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裡面也有真正的行動號召。我再舉個例子。2020 年初疫情剛開始時,我們實施口罩實名制配給。當時沒人能精確說出口罩與新病毒的交互作用;有人因為 SARS 經驗認為只有 N95 有效,也有人說戴口罩會傷身、N95 更不好——總之科學還未定論。我們做的,是去找「不常被看見的共識」。我們推出一支公共服務宣導:一隻可愛的柴犬把爪子放在嘴邊,說「嘿,戴口罩吧,彼此提醒別讓沒洗的髒手碰臉」。我們同時觀察自來水用量,結果兩極化就消退了。因為大家笑著分享柴犬圖,也把「戴口罩」重新連結到「勤洗手」——幾乎沒有意識形態對立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