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說有沒有機會用什麼方式來突破,我現在是不懂。
連Google來都是一樣的。
對,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要找誰,問了律師、會計師,這個是比較熟悉的渠道,也想要找NCC經濟部,因為我們完全不懂,後來天怡給我們一些方向,還有另外一個朋友,找交通部郵電司協助給了很完善的講解,我們開始有清楚一點的picture。經過他們講解之後,好像也沒有這麼恐怖,其實法令都是現成的。
也就是準備開台之前要有一些設施,然後要怎麼跟調查局⋯⋯
我們也有登記,一個月要先收你機器499元,一個月還收99元美金,我們覺得臺灣滿有實驗精神的,他們很興奮,也許是有點市場。
走過一遍之後,模式可以copy到其他的地方,衛星就像它的基地台,服務任何地區對衛星來講都是一樣的,他已經佈建好這個基礎建設,做哪裡的服務並不會增加太多固定的成本。
但我估計他們是覺得下一個階段,目標還是放在東南亞,甚至再延伸到南美洲,用臺灣這個地方,法令、政治比較完善成熟一點來作試驗。
臺灣可能是全世界寬頻最方便的地方。
這個事情要再跟國內的業者來作一些溝通,他們可能不太理解,所以請我們幫忙協調整合訊息。
他們有透過AIT,簡單來講卡在不太理解為何不能用百分之百用外國人的身分來擁有公司,但是臺灣法就是不允許,有些現行的法規包含「電信監管」,可能是刑事局跟調查局有權。
衛星通訊是其中一個,所以我們很早一起co-work,這個計畫很小,我們願意相信他、支持他,後來就開始陸續丟一些有的沒的過來請我們幫忙,我們也開始找政府,比如經濟部航空小組航太小組,像金屬我完全不懂,我們就組織這些訊息並且丟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聯繫或者是怎麼樣,真的需要我們幫忙再跳出來,所以除了當時提供方案之外,我們像友善的夥伴提供local supports。
手機通訊產業我們非常熟,三、四年前我們開始花比較多的時間,我自己弄了task force找跟手機、PC沒關的藍海。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再講他們的專案。我們是同學,我在2003年就創業了,公司做兩個業務一個是線路板跟半導體相關的方案設計,像通訊方案的相關設計、產品代理,然後再有一些創投,創投的部分是投業務上下游比較熟悉的公司和團隊。
當時會選定來臺灣做推廣,我有點訝異,不過有些背景,我來說明一下。
沒有,比他貴很多。
搞不好還不用⋯⋯(笑)
有兩個人在進行聯繫,一個是我,一個是Brian。
為何要撇清關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