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常多,總統盃案例實在是太多了。在第一屆就已經有「離島不孤,無限支援」,就是去做後送。當時你可能還記得,黑鷹直升機墜毀,好像一個護理師跟病患一起罹難。他們那個時候,這是在地的急性需求,雖然不是大城市的需求,但他們就因為這個需求,做了非常多的突破。包含衛福部的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包含離島或文健站沒有足夠頻寬去做遠距診斷;包含機器人手臂的診斷,因為頻寬不能只是快,還必須要低延遲且非常穩,這也是本來沒有的條件。因為這個總統盃的成功,我們在全國都滿足了這個條件,可以確保用 5G 的方式,非常低延遲地操控這些機器手臂來診斷,你還可以去用遠距的機器手臂做更進一步的互動式診斷。然後當然包含電子簽章法的修法,病人家屬的同意等等,以前必須要紙本傳遞,你用黑鷹傳同意書,傳到人也差不多了。所以都要變成透過數位簽章的方式傳遞。甚至到之後包含虛擬健保卡等等,以至於現在的數位身分皮夾,都可以說是從當初這一個總統盃黑客松,把需求明確列出來的結果。當然也不是只有這個例子,還包含像「救急救難一站通」,他們要把救護車上的資料跟後送醫院的資料加以整合。不但要動態 dispatch 到正確、有空床的醫院去做救治,而且人到的時候,理論上就要無縫接到那邊的診斷機器上,不用重新再做一次檢查。這個也是打通資料任督二脈,所謂資料的協作文化。光是醫療的,就可以找到非常非常多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