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們最近開始看很多國外的報告,大家都擔心當Covid-19疫苗問世之後,大家並不是在討論疫苗本身,而是在討論相干周邊的耗材,這個是缺貨的,看是不是可以把真正需要用到針,像皮下注射,那個是需要針,那個也要留著,是不是要把疫苗注射的過程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我們不會一直這麼高度的……
如果產生聲量,這樣對政治人物會有感,因為是幫助護士。
不過剛剛委員提到的建議是群眾募資,不是都是募資嗎?
對。
這並不是新的東西。
連接管,或三插接頭。
會讓人家覺得真正的聲音有聽到,我們有要試著做一些改變,但是主流不願意改變,可能有一些考量,如果發生之後,讓非主流的人影響主流,也許大的藥廠會在瓶蓋上做這樣的變化,這一些事就慢慢發生。
臺灣有一些藥廠。
專利都過期了,因為時間點有一點久了。
這個是蔡醫師取的。
後來都是往前推,就是藥廠改過來做,藥廠不會得最這麼龐大的勢力,如果我們有一條支線願意,也讓人家看到,的確使用上,這個也減少很多動作,把前面的取藥、蓋子取消掉,我的醫護人員可以多做很多比較有意義、價值的事情,也不會讓這麼多的這些廢棄物,在處理垃圾的人再次受傷。
為什麼我的角色會在這邊出現?因為我的老闆跟蔡醫師是同學,他說蔡醫師畢生的心願是希望把這一件事推上醫療,尤其是護理人員在整個醫界的商業裡面,他算是很弱勢的團體,如果要由他們來發聲,很難,因為其實在醫院,看蔡醫師準備的資料,其實都有被報導、報告或者是做訪談。
但是在沒有發生之前,這個不會被增加,因為主導者不會讓這一件事發生,這一件事永遠不會產出,這個也是為什麼蔡醫師奔走這麼多年,也見了一些藥廠的董事長,但是真的很難推翻這整個供應鏈改變的這一件事,這個是比較難一點。
剛剛委員提到的這個案子其實是眼藥水,改的是一個事情,但是現在是要把一個很完整的供應鏈切掉,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差別,如果這些針,像全球有100多億支,尤其這些又是歐美主要的品牌商,他們不會去做,因為這個牽扯實在是太多了,因為我們現在都希望,我們都瞭解這整個改變的供應鏈其實是很大的挑戰跟問題,如果有另外一個支線是可以從這樣子去試試看,像自己國家也有一些製藥廠,如果願意去試,我們甚至把這樣的設計share來做這樣的改變,讓整個使用者去使用到這樣的東西,覺得這個對我們有幫助,這樣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