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仁愛林森而已,醫學院對面,謝謝。
美編的錢都花掉了。
你說是放在網路上?
我買版權,並沒有放在網路上,我沒有談網路版權。
沒有。
對。
已經對整個領域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紹,並讓大家介紹,已經不是International Health,而是全球的。
對,這個是全球衛生治理,這個是重要的教科書,它的作者都是全球治理很重要的入門書,這個東西在學校或者是公單位,因為很冷門,沒有人願意付出,所以我們買的版權,自己翻,我們手上還有一些,但私部門要……
這個是我們跟國際買版權出的,雖然是冷門的書,但是還是必須要有人做一些累積,關於WHO,其實它很重要,像唐獎來的那個是以前WHO的幹事長,我覺得國內的網絡連結都miss掉,他那時有一個挪威計畫,這是一個之前倫敦在學研究所教書的計畫,是全球衛生治理專家,我請他來臺灣兩次,我們翻譯他的書,因為這一本對WHO來講很重要,因為這個是2010年出的,有一點時間了,但國內相關的東西都很少。
很高興認識你。(拿出兩本書)
可是你是用行政院ey這個email嗎?
LINE方便嗎?有一些Youtube,我可以很快直接給你。你方便嗎?我不會常常吵你。
因為我跟著去溝通,因為其實一至三期,我們對於安全跟有效的認定,並不是用所謂的一至三期,這都是可以直接進入三期直接做,在臨床研究的成果上,也就是在循環證據上,已經確認是ok的,所以直接是做臨床試驗,從三期開始做。
對,所以這個概念跟三總這邊,就是希望有這一些東西,你只要做出來,因為都可以直接進入臨床三期,因為前面不用做那一些測試。
好啊!因為你的社會影響力,跟對全世界的政治影響力,怎麼樣可以借重讓你push這一些東西做正向發展?
那一場他剪綵有來,我有找他。從我一開始拜會開始,我就深入這一些題目,跟國際作連結,所以跟日本再生醫學會與產業聯盟都有一些網絡。
我去medical japan安排這個場合並演講這個東西,這個是我們做的。
所以一直鋪陳那個環境很重要,像再生醫學的話,我覺得教授的想法非常活潑,很優秀的人在裡面,你可以鼓勵,所以那個新創平台,很快有新的東西出來,就會覺得很好。
因為在臺灣低薪,我對於新創或是創投的鼓勵,讓他覺得在臺灣可以得到支持,也就是很優秀的人不會離鄉背井,而願意留下來。
這個很重要!我看他們的網絡也很有限,也就是AI跟醫療的結合或是IoT跟醫療的結合。
你可以幫忙嗎?
這個公司是在竹北生技園區,剛拿下一千五百坪。這整個細胞現在正在蓋,6月蓋好,我也希望讓高層更注意這一件事,因為其實官僚體系非常緩慢,如果很重視的時候,都會認真做,有新的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開始看到一、兩個成功的case,就會有信心,我就用打混出來的網絡跟專業知識想協助這一件事。
我希望他來讓大家更認識再生醫學,能夠push再生醫學條例,這個是很革命性的,如果我們做人工關節是要把骨頭鋸掉,就是養了取一次,然後再貼回來是差很多的,很多東西的再生都有機會,比如食道,其實病人最多的是在中國四川跟東北,裡面有錢的,來這邊做國際醫療就好了,我不用我的醫護人員等,我的醫護人員要有好的生活品質,他選擇留在臺灣,我不要讓我的人坐飛機坐來坐去。
我很想push這個法規能夠快一點、速度拉快,所以我邀請澤先生來台灣,剛好遇到臺大醫院院長,他說台大醫院要來請,因此他就說心臟科、外科來弄這件事,他來二十四小時就走了,我有試著想排,台大演講全面見總統,太靠近520了。
日本是這樣,像日本做了很多胎盤素等很多東西,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管它,就沒有辦法加上report,還是要有東西管它,要對產業、醫生有所鼓勵,就是要有法條出來、大家有依據,不然投資人會不敢投。
是鬆綁,有條件的早期上市,conditional approval。所以是給他五年,你要做六十例,但是要做對照,讓大家都放心。
日本是這樣,我們一般講生技,會講藥品跟醫材,日本是加上再生醫學,所以我最近去看三年的medical japan,他們的再生醫學已經獨立一個展場,他們是連富士軟片都進入這個市場。
因此這個再生就很重要。他們的動物實驗,比如跟醫療實務跟臺灣有關,做胰臟的再生醫學養在體內,可是就是會分泌胰島素,現在還動物實驗,這個如果ok,其實糖尿病的藥物,反正就會產生很革命性的變化。
因為我們像現在騎摩托車要戴安全帽,我們要先確認青壯年的人不要因為意外事故,努力了幾十年,因此其實器官來源都……
其實他希望我們用一個新創公司,像台杉、台安,民間再進來、日本再進來,我們弄一個新創公司,對於一個好的技術,像用口腔黏膜養角膜,像我哥哥是台大醫科,我哥哥的眼睛角膜移植過,因此我們家妹妹每個月都要回去抽血清讓爸爸點,很多東西在做這個東西,如果角膜這個東西有機會再養出來,就不用再等捐贈。
