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我要爭取員額?
對,大概 7 成 5、8 成左右。
夠,沒問題。
你剛剛提到也有簡稱「數發部」,數發部就是三發,就是剛剛提到的社發、產發、突發,因為我們是這樣子整合在做,所以調整起來的節奏是還算滿快的,可能一個禮拜就可以去做一個調整;如果是還分散兩個或者是三個部會,要很多個部長或政委協調,這個成本就高了。
這個在國際上是很少見的,大部分這三個是在三個不同的部會,又或者是說其中一個邊在一個部會,另外一個角在另外一個部會。我們這樣整合在一起,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這樣子調動是很快,因為我們這三個角要互相支援。
我們當時設計數位部的時候,我們數位部部本部是擴大大家的參與、照顧到所有需要的人,包含普及服務、偏鄉離島這一些,但底下有兩個署,數產署是負責產業的進步,資安署當然是負責安全的部分,所以這是一個三角形,就是參與、進步、安全。
所以我從那一次事件學到的就是說,我們不管什麼政策,一定要先說:這個也是資安政策。
所以後來我在立法院被質詢,就是這個雲市集,我就說其實這個是讓中小事業在訂閱制的時候,因為只有通過我們資安檢測、源碼掃描才會上架,所以這也是讓各行各業提升資安的一個方法,促進資安產業跟產業資安,我這樣一講,立委就比較能接受。
我覺得,這個確實是我們在籌備的時候,當時叫「數位發展部」一開始的想法,確實是用軟體資服業者來帶動數位轉型,但是我們籌備到後期就發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突然之間剛剛講的灰色地帶、資安攻防變成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本來如果是說發展為主,然後當然還是有安全、有參與,現在就轉過來變成安全為主。我們如果是說大家都有參與、都有發展,感覺上一定要強調安全的部分。
所以我們也覺得說透過像點餐系統、LINE 點餐等等,這看起來好像地方政府也加碼,就是透過這樣子來宣傳雲市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當時確實是有一個狀況,大家會覺得應該要去防守資安的攻擊、應該要去處理海纜的事情,應該要弄衛星,但是突然之間來了一個中小企業商家數位轉型,感覺跟那個資安的設定有一點沒有完全搭配。
我的看法,像其實在當時還是柯文哲市長的時候,他們台北市的產業發展局,也專門用新聞稿說台北市幫助臺灣雲市集,採用的這些小的商家,特別是好比銷售健康餐盒、LINE 點餐系統等等。我們剛剛不是說我們出 3 萬嗎?台北市也出 1 萬。
這個的好處,就是在以前是只有很大的公司要數位轉型的時候可以投資去買設備、去買各種軟體產品等等,但是這種小的廠商說不定才一、兩個人,也沒有所謂 IT staff,就是沒有專門管技術的人員。這時我們就是透過訂閱的方法,而不是你一下子就花 100 萬買一個設備,而是說你可以用租的,一個月只付 1,000 元,你用的一、兩個月,如果不好用再換一家、再換一家,一直到適合你的位置,所以這個是全面去做所謂的「數位轉型」。
這些其實是在疫情的時候,因為有一陣子不能內用,變成如果他沒有做外送或者外帶的話,他就完全沒有生意,那個時候雲市集就推出,等於是政府吸收 80%這樣子的成本,然後去媒合這些 POS 機、外送、人資管理等等,跟這些急需轉型的微小商家,當時就是政府出 8 成、然後商家出 2 成,現在當然疫情過了,變成他們出 3 萬、我們出 3 萬,等於我們出一半。
舉例來說,像我們有個雲市集,雲市集就是像之前鴻海有投資一個叫「肚肚」,就是一個 POS,任何時候去點餐或者是點一些服務,可以很快地綜合各種不同的付款方式,即時去結帳,包含一些人資等等。
第二個,我們畢竟也有主管像無店面的零售,就是所謂的電商,電商如果個人資料沒有防守好的話,確實是很容易變成詐騙,特別是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的來源,大家也會希望我們把無店面公會,就是所有這些被冒充的網頁、網域等等,把它守好。
