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們有幾個學校是因為他們都有外籍學生,所以也希望看我們是不是build for program,因為發覺到永續的議題,相對來講在臺灣學生經驗值比較低。
應該是獨立,兩個不同的專案。現在是中部跟北部的六家大學會加入,現在學生們大概會號召差不多100個人,30個隊大概是100個人左右。
每個人有自己的主軸焦點。
這個是為什麼要來找您談一談。
我們也覺得這一群的話,他們事實上是直接進去成為workforce的關鍵,如果他的觀念是要求這樣子的話,他們自己就會去選類似這樣的。
我們這邊有設計一個plan,我們希望在未來的三年過程中,希望能夠結合大學生這一塊族群,第二個部分是一般的中小企業,因為我們在想的是,我自己扮演兩個角色,我自己本身在企業環的這一塊,如果能夠帶動更多力量來自於一般企業,這個會是一個對臺灣或許是一個好的接觸點,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跟您分享這個idea,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我們一些建議。
政委謝謝你安排這個時間,很久以前就預定您的時間,事實上希望透過這個過程,期望您能夠給我們一些建議,因為B Corp在臺灣也一陣子了,我們在思考往前能夠在整個社會創新的哪一環、方位及力量更大,以至於各個不同領域在推動時,相互的這一種綜合效果會更好。
我是綠然能源的創辦人連庭凱,我是一家社會企業,也是一家B corp。很期待在討論的過程中,台灣可以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讓年輕人往這一個方向走,希望可以創造對社會有更好幫助及企業產生,並且可以透過這一件事,讓我們在國際上的推動力跟地位是越來越高的,謝謝。
謝謝。Ray。
您剛剛聽到national策略或者是collective vision那一件事,你想像那樣事的產生會是什麼過程?
我覺得這個目的很好,有那個機會。
How about dialogue?
第三個是去跟他們談domi(音譯)的事情,可是我希望跟他們能夠創造機會,所以想要請教您,除了我跟大使談、除了跟前市長去協助,我不知道還會談什麼,但我們可以做什麼?enhance這一件事的可能性,所以這個是第三件事,這個是social impact的一種another level bounding。就是這幾件事想要請問你。
可是我覺得他們有很多knowledge,我們也有很多knowledge,這兩種knowledge跟service的industry有沒有辦法搭上,這個是我的第二個intend。
因為我們有跟之前前首都市長合作,叫做property stoplight,我想藉這一個機會,我事實上有跟巴拉圭大使談過,在臺灣這一位,他一直希望雙邊是有business angle,我想要build關於社會企業的這一件事,所以我現在正在跟他安排下週在加州碰面,他一直希望設立一個chamber,可是我不希望只是一個regular chamber,而是social innovation chamber,因為上次那一位我忘記是次長或者是副次長來臺灣的時候,我們有很短的時間見過一次面,我們希望跟他們談這一件事,看雙方是不是能夠build social business chamber,因為大使也覺得臺灣很少business在那邊,他們能夠過來這邊的東西也就是那一些肉的事情。
我之前看到您在UN那一件事,助攻的那一件事(笑)。
I want to see we can create that opportunity for people to come together to facilitate talk about that.
因為我只是prefer we do this together than agree,可是我發現好像都錯了,從我是一個echo,分享給大家getting share to each other, instead of build double each other, or understand you find it on there, I should find out, so we really create that things.
我覺得大家不用agree,大家可以合作。
第二,到底我們可以看到改變了什麼?然而有一些是可能individual whole sees ,但是collectively we not working as one tive,我只是在想說有沒有什麼可能性是讓所有的人一起坐下,大家把不同的角度map出來,也許大家用各種angle來看這個事情,不同的力量對臺灣有什麼方法,然後用facilitation跟模式,讓大家把這一些話都講出來,我也是今天才有更多的機會去瞭解這三件推動的事情是什麼。
像剛剛提到余宛如、許毓仁在推動這個力量,這些力量到底整體來講,一個事情是大家一起創造出來的是什麼?
有兩件事,我覺得這個比較偏向於我自己observation關於社會企業是不是可以在B corp這邊,我覺得現在有很多力量在推動社會企業,但是大家在推動這一件事,到底整體對臺灣來講那個lever跟tricker會是在什麼地方,這一件事我不太看得懂,就是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