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開一個頭,我跟唐鳳兩位都是g0v的contributor,所以g0v有一些專案除了監督政府,其實也有待用政府的概念,就像第0個專案的預算視覺化,前一陣子義大利就採用對嗎?

  • 對,中央政府也有採用,全部都合併進來了。

  • 回到今天來,一個視障服務,如果現在還包含新的軟、硬體要慢慢導入,如果要分前期階段的測試,像審議式民主、甚至參與式預算,讓視障團體、定向師、無障礙設施的專家、交通專業,像鼎漢等,共同形成共識與討論,才可能把服務效益最大。

  • 例如像第二代的布穀鳥的有聲號誌是從2005年至2007年這三年,台北市很謹慎用了三年來來回回跟很多視障團體來跟廠商測試與調整,才有規格。

  • 現在剛好是台北市交通局主秘許文彬跟我分享,他當初剛好是科長,因此他拿著各種動物的聲音去給視障團體聽,最後視障團體才選了現在這三種布穀鳥、鳥叫聲跟蟋蟀聲,所以我覺得這個十一年前有一點像審議式民主的概念,我覺得這樣子很好。

  • 一個好的公共服務,最重要的是要讓使用者覺得好用,是需要一階段、一階段測試,慢慢確認軟硬體功能跟服務流程。以今年3月台北三民健康路口的測試,我們初步印證第三代開發智慧有聲號誌可以給視障朋友路名、方向及秒數,比如三民路往北綠燈50秒,就可以幫助受過定向訓練的視障朋友過馬路。

  • 有,你們兩個影片我都看了,健康路往西24秒。

  • 對,或者是紅燈請稍等。

  • 可是七位中的兩位視障者,包含第七位其實是台北市政府全盲視障者,像中央財政部還有另一位曾弈勳,他是全盲的軟體工程師,是非常地優秀,七位中的兩位視障者提出還是需要布穀鳥的聲音,特別是對面的布穀鳥聲,好幫助他們不要走歪。

  • 這也是為何台南要接續測試的原因,也就是5月至11月繼續測。我們接著看高雄全盲視障的朋友,沒有布穀鳥的聲音,即使有三民路往北綠燈30秒,又沒有導盲磚跟好的無障礙設施,在台南火車站圓環會發生什麼事?36人次中很多人次都發生這一件事(播放影片),手機接下來真的在綠燈秒數會告訴他中山路40秒,這個是在高雄視障朋友來台南火車站的確是高頻率路線來測試,每一天都有視障者搭這一條路去,定向就走歪了。

  • 反射式轉90度就歪掉了。

  • 他的定向沒有問題,是那邊無障礙設施、人行道。

  • 這個必須要導盲磚。

  • 我們認為這個是需要啟動點的導盲磚。

  • 這幾個月內政部營建署就在推縱向的斑馬線(拿出圖版),最右邊是台南,左邊是高雄,所以連桃園都發了整個新聞稿,其實內政部營建署也很善意回應視障團體需求,就是要解決這一個問題。

  • 可是我想很明顯的,到這邊至少光在過馬路,就是需要新的縱向斑馬線、導盲磚、有聲號誌,進一步整合,或是討論結合起來的狀況,才是相對完整的服務設施。

  • 這兩條或者是三條有什麼差別?

  • 縱向斑馬線嗎?

  • (會後桃園市府交通局說明:1.本案由內政部營建署主政,提出相關試辦計畫,並與本市合作執行,本局提供試辦場域,並進行實際工程施工,查導盲斑馬線3條與2條之規格差異主要在於尺寸與間距,3條為寬5公分間隔5公分,2條則為寬10公分間隔10公分,以不同之寬度作為設計,並由營建署辦理實測驗證其效用。)

  • 政委您了解,光啟動有沒有導盲磚的這一件事,其實就有影響。

  • 從入口延伸到整條路線,視障朋友從出門到目的地,整個智慧城市中的整個定位技術、智慧號誌、無障礙設施、Smart device的軟、硬體配合,才能執行整體的視障導航服務,這是交通界這幾年談的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這一些本質上其實都還是在協助視障者外出行動,也就是定向行動,所以定向師才是建構這個服務、參與的主體,接下來向讓兩位定向師說明定向師制度從民國100年發展的過程,平常在服務視障朋友中遇到的問題。

