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課程大綱第20頁中間,注音符號那一段,如果我是編寫教材的人,很難去想像這一段話要表達什麼樣的意涵,因此這部分能夠再請教一下。
回到第43頁,在談教學實施的說明裡的規劃。注音符號教學從過去以來是都用前十週、希望都學完。不管從電視、媒體或者是現在的繪本閱讀,都是希望先透過符號來識字,注音符號的確是一個工具。
但在很多教學的現場,前十週會造成很多的孩子將過去認識的東西先拋棄不管,就先從頭學起。因此前十週當中的工具運用,有時候也會壓迫到很多的孩子,尤其是偏鄉孩子對符號的發音上跟我們的表達不太一致,其實是會有影響的。
因此十週訂下來後,教育處或者是地方單位,就會因為這十週要老師們趕快教完、趕快施測。因此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訂這麼緊?或許老師在現場有他自己應用的方式,或者他可能在這過程當中有更好的教學方法產生。
第二,「直接拼讀法」大家認為是有效的東西,事實上我相信可能還會有很多更有效的東西。在這裡印出來的時候,其實會影響到教學現場,開放性有時候有其必要。
再者,有關於高中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作為編選條件的主要原則當中,固然會附加幾篇跟臺灣有關的文章,但如果事實上在技術型高中來講,其實我覺得「臺灣通史序」不那麼注重,如果用「北投硫穴記」,因為是技術型的孩子,你如果讓他讀跟技術性的這份篇章其實是有應用性、情感的統一性。跟工匠有關的這一些篇章,更能夠相互為用。
不管是綜高、技高或者是普高,如果能夠再深化晚清的東西,包括胡鐵花來台後對台東的描述,或是當時對鐵路的描述,有更多內涵的東西會更清楚顯現出來。
胡鐵花從中國大陸過來之後,到台東很多次,像寫南迴鐵路的時候,這樣的意象會帶出很多跟情感的東西。我相信這類題材有很多,像是諸羅縣志、台北縣志等等,不會只停留在臺灣通史的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