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在做資源人力,只是我們跟家扶、兒扶與國發會在合作,但是都還是很片面,並沒有主導數位內容戰略出來,所以很重要的是平臺政策內容,也就是公部門是不是要有數位平臺相關 API 規格的整合,政策面的部分,也就是要有數位學分認定、數位政策下的補貼占比跟接納性,最後在內容的部分,也就是國家是不是要依據政策與策略來主導數位內容來做,以上三點,謝謝。
最後是內容的部分,數位內容跟推廣的機會,像人才的發展,也有開數位溝通課,目前快要 3 萬人去學習,而且評價非常好,我覺得用唐鳳老師的時間可以去影響 3 萬人,這個是很明顯的例子。 但是現在國家內容還是以製作內容為主,但是公民教育下的數位內容、數位轉型,甚至推廣的國家戰略級的數位內容,比較少人在做主導跟規劃。
接著是有關於政策的部分,勞動部其實下面有很多就業學習補貼、青年學習補貼、法令學習相關的補貼,目前在數位學習占比的補貼,都不做,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回到實體有定義的標準跟簽到測驗,拉到線上他們就會覺得這件事不敢推,這個事情還要再跟勞動部相關討論。
第三個,線上學習可能是 3 個小時,但是過去 1 學分等於是 18 小時,這兩個邏輯很不同,像大家拉到線上不知道這個規格如何定義,線上的內容,大家對於品質還是有疑慮,這個是教育部看到的高中、大學數位學分卻分得不清楚。
第二個是政策,教育部下的政策問題,像高中跟大學數位學分其實是不明確的,因為如果我們要採用數位學分的話,大家都不敢推,尤其在高中跟大學對於學分有明確規範定義的情況下,可能大家就會覺得不敢套用在必修課程上,比較有機會的先從輕鬆的選修開始。
我們最近有跟公務人員發展中心合作,要串接他們的平臺,讓全臺灣幾十萬的公務員去學習,光我們在串跟公務人員的規格,發現跟很多其它平台都多不同,這個是在平臺面的部分。
我這邊會後會寄給大家,所以大家也許不用忙著紀錄沒有關係,三個面向是平臺政策、內容快速帶過,第一個是平臺,現在每個部會都有自己的數位學習平臺,不管是自己委外或者是養人來做,各公務人員訓練中心、縣市政府,像勞動部下面的失業補貼、勞動補貼的數位學習發展,還有教育部下的英才網,臺灣現在有很多數位學習平臺由公部門發起、遍地開花,但是目前是有重工、平臺規格不同、領域品質不佳等等的問題。
為何選培育人才的方式?因為我覺得國家的根本還是教育,要如何選擇更有效率的做法來培育人才,這個還是回到數位學習,但是我現在看到在相關的政策,數位學習的平臺、相關數位內容的製作,其實是沒有統一的做法、綜效跟主軸、效率,所以看不到結果跟狀況。
今天定調是培育人才方式下,教育科技跟數位學習扮演的角色,真的很有效率的面向,當然有三個面向、三個問題跟三個建議。
今天很高興可以來,因為我也在思考數位發展部很辛苦,有很多面向要處理,我提供一些在教育科技的一些面向,有一些是你們的範疇,有一些不是,但是都可以交流。
大家好,我是 Hahow 共創的創辦人,Hahow 是 7 年前創業的平臺,我們主要是希望透過多元學習的方式,請大家對於多元學習的想像,也希望可以帶動教育的發展,這個是臺灣最大學習平臺,帶動整個產業的啟發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