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會做紀錄,但事後都可以刪修。

  • 好的,我想說是不是要講話很小心。

  • 因為我畢竟代表數位部在寫這個專欄,所以也是要對內比較 accountable。

  • 坦白跟你講,改了寫法之後,我們同仁的負擔變得非常重。

  • 這其實也是我今天來想要跟你討論的重點,像我們前面的專欄,簡立峰部分是我們跟他聊後,請同事紀錄,同事整理完之後,我們會給簡立峰看,一定是他 ok,我們才會登。商周專欄其實都是用這種方式,好處在於記者很嫻熟如何跟讀者溝通,商周讀者有商周讀者的思維邏輯與重點,如果由記者跟訪談並且寫出來,其實可讀性會相當高,不但保留原味,又更親切,我們會跟你討論,當然理解有時你要講你的政策,這無可厚非。

  • 因為我們在 AI 上是有政策,不是沒有的。

  • 對,這個無可厚非,而且也可以知道,但是我們比較想知道怎麼個表達法比較不會有問題。

  • 所以是會有一位固定的寫手嗎?

  • 對,我希望這樣。以後書榕再搭配一位同事,因為書榕是負責未來 AI 這個領域的同事。

  • 因為我們目前的合約還有一篇,還是我們這篇就試試看用新的模式?

  • 也是可以。我覺得部長也省力,因為我們整理出來之後,您再看過,這樣就不用想說還要來回溝通,反而更複雜。

  • 但是談之前,應該也是要有大方向、主題的溝通。

  • 這個會是重點,因為部長接受訪談沒什麼問題,但是大方向如果大家沒有共識的話……

  • 我們現在 AI 相關的政策大概就是「對齊」,就是問整個社會 AI 應該怎麼運作等等,Wendy 現在是負責規劃「對齊」的工作。另外我們還有資安院跟工研院負責評測,主要是評測不要做一些有害社會判斷等等,很像自駕車不要隨便上路撞人等等,這個是資安院、工研院跟數產署的工作。除了這兩個之外,當然也包含公部門怎麼使用生成式 AI,院長希望我們做示範、引導,像我現在回 mail 也用很多地端的 AI 等等,這個比較是類似教育訓練推廣的工作、示範的工作。

  • 對齊、驗測、示範,大概明年整年都會有很多政策,我不確定你們跟其他的作者,也就是這三件事情是不是別人也都會寫?

  • 其實不會,比如以簡立峰,我長期跟他合作,他比較會講的是趨勢,尤其是他比較會去評論時事,比如之前奧特曼有發生過安全的問題,或者更早之前會去評論說 AI 是軍備競賽,所以對於國力之間會產生什麼問題,比如也關心到 AI 對於教育的差距,也就是偏鄉或者資源問題,他對於未來趨勢這塊比較感興趣。

  • 另外兩位也是商周負責幫忙寫?

  • 都是旁邊這位同仁主控。

  • 等於四位都是?

  • 都是同一個窗口。

  • 他是窗口,但每一個案子我們會找科技組的記者搭配,每一位的作者可能對應的同事不太一樣,但是整個協調跟大方向是書榕。

  • 所以頻率上還是一年十二篇(一個月一篇)?

  • 我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這個發布之後,我過 24 小時就可以自己翻譯成英文,然後在我們的網站上發布 CC 授權嗎?這很有價值是,因為其實最近我上了 TIME 100 ,不管是TIME或者紐約時報等等其實都來約稿,也都是想談這個議題,所以如果可以 CC 授權的話,我還是可以說我中文稿不供給合約外的,但是並沒有限制拿這個再改一下去紐約時報或者去其他地方投,所以 CC 授權還是可以這樣做的話,我會比較願意。

  • 這個我們會再去談一下,如果本來是部長直接供稿,現在變成如果 CC 授權……因為這其中有一個部分是我們同事整理。

  • 那個 byline 我可以把商周寫上去。

  • 這樣應該就沒有問題。

  • 我們還是 CC BY,只是你們可以告訴我們說怎麼寫 byline。

  • 我覺得應該沒有問題,只是說是不是您希望在合約上面也可以註記?