所以我想大家提到詐騙,數位部多想想說,我們能不能防患於未然?大家也瞭解,我們不是把人關進去懲罰,像檢察官、警察,當然不是,但是大家希望我們技術上想出一些辦法,讓這些詐騙比較不能得逞,這個是第一個。
我覺得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像我們確實有做一些數位的公共建設,讓我們的各個部會或者甚至地方政府在發簡訊的時候,有一個共用簡訊的代碼「111」,這個我們在今年第四季會推行,這個好處是我們公部門出去的訊息不會被誤認成詐騙,雖然不能說別人不能夠內容上面 copy 一模一樣,但是至少在這個發訊者的地方,我們可以防患於未然。
災難時的漫遊,包含最近大家關注警消,如果是它附近基地台被燒壞了怎麼樣,它有沒有那個 guarantee 的寬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要立刻用包含微波、非同步的衛星,好比像我從英國談到 OneWeb 的衛星,年底前會覆蓋全臺灣,那就會讓這些操作在下一次再發生的時候,就會失效,等於海纜再斷掉也感覺不出來,這是一個例子。
舉例像之前,馬祖跟台灣中間的海纜在一週之內,連續兩次被一艘漁船跟一艘貨船——都掛五星旗的——不小心割斷,這個當然他們都說「不小心」,這叫做「grey zone」(灰色地帶)的 operation。
我們數發部,或者說數位部,最重要的叫做「全民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 for All),意思是發生各種不利狀況的時候,我們就要能夠即時來應對。
Hello,大家好,很高興能夠來上這個節目。
如果沒有別的動議,今天就到這邊,感謝。
就是一些基本構想,不用到很細節。這應該早有準備了?好,那就排進議程。
看大家有沒有要提出的?
謝謝,很詳細報告,我覺得這一次把影響講得很清楚,謝謝。看府方跟其他部會?如果都沒有其他意見的話,就按照幕僚的建議來辦理。我想「長照好時光」那一案,也剛好扣合明年總統盃黑客松,我想會有相當多的非個資數據,提供出來做高齡科技創新加值跟應用,我們很期待。就按照建議來解除列管,謝謝。
看大家有沒有詢問或者提出來的部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這樣辦理,再往下。
外交部負責審稿即可。
瞭解。這兩個滿 working level 的問題,是不是先請 TCA 的回答。
謝謝,外交部。
謝謝。我想疫情前本來就打算辦成這樣,現在終於可以落地了,真的是很不容易,先看府方有沒有意見?
謝謝,所以預設上沒有問題,無障礙的部分就麻煩特別留意。看大家有沒有其他要提出詢問或者是討論的?如果都沒有的話,這一案就這樣子,我們往下。
謝謝,看起來都是要詢問府方的,看府方有沒有要提醒我們的?
大家有要詢問嗎?如果沒有的話,就解除列管。
謝謝。這次國際松的國際評審也都認為品質滿好的,包含施作討論的品質等等,謝謝。
謝謝。
今年先用人力對齊一下,看大家覺得要怎麼樣處理流程,之後某些環節要導入自動化的時候,才不會 top down 去影響到其他人的權益。
我的意思是累積到一個量的時候,就邀請都是利害關係人的大家,這裡面也沒有什麼個資的問題,都已經 po 在公開網路上了,所以大家一起來看為什麼是這樣子判、而不是那樣判,說不定大家可以提供比較客觀的檢視方式,數產署覺得沒有問題之後,這些完全客觀的方式就可以用機器半自動化來處理,我想這個部分是可以考慮進去的。
對齊的過程,我有一個具體的建議,數產署這邊要把一些現有的案例,或者是你們之前合成出來的那一大堆的案例,大家先坐下來討論一下,也就是先取得判準上,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至少降低未來的爭端,因為那邊未來來了一個、這邊說是、那邊說不是,我們至少可以說至少在對齊的時候,跟 case 一樣,這個時候大家已經講清楚,也就是比較有依循,數產署是不是可以試試看?
