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是我們累積的課堂數,我們開發出不同的模式,也就是從一開始的社團課,然後到暑假每一週開工作坊,在都市的學校開水稻電,還有培育在地的家長、老師,這幾種模式是在第一年都沒有那麼有成效,到最後我們覺得這個是最有效的方法。

  • 所以,簡單來說我們所說的商業模式是有政府、學校、家長跟生產者自己的角色,我們之前是透過政府計畫或者是透過學校的授課或者是教材的授權,我們覺得未來可以增加這一塊,因為這一塊的錢並不是那麼多,我們可以串聯面積小的生產者,然後讓他去學校教這一堂課,也就是會有更接近的信任感,讓家長進行實在的採購,因為我們有驗證這樣的學習是有提升小農銷售的數字。

  • 我們覺得其實不只這一個部分,還有延伸到後來食材的交換,因為我們開發只有以作物為導向的人,也就是一系列相關的教案,可以增加銷售量,除此之外也在我們學校教課,如果六、日想要出去玩,就可以到小農的田去體驗。

  • 未來的話,我們也可以再結合在地想要規劃新產品,也就是讓更多的都市人知道,也就是知道在課程裡面的一些舉例,把品牌植入等等,這個是我們的介紹。

  • 你們一共19人?

  • 對,這個是之前的人數。

  • 因為這個模式其實還沒有辦法有效,比如賺到錢,大家慢慢也沒有辦法有很多的心力在這邊做。

  • 第一個問題我們想要問的是,做這一件事真的有沒有辦法永續跟未來?因為我們自己也有想到,因為越來越多的基金會、公益組織要做這一件事,雖然是很有錢的基金會在做這一件事,我們的角色是什麼,也沒有太多的錢、資源跟人脈,我們這樣做,到底可以創造什麼樣的改變?

  • 為什麼你們一開始會挑這一個題目?

  • 一開始在學校上一堂課,在期末報告,希望可以把期末報告的提案提出來,因此在第三年的課程結束之後,每半年我們就希望繼續做下去,就一直做到現在。

  • 這個對你們來講是衍生教育的一部分,不管成敗都是在學習,這個不錯,因為我們在大學推的是大一、大二學到一個模式,然後就拿去創業,然後就碰到很多的問題,在學校的時候才會有學習動機,不然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東西。

  • 也就是即使在你們彼此學習的這一件事上就很make sense。

  • 講到商業模式,像食育協會的人,你們認識他們嗎?

  • 兆徽的特長是說故事,可能真的是部分時間或者是幫忙半天,像一些比較知名的朋友們,就可以把故事轉譯出去。

  • 這裡的計算方法是有多少人覺得這個是重要的事,他的impact的計算方法並不是一般KPI的計算方法。

  • 我想用那樣子去操作,很容易有永續性,因為你就是有多少曝光的機會或者是有多少的需求,你就有多少的團隊。

  • 但是反過來說,這個是需求導向,當你沒有那麼多的事件、活動或者是人的時候,大家就各做各的,有一點像兼業農的概念,也就是市場有需求、作物不錯就種一種,也就是可以做本來的事情。

  • 像原本的那樣也沒有要營利,也就是協會而已,也沒有特別要轉型成所謂B corp社會型態的企業,有一定的永續性就可以了。

  • 我看你們的model,我看有一點比較矛盾的地方,我就直說了。像這一個流向裡面,你剛剛說給面積小的生產者價值,是讓他被更多人知道,簡單來說是一個算是PR團隊,也就是用這一個角度來看。

  • 我的意思是這一些小食農有什麼特色,以至於你們要幫他作PR?或者是你們有什麼認識就幫他們做農法?是社區再生嗎?

  • 是友善農法,但是沒有很好的產銷通路,也就是我們希望用教育的手段來解決產銷的問題。

  • 像花東菜市集這類的通路,或是我們現在說「厚生市集」與「好食機」合作推的PGS、CSA,做的並不是透過教育讓讓家長買,比較像社區團購,也不是透過一個學校再轉一手。

  • 你這個前提是建立在學校的乘數效應,比社區共同購買或者是菜市長來得大,但是這個make sense嗎?你們有算過嗎?

