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師界來說的話,使用桌遊在老人那邊是相當普遍的事,老人要接觸的事是很擔心挫折的發生,因此我會建議你在設計這個產品時,是不是要找當地的治療師來作諮詢,因為像我們的專業是活動設計跟活動分析這一個部分,如何去把整個桌遊設計讓老人挑戰的程度,或者整個分級到負有挑戰性,會更有參與感跟積極參與,因此就活動品質來說有更好的幫忙,一點小小的建議,謝謝。
對。
我們是不老學校來販售,一個是進來的遊客,我們販售給他們。
其實我們做社區的角色,開發商品之外,也找社區的特色商品出來販售,我們就算找到社區的耆老有不錯的商品,像剛剛有提到的部分,但是沒有包裝,因此很難取得其他人的信心,這一些人年紀很大,留下來的人都是老人,他們沒有太多錢可以辦這樣的事,在訪巡的過程中,想要藉這一次的機會幫他們提出來,看他們有沒有什麼樣的資源可以利用。
我們之前在研討的時候,就有說引進創業者、旅舍業者,跟很多不同營運的人在這個領域當中合作,才有機會創造不一樣的榮景。可能會受限於臺灣現在很多建築法規的問題,所以想要藉這一次的機會,提出來跟大家討論。
另外,因為其實單靠協會,也就是庇護工場的力量,很難達到營造很多的散客來做這樣的目的,因為現在主要是以團客為主。
借這個機會想要提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工場是進駐在不老學校,也就是跟理事長合作的方案,協會這邊算是主導的單位,我們單位住在裡面,因為本身就像剛剛前面所講的,是以前內城舊學校的校舍,也就是學校用地,可是我們在裡面,就像庇護工廠進駐在裡面是營業單位,總是有生產行為,這個跟土地計畫上就有一些問題在。
這邊的回應是,我們在發現問題時,這半年來一直都有在努力,跟縣府的聯繫都沒有間斷過,因此現在的狀況有比較好一點。
不好意思,我剛剛坐在後面,我是台北負責庇護工場的嘉偉,我們庇護場主要是服務精神障礙者、智能障礙者,從事庇護性就業這一塊。
我們也可以開放圖書館,圖書館開放到五點三十分,我們學校有提供場地,可以留在這邊,因此如果家長不放心孩子,可以參加學校的補救教學,如果要培養多元能力,可以參加一些多元化的課程,如果想要自學,可以不參加、可以回家,因此尊重多元的學習,不能用強制的方式,強制的方式是一種比較消極的做法,我們要改成積極做法。
雖然可能沒有強制第八節,有的人想要參加補救教學,又好比體育課沒有學網球,但想要學網球,而體育老師有加開網球課,因此可以利用這一個時候去選修網球課。
再者,特別是十二年國教進來的孩子比較多元,其實學校可以開一些多元化的課程,可以加修並培養他們的興趣。
第八節沒有強制,但是針對有一些學習能力比較不好的同學,國教署或者是教育部都在推補救教學,每天都上到下午五點了,請問補救教學是什麼時候上?就是用假日跟寒暑假,因此我認為如果沒有第八節課,這些弱勢的孩子、學習能力比較不好的孩子,可以用第八節來作補救教學。
老師的想法是與其關在這邊沒有興趣學,不如學一個有興趣的東西,我也跟其他老師討論過,因此我們認為第八節可以這樣改變,並提供大家可以思考。
我還是有聽到一點是贊成第八節的聲音,因為我昨天就在FB po說我明天要來開會了,問大家有沒有想法提供。也有人提出沒有錢補習的孩子,因有第八節課,可以有學習的機會,因此我們並不是全盤否認,不能說家長希望孩子安全是錯的;我現在沒有孩子,也許哪一天我有孩子,我也會覺得很重要。
家長也會認為要上第八節才會有競爭力,同學都在上、如果你沒有上,怎麼會有競爭力?可是第八節大家都想睡覺了,如果想上第八節真的有辦法學到東西嗎?沒有學到東西。
我們老師很認真教,下課、假日也都幫學生上課,沒有鐘點費,我們也都幫學生上課,我們很認真,但家長似乎只要把孩子的安全顧好、不能讓小孩子受傷,如果小孩子有問題的話,都是老師的責任。
若學生品行不好,家長說是管教不好,但這不是家教的問題嗎?老師除了要負責專業的教學,還要負責兼顧安全、品格督導,所以當孩子有狀況的時候,家長就打電話來罵說:「教的不好,孩子是你帶的,品德有問題。」,在學校有九個小時、家裡十幾個小時,到底是家教的時間比較長,或者是在學校教育的時間比較長?家長好像都把責任推到學校上,我目前覺得是這樣子。
而家長的觀點是什麼?待在學校裡面不會亂跑,會很安全,學校要負起安親班的功能,老師很無奈,除了教學之外,還要當安親班。
因此我們現在的教育給學生只有一個單一的價值觀,也就是「會讀書有前途,不會讀書的人生是黑白的」,現在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再者,除了讀書之外,自我探索的能力真的很重要,我們現在都是讀書、考試,對於不會讀書、考試的孩子怎麼辦?就會被否定掉。因為成績差、不會讀書,所以要一直重補休教學。
