做長期照護,這個跟你的生病預防還是有綜效,我覺得臺灣社企已經走到不需要特別再去做這一種大拜拜式的,像這一種年會的社企,也是聚焦在四個不同的主題,可以看到是同時段的,也就是意思你關心銀髮、環保、弱勢及食農、行銷的,就是挑自己感興趣的人,並不是邀所有的人上臺來講2分鐘,而是很細緻去做。
-
這個是今年5月嗎?
-
-
可以在2017年度講這一件事,我剛剛講的是2018年、2019年開始。
-
當然,我們現在的贊助很多人。不過如果有興趣的話,也是可以談贊助。
-
我覺得可以去理解。
-
還有,幫忙的社企市集,這些是不收錢的,至少來這邊認識一下朋友。
-
但是如果能夠來聽演講的話,我覺得就像剛剛講的,並不是帶著他泛泛聽,而是找感興趣的題目聽,我覺得這樣子比較有實質的合作。
-
這樣是更慢慢知道誰到底是社會企業。
-
像上次Ray是在扶青團提,也跟扶輪的青年團提,他們都是不超過30歲的,我覺得就讓他們知道。我就在想說扶青團其實在扶輪社也佔了很多(佔比),明年也有一個扶輪日,因為那個是很大的活動,要擴及讓一般民眾都來參加,並不是只有扶輪社。
-
這個是新的?
-
對。如果社企委員會可以跟他結合,我覺得很實質讓攤位……
-
那個是幾月幾日?
-
日期還不知道。我就是參加地區訓練會,這個主委也是好朋友,我聽到要把扶青團結合,像有攤位或者是什麼,是不是可以一起?
-
我們這次很特別,以前社企流是在台北辦,他是這一次負責大部分視覺跟議程,喜憨兒以前都是在高雄辦,這一次是負責弱勢就業及餐點的部分,擺攤的部分是台北市政府,他們有一個INGO的中心,他們很想讓大家知道這一些做好事的朋友可以駐點在台中了。
-
這一次地震救難犬的協會已經落地在台中了,那隻救難犬好像叫「鐵雄」。
-
不管你是誰來就會有一個發生聯繫的方法,不管你那邊有擺攤或者是互動的方法,只要有籌備小組,就可以找得到。
-
有這樣場域的機會,就可以自由進來,不用太多的形式輕鬆地來,然後可以被別人被看見,這一件事很重要。
-
你一直看文宣,可是沒有跟人……
-
沒有感覺到溫度,或者是?
-
像我認識《安可雜誌》的李自雄(音譯),他也來做銀髮的議題,然後hire很多人,他就是因為自己也要變好。
-
他是關係人,我其實想要做一件事,就是想要做「熟齡bar」,但我想做的bar,裡面的服務可以跟別人聊天,還有讓一些熟齡、很懂音樂的人做,像以前是木吉他要固定禮拜一、三是誰唱,但我不要,要讓每一天都要不同的人來唱,只要來登記就好了,我在想這個事情。
-
不錯啊!可以變成同好的俱樂部。
-
我是要熟齡限定。
-
就open mind。
-
來我這邊的人就要找比較好的東西,雖然別人說飲酒不好,像酵素調整成的也不錯。如果年紀很大,如果晚上是一個人,像是單身、如果能遇到不錯的好朋友,如果人有陪伴的時候,我覺得美好、親密的關係會讓自己的生命更美好,然後可以帶動自己有活力去做什麼事。
-
很棒啊!做長者咖啡店滿多,但做到晚上比較少,可以說是互補的概念。
-
是因為在做跨區的路跑,有一個南港社的前社長,他幫我們贊助了場佈裡硬體的錢,他的手弄斷剛好在做這一件事,他最會弄這個音樂。現在另外一個李自雄,跟他的作家好朋友們,他們一起接觸這一些熟齡的議題,然後已經發行了五、六期了,在想可不可做這一件事。
-
PP就說要找捷運附近的店,說搭捷運比較方便,我說不一定要捷運方便,這樣又可以促進計程車業,熟齡也有一點錢了,因此也鼓勵他們坐計程車,比較安全,我是在想這一件事。晚上可以來,且晚上喜歡跟別人講話的感覺,我在想這個。
-
還有道理。
-
你們覺得這樣弄會成功嗎?