  • 沒有特別算過。

  • 如果我是小生產者,但是我可以投入的資源有限,我可以挑比較大的管道,甚至是電商做菜的管道,可能比學校來的重要。

  • 像影響力是食農教育學會,也就是大家越來越知道的教育功能,或者是經濟發展模式,他希望用特定耕種方式,比較像共同購買。

  • 我不知道你們的想法,但是我主要是想問原本想做的是什麼。

  • 這邊是後來才做的,因此想說可以一起結合。

  • 所以是剛好有認識的?

  • 這邊是賺不到什麼錢,所以我們也想問說有沒有企業的型態存在,也不是做教育,而是靠理想或者是夢想的方式去支撐?

  • 如果本來就沒有想賺錢,只是這邊的這個部分,我們通常就是群募,這個是最快的。

  • 但是群募就是分兩種,像透明足跡,也就是空污視覺化的群募,那個是要特別做一件事,也就是公益做到、募到就結束了,當然接下來是綠盟跟捐款者就可以更有進一步的關係。

  • 這個時候教育價值就體現出來,也就是可以做夠有趣的東西,也就是把第一波的集資做出來,你們這邊看起來是先做事再想辦法賺錢,如果你們想要做這一種不完全營利,或者是像金宣做字體的,不然刻完字的話,沒有人買就完了。

  • 我們很喜歡分享一個案例,也就是「信任的演化」,這個遊戲大概是30分鐘,我就是翻成繁體中文。像這一個作者叫做nicky case像最近也有另外一個團隊,好像圖文不符,也就是「出櫃模擬器」之類的,還有一個「別讓圖形不開心」,也就是像你們要教的食農教育,但是他們要教的是更多元、更尊重彼此與信任等等。

  • 他的做法是有一個群募,而這個非常簡單,每個月固定這一些人給他差不多8萬台幣的錢,但是為什麼這一些人要固定捐錢給他?也就是放在名單裡面,他會幫你有一個設計角色,也就是有一些好處。

  • 但是同樣的,大家湊到更多錢的時候,這邊就會做出越來越多的作品,當他沒有募到這麼多錢的時候,也不需要這麼多作品,這個是互相的。

  • 你可以在這一個網站上看到很多,像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SMBC的一個漫畫,就是專門用來畫很有趣的一些comic,很有意思是有科普的效果,很容易懂,這個是科普的漫畫。

  • 每個月的捐獻滿多錢,大概是20萬的台幣,例如他們在製作的過程會讓你參與,明天的漫畫今天可以看到,他一樣有這一些purk,進來之後再去顧團隊,其實你看商業模式都是非常清楚的,每個月有多少錢的時候,就是會有錢、studio,要看有更好品質的東西,就會說服朋友,所以這個是長期的。

  • 好處是你不需要找一次性的社會事件去炒作;當然壞處是你要花很多時間跟不特定的群眾去解釋你的理念、價值及為何跟其他人不一樣,一旦你有這樣的彼此信任,他們會幫你找更多人,你每個月有越多錢,也可以幫你創更多東西來,要是一次性的教育溝通。

  • 如果你是想幫小農創造出更好的通路,我很坦白說目前有一些人做得還不錯,在相同的模式下,很難比他們更好。

  • 現在有7、8成的人,很多人覺得做這一件事不會賺錢,所以想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別的地方上,所以也會在我們的團隊付出的心力比較少,像我們有想說要做募資好了,但是我們沒有人去執行這一件事,我們不知道要如何招募到更多的人?

  • 是。但是為何要單打獨鬥?募資案是非常花力氣的。

  • 當然如果有專門做講故事的人,可以讓你們的mantor,這個是一個方法;反過來,你們當執行者或者是規劃團隊,這個是一個辦法。

  • 所以message並不是品牌,像「臺灣吧」自己可以拍東西,也可以幫別人拍東西,但是也知道是「臺灣吧」做的,是這樣的概念。

  • 如果現在的人稍微少一些,後面這一種模式也不失一個模式,可以看有沒有人志同道合要做一個event,你們參與規劃。

  • 畢竟做了那麼多的教案、教材,一定有很多素材可以用,這一些素材,你CC授權出去,讓這一些人去運用,找你們做更好的辦法,或者是你們自己扣著,但是感覺上就可以募資用的這一些東西,跟比較大的團隊去進行合作。

  • 這一些教材跟knowhow是你們的資產。

  • 你說要不要找個人或者是團隊合作?