  • 我先說一下定向行動,其實定向行動就是讓視障朋友可以運用各種感官知覺,像聽覺、觸覺及障礙覺等等的部分,可以能夠安全、有效盡可能獨立且優雅地行走至目的地。

  • 因為外面的環境其實有些地方無障礙的部分並沒有這麼友善,其實可以利用輔走工具並透過這一些感官知覺,以安全、有效,盡可能獨立,就是不需要每一次都需要人家帶,就可以到想要的地方,或者是需要去的地方,因為有些人會上班或需要自己往返,不需要每一次找人帶他。

  • 因為視障朋友在視力受損以後,在很多部分都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不方便,尤其是在行動上,危險性相對提高,因此我們定向老師都採一對一的教學,我們會教他認識周邊環境,還有利用剛剛講的各種感官知覺,訓練他如何建立環境的心理地圖,還有就是方位跟空間概念,避免他們會迷路,因為其實視障生在視力受損以後,其實很多人的方向感並沒有這麼好,所以我們定向老師會教他並訓練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感官知覺,但這需要時間學習。

  • 像我們看到一些過馬路的技巧,我們也會教導通用易辨識的法則(如馬路的邊緣探測、過馬路時的判斷),讓視障朋友可以隨時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所欲前往的目的地!並且能夠獨立且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或自己想到達的目的地)前方路況的探測技巧,其實都會去教,因為我們定向老師教了他們這一些技能技巧,當視障生具備以後,他們慢慢可以走到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是需要去的地方。定向行動訓練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視障朋友可以重新融入社會,而並不是當我眼睛看不見以後都必須在家裡,去哪都必須全程要24小時有人陪伴我,要隨時有人可以陪伴外出或是協助,這是有一個困難度的問題。

  • 定向行動其實除了幫助視障者可以行走外出外,在心理、生理、社交及經濟各方面都大大提升非常多的益處,相信委員應該也很了解,當他有能力走出去以後,各方面就會改善了。

  • 在證照的部分,還是請林理事說明一下。

  • 你剛剛說定向行動訓練目的是最後不需要行動協助員?

  • 如果他有能力的話,當然希望視障朋友可以自己利用輔走工具出門不需要依賴他人,所以我們才會說盡可能,但是有些部分、有些地區仍是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如:他很少或是不常去的地方。

  • 或者是去過新的地方這一些。

  • 因為其實我們目前在定向行動訓練申請來講,目前全國各縣市都會有生活重建單位,其實社工他們會去派案,但是每一個視障生能使用的時間、時數並不一樣,因為就看個人的能力與需求,其實都會先去評估,所以不可能我今天臨時想要去看醫生,然後一年或者是半年才去一次,這個部分可能老師沒有辦法教他,可能就會暫時需要視協員或者是其他人幫忙,常去的地方就可以申請學習即可減少他人的協助。

  • 所以會特定路線減少協助,但是新的地方、狀況還是會需要視協員?

  • 對,經過評估,還要看他的使用頻率。

  • 我要講的是關於證照發展的部分,前面的部分秘書長已經講過,定向行動對於視障者的重要性,有助於身心障礙者融入社會。我是第一屆考照通過的,我是在2012年初拿到我的證照,也就是前一年的時候我參加了考試。

  • 在此之前,都是以結訓證書,也就是各個單位培訓發給我們的培訓證書當作證明,但這當中產生一些爭議及困擾,因為各個培訓單位、時數不一致、課程內容不一致,所以在這當中經過了滿多的協調,剛剛我們秘書長沒有提到這一塊,2000年是第一班正式培訓的定向行動老師,一直到2011年的時候才考照,因此在這當中有一段是在整合。

  • 目前已經好幾梯。

  • 六梯考照的部分。

  • 考照制度之前是採培訓班結訓方式,我是第三班,我是由台北市勞工局委託師大辦理,我是受770個小時結訓,後來內政部規定是要滿650小時以上,現在目前都朝這個規定去走,因此我現在簡單介紹到這裡。

  • 所以母法是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但是沒有特別寫這一件事,所以這一件事是要到身心障礙者服務人員資格訓練及管理辦法,明文列進去之後才開始,所以我看了一下立法沿革,跟您講的一樣,當然中間可能有一年是他們在準備。

  • 政府部門委辦目前是開了七班,然後考了四梯次,目前到現在是這樣。

  • 很清楚,謝謝。

  • 有沒有遇到的問題想要跟政委講一下?