-
地點也是很重要。我想可以離捷運站遠不成問題,但是要有人放心的感覺,不要是那個附近只有你不錯,但旁邊看起來都很危險,這個也沒有辦法。
-
要跟別人多談。
-
是要讓家人能放心的區位。但是我覺得捷運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像你剛剛所講的profile,搭車跟捷運的錢不是一回事。
-
我們以前看了很多日本的機器展的東西,但是我在想一件事,因為我現在又在北醫EMBA唸生活科技,病、死這一塊會很多專業,每個人都會死,但病這一塊,並不是我們能夠盡到很大的忙,需要專業。
-
需要醫學訓練。
-
我們在想是不是可以做前面的預防快樂跟心理健康的這一件事,是不是可以先來做這一件事,因此我才會思考到「熟齡bar」,讓他們比較快樂,現在也有一個卡拉ok的產品,我是在想這一件事。
-
聽起來很棒。
-
因為我覺得病、死不容易。
-
對,進入門檻比較高。
-
前面如何用輕鬆的方式可以幫助到別人,因為其實銀髮有自己的朋友,會想說怎麼會變成這樣,然後用噓寒問暖的方式。
-
我們覺得親密關係很重要,因為你知道有人愛你,你做很多事都有力量,但是不一定於來自夫妻,每個人會在不同的形式裡面,但是我覺得有另外一個活力泉源,不管是同性或者是異性,有人關心我跟愛我,我知道存在是有價值的,但是並不是你去上課或者是心理療癒的課程,或者是塔羅牌……這個剎那會覺得心靈被餵養到,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因此才會想說做「熟齡bar」,說不定有人有提供意見,我們就比較容易(達成),這是我自己想的。
-
很棒。反正逐字稿會有,有人有興趣就會聯絡你了。
-
以上。
-
謝謝。
-
其實社企在臺灣的發展,比較持正向及帶有憂慮的看法,扶輪社這兩個年度基本上都是我在辦這一件事,因此在這中間從一開始對社企的不瞭解至一些觀察,我覺得政府目前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先制定法規。
-
我們沒有。
-
我知道有幾位立委在提案,先立法不是。
-
以我所知,目前並沒有要急著立專法。
-
倒是剛剛林秀榛有提到的,目前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社會企業還是非常懵懂,比較簡單的方式是,現在各個縣市有一個登記的機制,也就是來登記才是社會企業,我也不諱言,坊間有很多掛羊頭賣狗肉。
-
我們這裡有一個登記的機制。
-
監管先於立法,他來登記知道負什麼義務跟責任,也知道一個專屬的單位,也就是每一年希望來做。
-
就是中小企業處。
-
像中企處是讓所有的社會企業都知道想要知道的是什麼、追蹤什麼項目。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不要讓社會企業變成是NGO視為的潛在威脅,其實大家對於社會企業的概念,一開始都是從……
-
……義賣開始的。
-
對,這樣的思維去切入的。
-
但是社會資源有時有限、有時無限,大部分是有限,因此會排擠到部分的NGO。
-
我們特別講「社會企業」不是「收捐款」,就是不要跟NPO搶,NPO最主要的是兩個,一個是捐款、一個是補助,如果現在對社會企業有特殊的補助,或者是一種勸募的單位,這樣完全跟NPO打架,所以現在這兩個都沒有,這個是一件事。
-
另外,我們也鼓勵NPO,以前財團法人可以設子公司,像工研院有設立社會企業到子公司,現在也放鬆讓社團法人或者是宗教型的可以設子公司,去接受投資,因此社會企業對他來講是可以做慈善的捐款及補助,但是透過社會企業的子公司,又再能做投資或者是其他別的資本市場操作,這個餅是變大,並不是被搶走,這個是這個年度最重要的訊息。
-
我覺得這個方式對於這一些非營利組織來講,是一條選項。但是要注意一件事,臺灣比較容易把很多事情用直觀的想法混在一起,所以當這些原本是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變成開了一個子公司,而這個子公司就是法人公司,因為社會企業就是法人組織,這中間怎麼去釐清這一條線,會不會讓原本這個角色在這個地方的影響會降低?