  • 對,像你們認識相關的人,有沒有比較大的食農教育的event。

  • 像剛剛福氣大禮包是十幾個,即使是一個,你們的故事就會被看到,你們自己做品牌的時候,就會說你們是十個裡面的一個,或者是策劃團隊,我覺得這個會比你一次全部九個人投下去做一年,但是剛好碰到社會議題風向,被更大的新聞蓋過去,就會失敗,對士氣比較大,前面的risk比較小,大家的參與是你有多少的時間參與。

  • 希望講得足夠清楚。

  • 因為我們希望在粉絲專頁裡面找有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 你要給他試做。

  • 我們有找志工團隊,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好用。

  • 你帶他的時間比你自己做好還要多?

  • 所以不適合全部找一個人,然後重新教他。

  • 很多人都是要重新帶,並不是那麼好用。

  • 瞭解。你們要推廣這一個理念,應該要找比你們更有知名度、資深,因為你們是延續一個學習的計畫,所以自己能不能學到一個東西,對我來講跟你們的intern是一樣重要的。

  • 雖然教學相長,你從ABC講起,你就是練ABC的能力,我覺得這個還好,你練到的是比你資深的話,我覺得這個是未來更重要,不管是不是做這一個

  • 其實重點是你們團隊彼此的信任跟感情,你們做什麼都是持續的,像一個商業模式是很好的付了學費。

  • 團隊低迷的時候要如何鼓舞?

  • 一起吃東西(笑)。

  • 對自己的小孩跟核心成員,是不是要有不一樣的方式溝通?

  • 重點還是那個影響力。現在年輕人做事都要看社會影響力,如果只是讓他做更多事的話,不一定留得住人。

  • 有些人為了錢。

  • 但是在同樣錢底下,還是會挑有社會影響力的事。

  • 我覺得是這一代的年輕人,我或比我年輕的這一輩,每個人在意的比重不一樣,做的事完全是為了賺錢,而且跟親朋好友說我在做這個,他說你為什麼要做這個的時候,其實自己的成就感是有限的。

  • 當然這裡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薪水拿到1/3做社會影響力的工作,沒有那麼偉大,但是保持基本生活的情況下,我的感覺是,至少你的企業,像你取得B型企業認證,或者是尤努斯型的社企,有一個理念框架跟社群,大家進來就會覺得你這一家不管做得怎麼樣,你有雙重底限或者是三重底限,你除了賺錢之外也有社會價值,或者是有賺錢、社會及環境價值,就算你失敗了,或者是一下子有挫折,至少另外兩個都是賺的,也就是都有創造價值。

  • 如果三重底限或者是越來越多底限,不可能每一樣都輸,無論如何都有創業可以分享的。知識是共享的,創業成功了很好,創業就算沒有那麼多錢,我做的東西都是變成一個生態系,還是會接到很多感謝函,或者是BBC或者是蘋果說開發這個很好用,要不要來這邊當顧問,也就是會有社會影響力的價值。

  • 當時我的投資人投1元,可能賠了0.1、0.2元收掉,但是後面的影響力還是存在,團隊還是會有士氣,也就是會一直做類似的事。

  • 但是一開始影響力沒有很明確傳遞給他們,他們覺得只是來打工,有人願意每個人多給他1,000元就走了。

  • 所以影響力的溝通也是很重要?

  • 對,也就是團隊內部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 我也想要再問,像那時候參展「雜學校」的時候,很多人對我們有興趣,但是轉化率非常低,可能溝通上出了問題或者是怎麼樣 ,也就是有實際上留電話跟email有200多人,最後的轉化是只有2%、3%。

  • 重點是出錢、出力,能不能出一點點錢跟力。

  • 我們覺得出力會更好。

  • 要把你的工作出很碎,也不會覺得很辛苦。

  • 像g0v有個專案,之前掃描監察院的政治獻金,他們都沒有數位檔案,雖然現在要修法了,但當時都沒有,如果一個人一整頁打成Excel,可能會打錯也很累,正確率會被質疑,也就是會覺得很枯燥的工作。

  • 就像湯姆歷險記一樣,我們在上面就放一個進度條大家熬夜要破關,那時因為只花10秒鐘就可以鍵盤救國,所以一瞬間政治獻金都辨識完,一來要打1頁A4,就花10分鐘就走,這個轉化率0.2%都沒有,但是只要打一格,不到10秒,然後覺得有社會影響力,所以立刻就有滿足感,因此不管做什麼,這個是群眾外包,也就是把這個東西做成好像遊戲一樣,可以花10秒鐘,最多1分鐘就可以做某些事。

