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可是所有的國家在往前發展,看到的都是未來Iot、大數據跟AI與BIM完全接軌在一起,因此國家在看這個問題看不到小點,每一個小點都會出問題,效益不夠大就對了,因此我想剛剛談了,我想BIM是要推動的,但是不能只看到某一個單位,不只是政府單位,還是某一個團體看到某一個小點,就說現在有沒有那一小效益,因為那一點小效益絕對不足以支撐整個推動大國家的趨勢,為何這麼多的國家,傾國家的力量投入在BIM,我想不管是政務委員或者是行政院、國發會,面對這個問題,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時刻,謝謝。
但是不管是美國、英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各國全力發展BIM的時候,其實隱含的另外一個意思是,把BIM資訊串聯IoT、AI,未來的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串聯,意義遠大於現在在講設計、施工裡面一、兩個小的效益。可是短期來講,連美國BIM的國家標準,短期內推動最重要的效益,確實就是設計跟施工的協調整合。
可是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推動?如果我們參考的是全世界各國,每一個政府都在發展BIM的角度來講,像工程會所講的都是對的,如果看到的都是一、兩個小案子,目前可以實現的效益,會發現都非常侷限的。
但是我們如果談的這一些東西,我們是不可以直接解決剛剛石博士所談的教育訓練,要不要證照的問題,我們知道未來的發展如果完全進入正軌,這整個的教育訓練制度,當然應該要面對。
從人類的歷史來講,十多年真正可以在實務上用是非常短暫的,在地化所需要的時間,恐怕要更長。因此一個是在地化的問題,一個是費用的問題,都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困境。
我們談BIM,不可能沒有效果。四十年前的BIM概念發展出來的時候,基本上是在美國建築師公會所發表的一篇文章,像美國AIA general的文章,基本為止是沒有改的,是基本資訊的資料庫,不管是幾何或者是非幾何的資訊,到目前為止到十多年前才有商業團體可以用。
中國大陸也很希望,可是還沒有那麼容易,我們看到BIM的趨勢是幾千年來建築的設計到施工最重要的一個突破,整個人類的社會在建築土木的營建技術當中,最關鍵的突破,這個確實是這樣子。
這樣高的技術,什麼樣的案子才能夠用、什麼樣的案子才可以在地化,這個是目前我們幾乎每個人碰到的最大瓶頸,因此有沒有人說BIM是國家發展,讓專業的人來用?
基本上,十幾年來非常清楚BIM是一個趨勢,但是是不是每一個建築師、專業人員馬上能夠踏入,這裡面有很多問題在糾葛。最重要的是技術發展的成熟度,目前為止所有的技術都是國外的歐美發展。 很多是在歐洲發展好,美國大企業直接買下來,然後直接變成商業化,因此現在的價格是非常高的。
所以建一個正確的BIM,不管是在設計端或者是施工端,我們要關心的是什麼是專業的BIM最後的成果,才可以作為後面往下執行的依據。
剛剛談了很多問題,慢慢會收斂到整個核心,如果BIM沒有辦法跟專業的技術人員(技師、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結合在一起的話,BIM很容易流於形式,效果不只會打折扣,也很可能會出問題的。
我是許坤榮,代表全國建築師公會,我是全國建築師公會的資訊主委。我們非常積極在推動BIM,我們最近才出的這一本書,基本上是BIM的實務手冊所做的研究,經過一年的成果整理出來,我想等一下給主席好了。
大家好,我是許坤榮,我代表全國建築師公會,我是全國建築師公會的資訊主委,我們全力在推動BIM設計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