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要做雙向細目、學習重點,是為了讓彼此扣合。

一個領域上百個表現當然讓人討厭,但這裡三學分只有三個教學目標,是否稍嫌簡略?

我們在內容上,以動力機械群(汽車、飛機)為例,有兩樣沒有看到。

第一,沒有看到電動車、油電混合車,所以教的是汽車的歷史,不是汽車的未來。這兩類都有一成的比例,十年後一定要更高,技術工作者若不會,是給人笑的。

第二,只有引擎和輪胎,以前不處理車體,現在依然沒有,但那部份是比較好賺錢的。如果有周全性,他入行時才有路可以走,而不是除了引擎都不敢碰。

實務有脫節處舉例,例如汽車修護教冷氣組件維修,但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電路壞掉。

現在的車真的不容易壞組件,所以如果不列冷氣線路查修,是否有疏漏?

此外在教底盤維修時,未提及懸吊系統校正。

總之,請確認這個行業的未來性,不要讓孩子覺得技職畢業還要入行從頭學習,就可惜了。

實施的學分分配不太平均,是否可以不要依舊制?讓現場教師判斷?

素養是否能進去?一定可以。安全修護、駕駛、合宜的工作態度,這些都可以落實到課程,不只是在理念裡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