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軟體的,是不是軟體開發流程在做?
這個是什麼案例?
我們再討論另外一個部分,也就是PO的價值或者是做什麼,不然我們經濟部會問說跟公聽會有什麼不一樣,也就是新的制度有沒有什麼不同?
已經回答過的問題就不用再回答?
就是形成共識與凝聚?
也就是一切都是透明的,有利益相關的,有違反就放在上面,該列管機關如何處理也會放在上面。
等於公告形成共識就會開始?
所以過了四個小時就拿掉嗎?
也許一個禮拜就在開會?
很多說法令過了沒有回應,因此他可以放上來討論?
現在是六十天?
以前就抱怨公告他們沒有人知道。
第一個是什麼?
這個是要點嗎?
最後的政策還是要透過不斷討論什麼是該做的。
要討論什麼是透過大家來討論,最終一定有一些案子,雖然社群有討論,但是不一定會變成法規的改變。
您的意思是在公開跟有一個政策履歷,讓溝通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我們再回來看一下,意見政策形成,現在是從下到上凝聚,然後慢慢做。
不是給利益相關?
我們看到在進入政府之後,我們的理解是,你希望用數位系統來輔助公務系統,像我看一些資料是公司法修正有一些參與,在這一些法規的修正裡面,您怎麼看及對我們的影響?
最開始是什麼樣的參與?
可以舉一個例子嗎?
您自己開始比較多的參與治理?
1994年是什麼事?
所以在入閣之前,這一種協作式的,您實踐了多長的時間?
不是只有一個小時?
您在入閣之前,是不是「vTaiwan」跟g0v是你們在實踐這一種協作式公共參與最主要的兩個案例?
像跟您相關的資料裡面,以前我們的習慣對一千萬人說話,現在是跟一千萬人的聆聽或者是彼此的互動,可不可以從您這邊來給我們一個定義,現在這一種「協作式治理」或者是「政治參與」,這個是什麼意思?
那個點是你加的?
今天是g0v的雙年會的大會,其實主題是開放,今天這個採訪是要回顧一下這兩年,其實您是從開放的系統來參與政府的運作,是不是比較一下兩年前跟兩年後,大概差別在哪裡?是不是可以為我們先作一個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