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
好了,到此為止。非常感謝你能接受這次訪談。真的很感激。
所以我們可以重複利用看似廢棄的概念——多麼有創意!謝謝你。
作為一本以清潔為冥想主題的書的作者,我想問你關於熵的問題。歷史上,人類產生了無數的概念而未真正「清潔」,因此邏各斯世界非常混亂。我們有太多文字和想法,讓人不知所措。在預期這個新識讀時代,你認為我們需要清理這些散落的概念嗎?
那麼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處於 AI 時代,也是呼籲新識讀能力的時代。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是的,流動的,表明具體的文字不如意義向量重要。
但從來不是月亮本身。月亮超出了語言和理性描述的範圍——例如真理或更深層價值。宗教人士有時會死盯著手指,聲稱「這本經書是唯一的真理。」但大型語言模型以向量的方式處理文字。
是的!這讓人想起經典比喻:手指和月亮。語言就是「手指」——可能是《聖經》、佛經……
最後一個問題:有關 AI,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個人來說, 我感到我的識讀能力在接觸它們後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些模型通過向量空間分析文本。我過去非常重視措辭的準確性,但現在每當我將一個翻譯提示餵入大型語言模型,都會得到略有不同的結果,但意義卻相同。
這個觀點很有趣。
你認為自己是長期思想家還是短期思想家?
(笑)正是如此。接下來,人們經常問我關於成長、目標或夢想的問題。但是像你這樣的人——基本上活著只有一天的目標——「目標」或「意義」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對,我們需要為物種間的人類優越性舉辦葬禮,這也與人類內部的許多情況相呼應——很多人覺得自己必須比其他同伴更優越。
作為日本佛教僧侶,經常主持葬禮,我想問:你希望為什麼舉辦葬禮?
對,或者 GDP(國內生產毛額)。
當我問「我們如何才能成為未來世代的良好祖先?」時,人們經常認為,「我能留下什麼遺產給下一代?」但或許我們也應該考慮什麼是應該停止或結束的——這樣才不會留下某些負擔。
正是如此。現在,我稍微改變一下話題。
對,從這種觀點來看,我們不需要把自己視為凌駕於其他存在之上。
對。因此,我們有理由這樣看:我們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思想家們會來找我談論 AI 和泛靈論——承認萬物皆有靈或在場,包括動物、植物、石頭、河流。
我們曾經因為理性與邏各斯而自負,這使我們擁有了科學和文明。但諷刺的是,這種能力產生了 AI——在邏各斯領域,例如撰寫程式上,超越人類的東西。於是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獨特性基礎。思想家重新發現「我們是動物」,具有肉體、情感、家庭、記憶等等。
這完全符合我最近的思考。我們目睹「人性」意義的轉變,尤其是在深受亞伯拉罕宗教影響的文化中,人類被認為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我們不是尼安德塔人。」
瞭解。那麼在你的哲學觀點中,我們聚焦於人類的選擇,但你如何看待動物、植物以及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形式和物質?最近許多西方的思想家——例如我們共同的朋友衛谷倫——和我展開對泛靈論的探討。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包含非人存在的?
這非常啟發人心。當我問領導者們這個問題時,有時他們會說:「如果我們留下太多選項或過大的畫布,人們就會感到困惑。」你怎麼看待這點?
瞭解。你能進一步談談「更大的畫布」嗎?
但那位祖先說,「給未來世代留下更多選擇。」
對,你前世的回答。
我曾經在網路上問過你,「我們如何才能成為未來世代的良好祖先?」聽到你的回答——「夠好的祖先」——是種榮幸。你記得當時的回應嗎?
我一直覺得你像是來自未來的人。親自見面後,我依然這樣認為——就像是菩薩。
所以最重要的鍵是「空白」——在日文中,「空」(ku)意味著虛空或空間,這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概念。
聽起來像日本江戶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白天掙錢晚上花掉,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那麼從你的角度看,如何看待當今世界對控制、權力和擁有的焦慮?
你不這樣想?
這說起來容易,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即使理智上接受它,還是會覺得「我需要更多金錢、財產……」
我瞭解了。那麼睡八小時後,你就重生了?活著一天,然後死去?
在你年輕時就面臨死亡風險,你能談談你對自我或個體的觀念嗎?
所以你是多條祖先脈絡的產物。
露西,是的。
我想聽到你對自己祖先的感受和想法。我所指的是不僅血緣關係的祖先,還有老師、已故的朋友,甚至是歷史人物……
完全同意。
謙卑是核心——如同蘇格拉底的思想,知道自己知見的局限性。換言之,「完美的人」是一種錯覺,且非常侷限。因此,我在你的訊息中找到了與親鸞相似的理念。
於是他失望地離開了山居,來到城市,遇見了他的老師法然上人。法然上人傳授了一種開放的佛教——不只限於僧侶,而是對所有的人開放。在這個傳統中,人們接受這樣的事實:由於貪婪和其他人性的限制,我們無法僅靠自己證悟,但仍有成為佛的方式。
你所說的與日本的親鸞(Shinran)禪師的思想非常相似。親鸞是淨土真宗的創立者,在比叡山修行二十年,當時許多佛教學者都在那裡研究(如同僧侶大學)。但二十年後,他發現:「哦,我無法完全證悟,因為我無法超越我的貪婪和自我。」
這麼美好的職責描述。
是的。那麼我們可以從你的想法和觀點開始談起——關於「夠好的祖先」這個概念。
你談論到關於「祖先」的訊息,對嗎?
而你當時的回答讓我深受啟發,作為一名譯者,這讓我很高興。
嗯,沒錯。在我將《The Good Ancestor》(如何成為好祖先)這本書從英文譯為日文時,在出版前有一次機會與你線上會面,並即時交流。當時能問你問題真的是很好的機會——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成為未來世代的良好祖先?」
非常感謝你能接受這次訪談。很高興終於能見面。
這個節目圍繞的主題是:如何成為未來世代的良好祖先?我想問問你有關記憶或與祖先的連結,然後由此深入——不僅談論你的生命故事,還包括你的哲學思想和對下一代的願景。
好的,瞭解。
公佈逐字稿,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