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相當同意的是,如果有一個社會使命,但是在地方覺得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做,或者是只靠一個人的熱情做,那個是很容易就撐不下去,整個目的其實也是希望任何一個人不管是為了照顧家人,或者是生活上沒有辦法全職顧這一件事的時候,幫忙有人幫忙接手,慢慢就可以變成是打群架的概念,我覺得這個才是為什麼要做「社會企業」,因為一般春營利的企業是沒有這一種事,會幫忙的是在產業鏈的上下游,如果有供應鏈的關係就會幫忙,不然就純粹競爭者的關係,很少聽到互相幫助的情況,大家都要解決類似的社會問題,或者是社會的理想或者是使命,這個競爭關係比較弱,而願意彼此合作的關係是至少經驗交流的關係比較強,這個是社會企業因為公部門要做一些好事,而民間夥伴做得更好的感覺,而是大家自己結盟之後一起提出一些倡議或者是訴求,我們儘量不要擋到大家,儘量解決大家的問題,所以沒有由下而上或者是由上而下的關係,大家都是平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