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姊的建議,我自己也滿認同的,就是希望可以先善用國外的資源跟人緣,在國外學術界比較有名望之後,可能大家開始知道我後,才回到台灣可能會影響台灣或改變台灣某一塊可能會比較有效率。這也是我自己覺得比較舒服的方式。其實這也是我很掙扎的一塊,談到identity,很多時候我自己也覺得討論到政治這塊,我自己會把自己跟可能英國裡面的亞洲學生,譬如說中國人做一下比較。會開始從出國之後,對於自己身為台灣人有更多的認同,比起出國前。可是後來又覺得說很多時候identity只是一個社會給你的標籤而已,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