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在這一種取捨上,其實在網路時代對使用者來說,要學習的先後順序或者是獲取資訊的分辨力上,是不是在課綱或者是裡頭有培養這一方面的能力?
就是網路的訊息太多了,而造成方向性的迷失,也就是不斷可能有新發現的新聞跟您剛剛所說發展很成熟的學說了,所以學習起來比較有系統或者是更懂。
也沒有資訊焦慮,不一定是八卦類,會不會覺得學得不夠多?知識發生有什麼很重要的議題出現了,而你錯過之類的這一種焦慮?
這樣會不會有一種焦慮?不知道今天發生什麼事,自主去找跟今天是否有應該我知道事的這一種資訊焦慮不會糾扯的,不會互相拉鋸嗎?就是在您的工作上不會錯失該知道的訊息?
是工具讓自己不被干擾?
你說不用手機,只是用別的方式都可以取代?
你的手錶應該是可以打電話,因為第三代?
所以這一個部分就是由民間機構來主導?
這個是公民團體?
感覺啦!您覺得臺灣的公民團體對於網路的監督服務業者是有一些要求?
您說臺灣的公民團體在這一方面的力量很強是對於這一些社群,好像沒有歐美強嗎?對於網路社群的意見好像比臺灣的……
像臉書。你剛剛說一個小時要提醒你,但是你現在說時間到了。
並不是限制流量,網路還是連線,可能你看臉書看了一個小時不自覺,因為時間過了很快,就會跳出來一個訊息提供。
那可能是第三方的軟體。
像在臺灣的話,網路服務業者有這個機制嗎?是讓用戶提醒自己,不要買太多、瀏覽太久,或者是遊戲時間到了,一小時可以休息5分鐘,您會覺得政府站在監管,也就是政府的立場要鼓勵網路服務業者來作這方面的機制嗎?
像國外其實有滿多的網路業者,像社群,他們因為當地政府或者是社會的壓力,他們有一些機制去避免網路使用他們的服務太多,像時間到了,有一個功能可以讓你設定,也就是時間到了提醒你自己的設定。
像現在在網路上常常會有很多一些不實的傳言,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社會上的揣測,或者是誤導,比如這個疫苗打了會有問題,導致大家都不敢打某一季的疫苗之類的,像網路上的散播行為,政府是?
現在就個資法在網路上作規範,還有特別?
所以也是同樣的事情跟看法?
您怎麼看政府對於網路選舉方式的利用?其看法或立場是什麼?
我們也知道網路的力量其實從民意的凝聚,這個是很好的管道,因為像年底也有很多選舉,像選舉策略用了很多的網路。
民間機構會一直提案、參與及遊說?
並不是討論完就中斷?
所以是一路時間到現在最新的狀況?
討論完之後,像結論或者是共識,這個是民間機構,他們會做什麼樣的(東西)?
這個平台經濟法規調適原則,現在有討論哪一些?也就是網路的使用有一些不同,是開放的一些資料嗎?
像前一陣子的Uber事件或者是現在有一些,像停車位這一種新創公司,可能會跟現在實體的法令有一些衝突性。
比如現在有很多的新創是用網路做服務創業,但是在限制網路這一塊,其實也是政府現在滿多的限制。
所以從正面來說的話,因為剛剛談了很多,大家都覺得網路使用可能有一些疑慮什麼的,如果從正面的話,我們有政府的立場鼓勵網路業者或者是網路產業這一方面的開放性嗎?
所以您在這個三面九項的網路部分,都是溝通的工具?
喔!溝通互動這一塊。
這個對焦有特別的關聯或者是並沒有?也就是科技跟媒體素養?
這個是在網路上查得到?
您有什麼想法看待這個行為、名詞,到底是否有存在,又或者是怎麼看待、怎麼測量這一種疑慮?因為大家可能都對網路成癮,誰是不是很像網路成癮的這一件事很有疑慮,我們如何看?
所以很多的家長可能會擔心網路成癮、沉溺,但是好像在醫學上沒有量表去測驗這樣的事?
所以對網路的使用稍微負面的觀感,您的意思是從生命經驗溝通?
就是在運動賽事項目通過的東西?
現在都一致?
您說是以圍棋選手變成電競選手的概念是跟誰溝通?
社會上如何看待網路使用量高的時候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是什麼?政府是什麼樣的想法?有沒有什麼做法可以讓大家如您剛剛所說很合理的方式,沉迷於實體或者是網路是一樣的行為?
在政府的角度,也不能說倒正,現在的民眾會覺得在網路上使用某個行為多的話,給他的負面評價其實高於在實體使用,像前一陣子電競選手是線上的電競競賽,因此有一個被污名化的感覺,如果在家打電動,沒有居住委員會說愛打電動,居住住宅委員會禁止你入住。
我們社會如何看待網路這一件事?
但是以健康的角度來說的話,您剛剛說定義一些疾病,其實並沒有牽扯到網路?
剛剛提到個人怎麼用網路這一件事,這個是政府……
在政府的角度來說,政府會如何建議或看待這個網路?大家私底下喝茶、談政府怎麼樣,現在可以上網反映意見嗎?有沒有其他的一些作為是在鼓勵我們用網路行為,然後是把它導流到比較正向或比較避免負向的部分?
這個是政府這幾年善於利用網路的作為?
這個變成是蒐集民意的平台?
比方在公共政策或者是事務上的傳言是從網路出來的,但是透過網路來做這樣的訊息溝通,是不是這樣為比較正面的態度?
就是彙整大家的回應,然後在行政院的官網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