  • 像冰桶挑戰就是,你想出花10秒鐘就會有方法,你就可以動員名單上的所有人,你需要10分鐘以上的時間。

  • 這個是一門專業,並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得出來,但是養成這樣習慣好處是未來這一些事都可以AI在做,現在可以切到人做1、2秒的時候,就不用顧人了。

  • 但是如果沒有切細的話,就是要人來做,你可以想一下重複的,哪一些是1、2秒做完,或者是至少10分鐘之內就可以做完。

  • 像剛剛在討論這一件事是不是要繼續做?也就是對於做這一件事的影響力,我們是不是做這一件事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 我做政委也是興趣了,我覺得沒有學到東西就不做了。

  • 每一天跟大家聊天,也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熱情才是最重要的,每天可以學到東西,那個才可以維持很久。

  • 所以網站也不一定要從學校出,可以從別人出?

  • 對,就大家集思廣益。

  • 有沒有可能不是靠教育,而是不要靠定期的捐助?

  • 這個真的比較難。

  • 新課綱一年多實施之後,每個學校就要發展自己的特色課程,但是大家會挑的特色課程,坦白來說,AI現在很紅,像有些學會開哲學課之類的,但是食育,也就是學校排在特色課程或者是校定必修,也就是原住民族為了復育,這個是有可能,也就是你們的角色是量身打造那一所學校要用的東西,也就是不能泛用在其他的地方。

  • 如果你們對這一個事情有熱情,跟特色學校或者是新教的學校也許可以合作,但是也許有一個心理準備,也就是很難把它擴增到不相干的縣市去,我想這個就是你們挑這一個題目的特性,你如果是教程式設計,你在嘉義學,到高雄馬上就可以用了,因為跟地域沒有關係。

  • 這個很有趣,兆徽當時有邀請我。我入閣之後沒有辦法加入協會,但我一直關注他們的活動。

  • 因為我們團隊成員裡面有一些是在學校當老師,他們有說現在學校想要推,但老師不知道食農教育是什麼,想要教也沒有辦法教。

  • 我的意思是,他是哪一級學校的老師?

  • 國小老師。就算外面討論得很熱,但也不懂。

  • 在某些特定的地區會當特色嗎?

  • 是都市的學校。

  • 都市學校的食農資源是比較少的,像農夫跟天地,比如都市學校想要做食農教育,又或者是為了趕進度而沒有辦法學這個東西,所以都市受限於教育的範圍,所以其實跟鄉村來比是比較弱勢一點,我們希望解決都市的問題,因此我們才想做這一件事。

  • 這個我理解,但是我的意思是,如果都市不太有這一個環境,又不是透過遠距、雙師教學或者是VR,把這一些跟鄉村學校加以結合,或者是小旅行或者是實體的方式做的話,那其實你剛剛提到的這一些模式,像食農教育的這一件事值得推,但是在一個比較沒有硬體環境的地方推時,學校到底是不是乘數效果最大的地方,這個是有疑問的。

  • 因為在寫課綱的時候,為何說學校課程有一點像社區大學的感覺,就是有因地制宜,原因就是因為每一個地方跟農業的關係是不一樣的。

  • 我隨便講,像你在一個很都會區,沒有什麼農作物可以用,但是願意瞭解農業產銷履歷或者是認證標章的制度,又或者是行銷、包裝,二至三級加工到服務,等於是當作商學院的課程在上,也許學生會有興趣?而這裡面還是認識了食農,並不是從乙級開始認識。

  • 接下來的國民教育,並沒有那麼剛性課綱,也就是並不是都要用一個地方教,同一個素養跟題材,也就是用適合的方法去做,就像造成你們剛剛所說一個地方的教程,沒有辦法移到都市跟非都,甚至不同地方的非都縣市也沒有挪移的情況。

  • 但是我想越小的學習階段是這樣,但是越抽象跟大學、研究所,那個跨國都是一樣,但是越小是越需要第一手經驗,這個題目就是這樣子。

  • 或是你們去某些鄉下,從那個地方做一陣子,這也是一條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