-
我們現在有三個條件在這個概念裡面:一個是使命要一樣、章程要一樣;另外一個是公益報告書要跟這邊同時發布,也就是子單位;第三個,我們目前試辦的是閉鎖型的公司,不論怎麼增資,本來的慈善團體還是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滿足了三個才可以核准,才會比較放心延伸,不會變成某一天大愛感恩科技跟大愛沒有關係。
-
對,重點是監管,前面的搭架構越簡單越好,也就是讓大家覺得門檻不用很高,進來之後,那個監管是越嚴格,而且是要永續性。
-
對,我完全同意。
-
而且這個有一點像法國的大學學制,任何人都可以進來讀大一、不考試,但是大二就變成非常難,你來一年就看是不是適合,如果不適合就不要一直留在那裡、浪費彼此的時間。
-
剛剛提到生態系,截長補短是很重要的概念,當然以比例上來講,會出來創業或者是選擇社會企業的人,大部分還是以年輕人居多,這一些年輕人在生活上有其他生活的問題,會干擾或者是影響他們對於開公司這一件事的正確判斷,因此這個生態系如果要非常健全的話,應該不只解決社會企業在公司營運上的問題,甚至我們可以考量到其他生活相關,像可能要煩惱房租、各項基本開支。
-
這個是青年政策的一整個網絡。
-
所以應該從比較大的宏觀角度,我覺得這樣才可以解決全面的問題。
-
青銀共創、跨領域共創,是公司的部分。但這個網絡,像考慮是不是要生小孩,並不是因為社會企業的創辦人或者是參與者,而是有碰到這個問題的人,這個政府要做得更好,我們下半年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政策網絡出來。
-
我們這邊有長輩希望可以為臺灣多做一點回饋,因此有想法想要跟公部門合作,做類似「直遊居(音譯)」,這三件事可以複合在一起,其實這個都市是比較健康的發展,也就是新的跟舊的在一起,然後街區不要太大,然後工作及生活(融合)。
-
我想也許之後,我們這邊有想法跟我們的資源,我們也很渴望跟公部門(合作)。
-
這個跟社區總體營造,也就是現有公部門的計畫,你們覺得公部門有少做什麼或者是可以再更多做什麼?因為社造做非常久了。
-
我想從硬體跟之後的營運規劃,政府都還有很多可以優化的空間。
-
太好了,真的請隨時讓我們知道。
-
就講硬體好了,其實目前臺灣還沒有真正針對青年,也就是我們講說是階段性的弱勢,也就是創業的時候,可能沒有錢,但他過了若干年後就不是這個狀態,沒有針對這一段,大家現在講社會住宅,那其實是太大的概念,這裡面還可以分眾化,我們想做的是特別有關於青年這一段,因為對於臺灣之後,不管是經濟或者是社會的發展,其實是有比較大的動力。
-
你的意思是,政府現在有一點像弱勢服務,就像掉進一個洞裡,你的意思是青年不是這樣,只是還沒有長高,跟別人不一樣?
-
-
這個概念我同意。
-
而且這個要有一點限制,像上個月比較夯的「健康公宅」,政府的思維是以補助性的,而不是主動協助,而是被動補助,但年輕人活動裡強,想法很多。
-
想的比政府多。
-
我看了一下規劃,當然比過去任何政府蓋的住宅……
-
……希望有好一點。
-
當初國營造建築師在規劃的時候,我們有去聊一下。
-
太好了。
-
協調之下種種考量所呈現的結果,我覺得有更多優化的空間。
-
行政體系每一次只能動一些,重點是不要停下來,而是要一直做。
-
像世大運選手村,中企處要做一些青年相關的基地,這個動作不會停下來。
-
社創這邊我覺得硬體上比以前的App園區已經好很多了,我們切合需求,但不以此自滿,希望下一個要做更好。
-
如果有一個很具體的案子,希望做什麼,請隨時讓我們知道。
-
因為這個也很坦白講,其實是新政府當時的競選承諾裡面,離社會期望覺得滿足,可能距離是比較大的。其他的改革都做了八、九成,但是青年人的部分,真的是還需要努力。
-
對,而且我們政府還是習慣用大人的角度去看。
-
確實(笑)。我自己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
所以要找您反應這個問題。
-
好啊!隨時有問題就馬上讓我知道。
-
我們是馬上要動。
-
那再請把相關訊息寄給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