數產署之前有報名參加總統盃黑客松,雖然最後沒有進入前 5 名,但是已經有做滿好的一頁式詐騙網站的合成器,包含常用的話術,像送簡訊給別人,甚至還有直接合成林俊秀的投顧影音,現在是有實際蒐集到包含檢察官有看到的這些態樣,當然必須要透過實際的這些 case,大家才可以看到我們 RPZ 所寫的描述到底是適用於什麼、不適用於什麼,也就是需要對齊的過程,雖然現在不是 AI,而是人腦,但是還是要有一個對齊的過程。
我在過年期間處理 iRent 那一案,我通報給 TWCERT/CC,他們都可以處理,所以 TWNIC 那一邊應該不是問題,這邊擔心的是很像六、日的時候,大家比較晚看到,結果就過兩天,這個狀態我想只要是大家願意聲明不會濫用,一定只會用在冒充的一頁式詐騙情況,我想就先限縮這個範圍,至少今年要限縮這個範圍。在這個限縮範圍先做好,之後正當性就高了,也會有更多人加入,剛才 Whoscall 說是不是要引入像 STIX 的機制,也不瞞大家,我之前有請資安院瞭解大家的需求,透過 STIX 做自動防詐的情資交換,就是有很多朋友都有提出來的需求,所以我想技術上沒有問題,只是是不是可以擴充這個機制變成半自動化的處理,這牽扯到相當多政治攻防的部分,我想在今年希望 2 小時加 2 小時走完的這件事先在六、日處理好,未來如果要引入半自動的方法,這時候才比較有正當性,跟剛剛的是一樣的,也就是先建立我們自己的正當性,才可以對外有一致的說法。
但是我的意思是,假設聲明的人六、日有偵測到 Whoscall 給他一個報表,無店面這邊也有六、日值班,數產署這邊六、日是可以協助嗎?
另外一件事,以我所知,TWNIC 不管是現在 TWCERT/CC 還在 TWNIC,或者是之前 RPZ,其實從他們那一段沒有六、日的問題,是 24 小時的;至於數產署是不是有輪班?
謝謝。首先很謝謝願意跟 111 合作,以後我如果在 Whoscall 上面看到 111 傳來的,如果有人要檢舉 111 是詐騙號碼,可能要麻煩 Gogolook 幫忙(笑),111 豁免於詐騙通報,這個是純建議的(笑)。
看我們編的預算書有相當多的預算在這上面。
沒問題。
多推廣臺灣雲市集,請大家幫忙多推廣,謝謝。
因為很有成績,也得了行政院創新獎之類的,所以後來公務部門也有一些很小規模,可能是地方政府小的單位或者是公所,他們也說想要用雲市集的方法來數位轉型,現在他們正在規劃「智慧防詐」的一部分,這個部分是不是請數產署多說一些?
這個部分很感謝數產署,以前在經濟部的時候,他們只能去補助公司,其他都非常困難,也就是所謂的中小企業,但是現在到了數位產業署之後,不管是行號、合作組織、社創組織,現在據說診所也要加盟,還有很多長照機構等等,都是人力特別短缺,而且受到數位衝擊特別大的地方,大概都是用雲市集的方式來處理。
在數位部成立之後,相信大家也知道我有去油庫口宣傳,宣傳之後就收到很多比油庫口更弱勢的這些餐飲業,他們有些根本不是公司型態,他們是商號,甚至有一些是地方非常小規模的,可能是有稅籍,但是其實是掛在協會或者是合作組織,也就是真正編制非常小,要立刻多聘兩、三個人來處理外送是絕對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