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社會企業也是企業,只是透過商業的手法來解決社會的問題,所以競爭一定是必然的,所以我覺得大家也不要以這樣的眼光認為因為是社會企業,所以需要大家的幫助,謝謝。
我們當時在想可以透過企業的通路做這一件事,其實能量做不大,因為很難跟企業去比;反推回來,臺灣的產業概念,像過去製造業的思維,如何讓它從量大到質精,社會企業可以想什麼方式,然後做專精的東西,這一個實驗的東西,就可以以平台的概念來做整合,這個是我對實驗中心的看法。
其實這一個實驗室當中,在走大企業做企業社會責任有規範,但是中小企業想要做,但沒有這樣的規範,在實驗室當中,我認為可以慢慢實現,可以把中小企業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把打群架的概念放進來。
回應剛剛有人提到通路的問題,過去十一年前多元就業方案組織賣這一些產品的時候,其實品質不好,接了單,但是交不出貨,這一件事要如何解決,我認為這一個實驗室當中,我覺得可以慢慢看到這一件事產生。
我們看到如果從企業採購這一端,其實是小小的章節跟社區會有關係,我認為最大的力量可能是在於有收入能力的,也就是有這一些員工的角度去看,而是這一個角色又不一樣,社會角色是2B的角色,如果從2B的角度,其實大企業也做了很多,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力量還是在於這一些企業的員工,臺灣有這麼多人,我們如何把這一些東西創造出來,我認為臺灣人非常有愛心,其實我們從這一個角度去想這一件事。
我們想要從企業獨立的角色,想要直接建通路到社會裡面,其實我們也看到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而企業社會報告書從今年度開始規劃50億以上的公司一定要做這一件事。
我們當時在平台的交易量,其實剛剛也聽到社企的產品如何跟企業社會責任結合在一起,當時也是這樣的概念,也就是透過外包的服務,把社會企業的產品帶進來,但是我們這樣做,其實會被那一些會被淹沒掉,因此我們開始想要成立社會企業。
大家好,我們是在做企業志工福利外包的服務,我們一開始做這一個服務的時候,是英國有一個志工條例在做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