  • 其實我們本來合約上就有了,這個就是為什麼想談完才簽,因為可能會改,我們合約裡面本來就有這一條。也就是「於見刊至少 24 小時之後,方得採 CC BY 授權公開」,但是這個 byline 像是我在網路網站,好比是同仁主筆,byline 就會是唐鳳、同仁的名字,雖然這個專欄是唐鳳的專欄,但一定會把主筆的 byline 寫進去,但有一些可能是三、四個人都有共筆,這個時候就會在網站上把那三、四個人都寫上去。

  • 我不確定你們現在的 credit 給一線的記者好,還是給商周好,這我都尊重,你可以看一下 PDIS 網站怎麼標的。

  • 好啊!我覺得原則沒有問題,我們回去再修正。

  • 如果你 byline 要寫在合約書裡,我們就等你們改完再簽,如果你們覺得口頭默契同意、有紀錄,那這樣也不一定要改,就是你事後再跟我說 byline。

  • 只是我們要確定到底是作者名字,還是要商周的名字?

  • 如果變成商周專欄來撰寫的話,中文稿可以刊登?

  • 就是 24 小時後可以,因為同一份合約,差別只是 byline 要調整。

  • 我們在其他的作者也有這樣的情況。像是我們有一位作者,他也會把在我們這邊的專欄,放在他們內部刊物裡面去,這個部分也沒有問題。

  • 我們在網站上是寫「本著作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這邊就會並列 byline 跟頭像。

  • 同樣的,英文版會自己翻,這邊也是 CC attribution,然後 byline 也有一個英文。再之前,有好幾個人一起寫這個部分,我們就會按照貢獻順序,就會看到好幾個人。

  • 所以即使你們某一期是好幾個人,如果你們覺得 byline 要放記者名字的話,這個可以好幾個,這個沒有問題?

  • 這個沒有問題。主任剛剛提到主題的部分,我們跟其他作者的合作方式也提供給部長參考,像是簡立峰,他會自己準備,但我相信你們一定比我們懂更多,而且你們看那麼多,所以其實我們要藉由你們的眼光,讓讀者看到世界,所以其實讀者是看你們的眼光。因此,基本上我們都是尊重每一位專欄作者的主題,但是有時我們也會將讀者的意見反饋給專欄作者,好比這個主題已經太多人討論了,或者我們覺得可能哪一個主題更好、在這個時候其實更多人關心,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我們前一、兩天會先通個信,好比關心什麼議題、有什麼想法,有時候專欄作者也會問我們現在關心什麼,若我們就說最近沒有特別關心,他就會說他想討論什麼。

  • 等於兩邊都有議題設定權。

  • 但是也都有否決權?

  • 大概是這個意思。

  • 一路這樣走過來我覺得品質都很好,因為等於我們雙向交付,一方面你們是專家,二方面我們是從讀者這邊來看,我們可以做點討論。

  • 我們這邊有個顧慮,因為之前 mail 收到的訊息是,你們明年整個想要 12 個月都做 AI 相關的主題,我們覺得會不會太多了,因為部長關心的題目不是只有 AI,還有很多可以談的,所以是不是可以多元一點,不要只鎖定 AI?

  • 還是有跟 AI 相關就好?

  • 我覺得是相關。

  • 我舉實際的例子,〈守護資訊完整 網路才有自由〉,這篇絕大部分是在講資訊完整性的重要性,只是強調 AI 會讓資訊操弄的成本降低,並不是真正在講 AI 治理,而是各國都看到 AI 造成治理的挑戰,很像是 AI against democracy,像是這種也算講 AI 嗎?

  • 我覺得應該算,因為我們理解的 AI 是很大範圍的,不只是在科技層面,像是他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 所以 social impact 也算?

  • 對,也都算。我們是關心大範圍的,所以這個不用太擔心。

  • 所以是 AI 20%就好。

  • 舉例來說,部長只有提到一句話跟 AI 有關?

  • 這個是講網路安全。其實網路安全有一部分是因應 deepfake,接下來我們跟部長是對談的方式,自然會用我們的方式引出來。

  • 他們會追問。

  • 對,我們會追問下去,所以這個請放心。

  • 因為部長的行程也滿趕的,以後這種處理方式會稍微比較費時一點,因為你們人要來。

  • 不用,其實我們全部都是視訊。

  • 但是預約的時間還是要先知道,還是要先約,所以你們的作業時程要讓我們先知道,可能時間要固定一下,我先幫你預約起來,部長也比較可以配合。

  • 我們後來發現都很快,一次半小時就可以解決。

  • 不要臨時找。

  • 不會,這個是固定的,所以就先排下去。因為要給部長看過之後才刊登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時間會抓得比較前面。

  • 我覺得問題不大,應該可以答應。

  • 是不是 12 月這次就先試一下?

  • 我們回去再討論工作流程。

  • 12 月是什麼時候要交?是 21 日出,11 日交?

  • 這個禮拜或者下個禮拜就要找時間來訪談了。

  • 因為我們還要再看一次,最晚下週五就要聊了,就算週末寫稿兩天,也是需要時間。你們有偏好嗎?