去年2月的時候,我們是用財訊把他找來,並給他一場演講,他現在被美國猶他州用幾百萬美金挖去三年,就美國猶他州利用再生醫學的產業聚落,因為我們現在是用民間在搶這個。
我們現在談的是在這邊……
日本是不景氣,所以才可以談下來,這兩個最容易商品化,一個是最接近臨床的結果,一個是食道重建,一個是關節軟骨。
臺灣的醫生比較活潑,我們的臨床實驗其實相對比較便宜,其實我們做了一個產學平台,臺灣的公司拿了1,500萬出來,現在先做皮膚,就跟三總的燒燙傷中心先做皮膚,已經有一定的動物實驗跟專利,我們來鼓勵他們,因為我同時兼一個官股濃厚色彩的臺灣生技創投董事,我們董事長也是那個董事。我說去年有18億,這都是可以協助大家,很快把很多東西弄出來商品化,然後用國家力量去支持。
第二個是膝蓋關節的軟骨,像我媽媽兩隻腳都換人工關節,是這個骨頭要削掉,現在開始有狀況的時候,我從這裡取一塊下來,我也是養了兩個禮拜之後就貼上去,馬上就可以走路,然後就會復原到很好,現在找到的PI是台大運動選手的主人,他說五、六十歲的時候做一次,弄到八、九十歲過世,你的生活品質不要受這個太大的影響,因為大家都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是軟骨磨掉。
我以前的老闆是吳榮義,他就進來當獨立董事,他很專業,他引進兩個東西,都是在於能夠養出這個成片,第一個是用口腔黏膜來養食道,台大醫院院長主張這個還可以養角膜、視網膜,要趕快加速做。
但是口腔黏膜養了以後,也是這樣黏上去而已,狀況非常好,這個他已經做了三十個案例,日本的PMDA是全部都做完了,現在在等PMDA的審查結果。臺灣有一家公司已經引進,也就是「三顧」,這個是我的朋友公司。最近國發基金過了,派的法人董事是台大醫院院長,是國際細胞治療學會的副理事長,我要讓最專業的進來。
找他來是因為我要推這個法規,我覺得如果9月有機會被列為優先法案的話,因為我已經引進產品進來了,最近兩個很容易商品化,都請臺大的教授做PI,一個是口腔內膜養食道細胞,因為食道是括約肌,所以如果食道癌的人,那就結痂了,只能喝流體的,甚至撐不開。
從2007年第一個案例到現在已經做了五十幾個,他給我大阪大學的密碼,我就上去看,他就把養出來的成片放三片,直接放在心臟上面,再把心臟縫回來,所以從進去住院到出來,就是從取的培養到開刀貼上去,到他可以出院只要一個半月。
國內我跟他最熟,他要來臺灣都會跟我聯絡。5月17日,台大醫院跟我,我把他合辦邀來演講,第二天在台大做演講,我要講這個細胞養成的技術,一般都養不起來,但是他是生化學家,特別是這個培養皿,把細胞養成成片,而且在溫度的調控下,那個細胞是活的,而且最多可以疊好幾層,是可以整片取下來,所以我說用大腿內側骨骼肌是針對心臟衰竭,因為日本對於腦死倫理上的爭議很大,所以他們一旦心臟要換心,就是沒救了,要送到美國去,因此他們先發展了這個技術。
另外一個是執行的醫生,是心臟外科的主任,大阪大學,叫做澤芳樹,他是日本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循環氣血理事長、日本再生醫學會理事長,也就是很大、很重要。
第一個日本成功的產品是用大腿內側骨骼肌養出來的線上產品,因為我同時是民事的董事,我就把民事的異言堂帶去拍,這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培養皿的發明人,他是諾貝爾級提名的。
這個技術開發,一般講細胞,現在國內看到的都沒有辦法成為成片,可能是一顆顆的,你不知道打到身體之後,是代謝到哪裡去或者是有沒有focus在哪裡多少顆。
第二,我回來之後就跟朋友講這個東西,朋友很有興趣發展,我們找到日本一家公司,有一個產品已經問世,而且日本健保給付了,這個人5月17日要來臺灣,你也許有興趣來,他叫澤芳樹。
這個法案在TFDA已經幾乎做完了,他們最後法規上的文字要往衛福部送了,但是衛福部沒有概念,但因為我跟食藥署這邊很熟,承辦的科長都很熟,就這一個案子的討論很多,我這邊已經有草案了,可是你知道官方,我叫陳其邁辦公室跟他討,他說沒有,因為我要看最後的版本修成什麼樣子,很重要的是因為產品已經進來了。
聽我講,賴院長是我的董監事,因為我們以前做WHO遊說,所以很熟,我們現在正在預約。
這個其實很shock,我直接到實驗室看,很shock。食藥署要推這個的時候,他們就公告要做再生醫學條例,我跟著去看,所以我跟日本的勞動省、PMDA、再生醫學會、產業聯盟有互動到,互動到之後我覺得這個滿有趣的,他們要傾做這一件事,我找萬國法律事務所,以前我比較熟的律師,他是留日的,因為基本上臺灣是希望日本的管理架構管,我們就標了這一個案子,因此我就為食藥署提供,這個是代生醫療制劑管理條件。
他也不用穿彈性衣。
貼上去之後,這一些人本身沒有……啊!沒有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