學生、老師與家長現在處於一種三角的矛盾戀情,學生會覺得上課帶到方法,現在網路自學,除了自己看以外,東西都可以做得出來,好比看TED演講,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關著沒有用,有些東西是自己探索跟自學能力,特別是十二年國教進來的這批學生,已經不符合我們這個教法了,真的要調整跟改變。
學生會講說:「人生只有升學嗎?難道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考上榜單嗎?」我覺得要回到學校教育的本質,學校的主體是學生,我們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不是關在一個籠子裡面,給學生一堆書,讀完就對了,告訴學生說人生會因此一帆風順,因此家長、教育現在有很多謬思,我覺得真的滿奇怪的。
我們老師很想上嗎?坦白跟大家講,其實我們很不想上第八節,因為學生會浮躁,因為疲累、不想上課,因此會趴著,因此覺得又是考試,四點五十分下課,因此四點半就一顆心浮著,想要趕快放學,這是教育的現場,就是現在的情況。
他們認為社團很重要,因此剩下的時間是培養社團的興趣、培養人際關係的能力,而現在的教育有培養這一些能力嗎?我們把孩子關在學校關了很久,學生真的變得比較聰明、會讀書,真的比較有競爭力嗎?真的並沒有。
我們學校每一年有很多扶輪社的交換生,這一些外國學生來我們學校,最受不了的是台灣上課這麼長,比如這一學期是四個交換的外國學生,有歐洲、澳洲的及美國的,他們會對我們上課時間不可思議,七點半就要來、五點才下課,日本競爭力也很強,九點上課,三點放學。
因此剛才有老師提供高雄市的做法,那也是很好的做法,不一定是上考科。
所以目前上第八節課的狀況是,學生認為又要上學科,又要複習跟考試,而且又上了一整天七個小時的課,又要上第八節,因此很累。
因此,我畫了三張圖,以目前來講「上課時間太長,學生的學習成效不佳,大部分都是學科或考試,並沒有辦法真正提升,而且學生付了更多的錢」。
坦白來講,一個學校要開始改革跟革新,除非校長很有魄力,否則大家都會按照現在教育制度的體制走,沒有人想要改變,當有第八節課業輔導的時候,人家會說為何沒有第八節課,這樣是不是沒有競爭力?
我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圖表非常震撼,我看到我們的國小學生小學,讀書、考試、讀書、考試,國中也是讀書、考試、讀書、考試,高中也是讀書、考試、讀書、考試,到了大學才開始自我探索、瞭解社會及環境,很多應該被培養的能力,都沒有在高中以前被培養,因此這是不是教育失功能跟反教育?這是我們身為教育人員要思考的。
學校這個場域的主體是學生,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因此應該要尊重孩子多元的選擇、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我們就是要給孩子很多東西,要讓學生學,學生有沒有閱讀習慣跟自主能力?完全沒有。
第八節幾乎都是為了升學考試,國家的教育政策一直都是升學領導教學,我們老師很無奈,我們也不想上,但學校就會說有升學的壓力,要榜單貼出來都是國立的,國、英、數的老師上課進度壓力很大,因為我們的課趕不完,是不是我們的課程太多了?是不是要求孩子唸的東西太多了?孩子有無辦法學習這麼多?
因為我們學校是國立學校,素質都很好,功課都很不錯,但是十二年國教進來,學生的特質不一樣,並不是說他們笨,他們可能是靠體育加分、才藝加分、偏遠學校加分進來的,他們的屬性改變了,但我們的教育制度沒有改變,我們還是用十二年國教以前的教育制度來教現在的孩子,所以造成現在小孩子上課時,學生覺得很無聊,禮拜一上國文、禮拜三英文、禮拜五數學,因為我在高職,所以另外兩節是上專業科目一跟專業科目二。
我們教課是很無力,尤其高三是十二年國教第一教,我們很明顯看到十二年國教以前跟以後的學生特質實在真的落差太大了,真的很大!
不是上進度,就是拿來考試,一直複習跟考試,這一個學生回家就可以學習了,不一定要關在那邊只是讓他自習或者是複習。一般我們上課的鐘點費是400元,但第八節的課輔費是500元,學生其實是繳了更多的錢,但學生有沒有學到更多的學習效能,沒有!
同意書上只有「同意」選項,沒有「不同意」選項,這是在很多學校都有這樣的狀況。學校要如何做有很多的做法,但大家都為了方便了事,所以用最方便、最能夠統一大家想法的方式去做事。
以目前來講,大部分的學校在第八節課都上新進度,如果不上新進度的話,你就會跟不上,不會有人替你額外補課,必須要自己負責。
我們目前在學校的現況,我服務過三個學校,有私立、國立及縣立,有北、中及南部,大概差不多有共同的狀況。
大家好,我是高職教師,所以我代表的聲音是來自於教育現場第一線人員。
我是代表高職教師。
大家好,我是斗六嘉商的教師王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