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逐字稿會給我嗎?
好。透過組織去連接?
像台北的NGO,你說喜憨兒跟以立,如果我覺得很適合的話,就可以直接去研究他們的模式。
你剛剛所說的社企流、Impact Lab,這都是屬於這一個NGO嗎?
另外一種是所謂的更放大的,這個是可以申請所謂的全球補助性的部分,他的模式裡面是要求一定要有一個NGO在中間做執行單位,所以他不希望扶輪社自己本身去做,一定要透過NGO,要放大NGO的力量。
這個是一種,這種錢是直接給到需求方,但是這一種錢我不知道是不是比較沒有效率,因為在使用上,其實是需要輔導、培訓,有沒有這一種情況?這個是直接跟這一個團體的合作模式。
因為我在想那個模式,我現在講的是有兩種的可能性,一種是所謂黏著度的這一種東西,有一種是我們出力,他們有可能會比較偏向於出錢。
所以這個合作的模式,有一些東西是怎麼樣參與?
所以你剛剛講的社企流?
我自己本身有在跟中小企業總會有在做一些合作,他們的合作比較像做聚落的輔導,像這樣子的話,我們在找廠商方向性的話,我有一點不確定要怎麼樣做進一步的媒介人士,也就是這一件事如何切入,我不曉得這樣子?
好像一下子變得很簡單。我來想想看怎麼樣來做串聯,反正就是瞎丟,反正這個方向是很明確的。
所以有了這一個方向的話,一下子就好像有一點明確,我就可以來研究看看。
我當然自己先sdudy一下背景的狀況,然後他們也有講到很多經驗,就算你以為做得很好事,但是也沒有做到什麼,跟打群架會認為是騙人的。
我舉例來說,假設社會企業底下,比如有些是育幼院。
他們沒有那麼清楚,因為其實這個還是大事記,這個比較像社長要訂一個年度的計畫,我在裡面有擔任一些幹部,我有跟社長討論一下子,我覺得社會企業這一塊是可以切入的點。
有些可能並不是那麼直接地執行,這個是他們的主軸,因為扶輪社的主旨是資金的部分,因此我想要問問看這一種方式,您有沒有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可以分享,我們可以跟社裡面來討論?
我們社裡面有五十幾個人,在概念上來講的話,我們算是中大型的社,我們覺得如果這一件事可以做起來的話,所謂做起來就是我們的主軸如果是可以社會企業的話,其實我們就可以嫁接更多的資源出去,或許也可以有一些想法,因為我還不確定到底是哪一些,也就是適合或者是有哪一些可能性,我們的合作模式是指扶輪社的這個主題的模式,肯定是會跟一個NGO合作,所以本身比較在於資源整合與提供。
我們是要交給下一個年度,但社裡面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主軸,我自己本身對社會企業有一點興趣,所以幾次的活動,我都有看到,如果可以把社會企業設定成我們的主題,因為我知道社會企業是很大的事情。
我是以一個扶輪社社友的身分來討論,扶輪社每年在社長交接的過程要設定一個年度目標,就我的經驗裡面,有的人對老憨兒或喜憨兒等特別有情感,因此在他任內這一屆就會跟相關的NGO合作,並且舉辦一些活動跟資金,這一年就是他的輔導重點。
我們已經看過你很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