  • 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在定向行動訓練的部分,因為大部分都是屬於衛福部,但是我們服務的年齡是從0到往生都可以,但是會卡在如果這個個案是在學齡階段、就學階段,可能我們這邊就沒有辦法介入協助教學,因為是跨部會的部分,而且其實勞政、社政及教育是各自分開的,因此定向老師在這一個部分介入,,因為目前教育體系是以有教師證為主,而我們大多數老師並未具備教師證,所以在這部份,其實也變成定向老師沒有辦法全面性協助或介入,如果就學階段的視障生有學習定向的需求時。

  • 特教體系並沒有使用這樣的證照,特教體系變成是你可以去訓練老師,但是是老師來陪學生?

  • 對。特教老師本身能夠教到定向的時數有限,且老師其實課業非常繁忙,但我們並不會排斥老師來教,但當教育體系的孩子,有需要定向行動訓練服務的時候,其實我們定向老師是沒有辦法提供建議或是介入的。

  • 教保員呢?有一般性的教保員嗎?

  • 他們是教師助理員,但是是全程帶上帶下。

  • 了解。並不是特別就定向讓學生掌握校園定向能力,而是在學校裡帶著學生走,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所以才會變成有些學生族群,如果是家長想要申請服務,因為如果變成學校沒有辦法安排,只能轉向跟社福體系申請,但是因是就學階段,社福單位這邊也可能沒有辦法提供服務。

  • 所以變成家長自費不可,假設覺得有需要的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 你們目前有跟學校合作成功的例子嗎?像校長、學校的的課發會,或者是特教中心?以我的理解,特教中心的裁量權很廣,如果覺得需要跟你們合作,也可以跟你們合作。

  • 目前教育體系的孩子,我們會去教,大部分是寒暑假的階段居多,因為那個是放假期間,但是其他開學階段我們幾乎沒有。

  • 所以是當作暑期營隊或者是課程?

  • 可能高中升大學,或是轉換新的學校,因為那個環境是陌生的,因此如果有申請服務,定向老師就會去教他熟悉新環境。

  • 但是只是大一之前的那一段時間,或者是高一之前的那一段時間,等於一旦開始上課之後跟你們的關係比較弱了?

  • 這樣我了解了。

  • 謝謝兩位定向師。

  • 政委現在了解如果從每一個視障朋友出發,像我現在知道的是台南至少一年有70個新個案,都是直接到家裡去教各種定向技巧,所以台南至少70起跳、高雄100、台中120、台北每一年是200起跳,所以全臺灣至少1、2000,所以定向師如果在勘查視障者周邊及生活交通路線時,同時做無障礙設施檢測與紀錄,這就會擴大其他弱勢用路人,甚至一般人,讓臺灣政府主動發覺無障礙設施哪裡不理想。

  • 意思是各位就要當通用設計師了。

  • 我們國家的無障礙設施檢測,每一年有很多梯次,受訓是一天半,很多定向師本來就有自己投入去做這一件事。

  • 對,而且我們在無障礙的部分,其實定向老師都會勘查一下。

  • 定向真的是一門專業,從美國傳過來的方法也包含無障礙設施的部分,因為他們也用得到。

  • 針對台北、台南目前的成果,至少現在台中、高雄就有盲人重建院提出試辦申請,像高雄市交通局也已經初步表達願意受理的意願。

  • 能有目前的成果,我遇到很多勇於任事的公務員,我很感動台北市交通局的許文彬主秘說縣市之間是合作、並不是競爭,我才能放手做事,讓兩位在11月的那整個智慧身障運輸大會,是美國運輸協會所發起的,能夠上去發表。如果沒有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前任處長謝銘鴻試辦,這個服務一、兩年前不會有開始的機會。如果沒有台南市研考會趙卿惠主委、以及底下協調的林奕志組長等人,台南市不會順利完成這整個5至10月的測試案。

  • 整個服務剛好就是很標準的原本硬體、號誌,因為加上軟體改善了既有的缺點,所以能夠串聯、擴充服務範圍的例子,在縣市政府層級就已經跨了交通局、工務局及社會局,而中央單位更至少要跨交通部、內政部及衛福部。