  • 我再來約。

  • 可以視訊的話,相對比較容易排。

  • 像剛部長有提到我們在做的 AI 驗測、對齊,因為你們會希望不要太像政策行銷,但部長無可避免一定會談到。

  • 剛才您的意思是,幫我寫的人會自動整理?

  • 我們會,因為如果部長可以接受,這樣很好,因為我們知道,所以我們會跟部長對談,會引導到一個比較適當的比例狀態。

  • 我先建議我們 kick off 這一次可以久一點,可以排到一整個小時,因為第一次進行。

  • 這個多少算是訪談,我們這邊還是會做逐字紀錄。

  • 這樣的話,這個是校正的過程,好比說我這樣講,但是最後寫出來不是那個意思,至少我們兩個可以回到一個共筆上,大家可以知道這樣的措詞不是這個意思。

  • 訪問部長最好了,因為都不用整理逐字。

  • 願意的話,連 影音 都公開。

  • 你很愛看科幻小說,其實專欄不一定要這麼硬,如果未來的世界會長成什麼樣子,也就是人類的創作跟想像會到什麼樣子,也可以放進去內容中。

  • 就很像是我幫開卷那次,我講 10 本書,每個提出一些想法。

  • 我覺得現在有一些新的想像,你來跟讀者分享,我覺得很棒,不一定完全要卡在 AI 安全這一塊。

  • 我是正在寫一本書,應該也會在國內出版,叫做 《多元宇宙:協作技術與民主的未來》。我會建議無論誰要幫忙對談、要幫忙寫,尤其裡面 第五章後面 可以看一下,裡面有一些基本的想法,這個基本的想法,我想花一點時間介紹一下。

  • 整個民主制度的挑戰是,人太多就沒有共同經驗,只能用一些同質化的,像是資本或者最多的投票,等於一個是純量,這個是非常少的資訊量,如果要做有意義的審議、對話、共同著作等等,一個房間裡最多是 100 多個人,所以我們之前的治理形式,不管是對之前的 AI 或者是科技,一直都要在這中間取捨,但是 AI 出現之後,就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像是我們可以透過 AI 去傾聽上萬人的這種聲音,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綜合成新的聲音。

  • 我們協助一個AI開源團隊,他們在密西根之前做了一個 pilot,他們請更生人——也就是有經過監獄再出來的人——討論監獄系統,每個人不太可能講出真正很宏偉的政策建議,但是當他們所有的這些錄影自動轉逐字,用這套「talk to the city」分析之後,裡面非常好的這些政策建議浮現,他也可以自動去看到裡面哪句話,是哪個人在哪一秒鐘講的,所以這些人被 misrepresent,也可以回來說這樣講,但不是這個意思。

  • 而且,更有趣的是,這些叢集都可以變成對話式的 AI。所以作為政策制定者,很像不是只能看摘要而已,而是有一個新的情境可以了解全貌,可以透過打字問這群人的意見,雖然這群人對話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的精神、當時留的意見還在,所以可以繼續跟打字的人互動與討論。

  • 他們的精神還在的意思是?他不是跟真人對話?

  • 是跟虛擬合成的人。

  • 所以是他思想的概念在裡面?

  • 就是他們的角度,模擬成他們的角度繼續討論。

  • 像這個(Talk to the city)是在今年 4 月時,有些人說 GPU 直接要變成違禁物品,因為GPT-4 太厲害了,但另外一邊是覺得應該加速發展到底,要鼓勵 open source 等等。我跟這個團隊合作,團隊把 Twitter 上面所有跟 AI 未來的對話,做這樣的分群。分群之後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跟他對話,更重要的是第二個是可以合成新的論述,也就是橋接論述,可以幫兩邊都找到共通點。

  • 好有意思。像是這種你可以介紹嗎?

  • 這在最近一篇 〈昔日回響,未來之聲〉 就有介紹,就是「我城對談」,這個是這一期的主題。也就是把對話可以擴及的人變多了,因為不再受到這種人數的限制等等,這個是第五章的基本想法,當然 AI 各個方向都可以成為每一期的討論主題,但是我大概都會從這個基本的想法,也就是「共同在場,攜碼互通」論述,所以如果有這個訪談的話,希望可以聚焦在這邊。

  • 像是部長有很多的接觸,包含大家在做一些什麼事情,其他的國家正在哪個領域做什麼,我覺得這個都是很好的素材。

  • 也就是對公民社會、產業、對政府治理,AI 分別可以幫什麼忙。

  • 很棒。我們內部先盤一下工作流程,再跟你約時間。

  • 如果兩邊都沒有問題再換約,謝謝。

  • 沒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