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臺灣現在政府鼓勵很多新創,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是新創來創新,哪一些我們一定要做、我們在臺灣應該做什麼,這樣才有創新,這才可以在世界脫穎而出,所以路線的選擇一旦確定之後,就要願意投入經濟化、規模化跟整併化,我是滿鼓勵把大環境做好,因為其實不管是好或者是壞,一旦上市被放大監看,整個公司的透明度都增加,這個大環境鼓勵大家往上市走,大公司沒有創新沒有關係,但是整併臺灣其他的創新公司,這個是政府可以做的大環境,謝謝。
第二個選擇是,我們應該要更硬或者是走純軟,因為純軟才可以征服世界,硬的都代工,很辛苦,有量沒有錯,但是鴻海的毛利很微,所以應該要純軟,像美國的 95%毛利都賺走,全臺灣拼代工有 5%,這個是我們路線的選擇。
謝謝有這個機會,我這邊要呼籲臺灣在接下來的挑戰要做一些路線的選擇,下一個競爭力到底是 AI 或者是投入更多的人才培育,我是滿呼應其實應該要把人才吸引進來,臺灣應該要善用 AI,並不是訓練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工廠來做人手,這個工廠的人手應該是東南亞的人,我們應該要駕馭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