  • 還有工業局。

  • 所以為了下一個階段,我們也謝謝遠傳,遠傳在這一次的支援,中華電信甚至更早,中華電信在台北也佈了相關的應用,其實為了下一階段全國型的測試,我們要邀請政委是不是可以邀請交通部科顧室、內政部營建署、衛福部社家署等召開一個跨部門的討論會議,討論下一個階段多縣市如何發展這一件事。

  • 我先澄清一下你們具體想要做的兩個:

  • 第一,台南系統跟台北的系統現在都是在測試所謂pilot。

  • 完成可行性測試,所以並不是已經進入視障朋友每一天的習慣裡。

  • 我知道你們有參加台南智慧城市平台創意應用挑戰賽,趙主委應該是從當時開始跟你們合作。在台北或是在其他城市,你們也有讓他們的局處長了解這一件事嗎?

  • 台北市府通常是開先河,所以像台北市一年前雖然預算要廠商支付,但是三民健康路,我們在過程中才可以學到很多交通控制器不知道的細節、實質轉換怎麼做及中間的細節為何。

  • 像我們中間也接觸過台中市交通局,但是沒有回應,因此我們才會說因為已經有一個具體成果,而且很多視障朋友都已經在討論那我的縣市呢?我們也想用用看,而且像交通部道安會報認為要各縣市一、兩年都要用過才可以討論規範。

  • 確實是這樣。

  • 這就是尷尬的一點,本質光是在路口有聲號誌,雖然是號誌,但是是一個無障礙設施,但是像高雄交通局,除了台北之外,每一年只有2,000萬預算要維護5,000個路口紅綠燈,他們並不會有太多的預算來做這一件事,因此才會說這才是後續測試完成之後才要補助、協助這一件事,地方政府發覺不見得有足夠的預算,也不熟悉做這一件事。

  • 現在包含施工通知、整條路線如何規劃、串聯公車,最重要的視障生活重建業務跟定向業務進來,這馬上需要一場跨部門協調會議,讓大家知道這一件事。

  • 我為什麼會提工業局?工業局是通常來召集跨部會的實質協調的角色,在臺灣做這樣的事,由上而下的做法跟由下而上的做法,也就是由中央部會發起要實證技術的做法,由地方政府發起解決要解決某一個地方的做法,不管是哪一個做法,都是由工業局在執行,這個是實際的狀況。

  • 剛剛您講的,其實很多現在是放在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是前瞻裡面的一個計畫,編在特別預算的目的,是希望不要有部會本位主義的想法,特別預算並不是哪一個計畫,而是一起釋出更好的做法,像民生公共物聯網就是這樣子,橫跨了許多個個不同的部會,也就是把各自為政的系統接在一起,這個是當時做前瞻計畫的目的。

  • 像智慧城鄉生活運用發展計畫,通常有任何一個城市,只要有過pilot,甚至你在台北或者是其他地方,那個程度就可以了,就可以提一個計畫我要做一個專業審查會議,專業審查會議就會邀各部會,像您剛剛講的這一些專家來看這是不是ok的,這個時候就會call到所有的主管機關。

  • 接下來工業局會實地評核,也就是你提的是這麼重要,因為委員認為這麼好主意,你如果沒有東西給他體驗,可能就不能進入審查的第三關,你要讓他戴個眼罩就知道這個東西的價值,其實大部分提案的城市,他們花最多心力就是在這一個體驗的部分,因為每一個審查員或者是別的相關部會都會問實際上用起來怎麼樣,這個通常會用沙盒的方式,讓他在可控的安全範圍裡,像我們在社創中心這邊一堆無人三輪車跑來跑去,並不好玩而已,是要讓大家知道無人車是怎麼回事。

  • 我自己的具體建議是,問一下這兩個城市,有沒有哪個願意去結合「普及城鄉生活運用計畫」。這樣的好處是,工業局每一個部會的窗口要找誰是非常熟的。我們這個逐字稿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留下紀錄,說有討論過這一件事。

  • 至少這一份逐字稿也會轉交給台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交管處,他們可以考慮,這個是中央,甚至有可能是預算來源。

  • 第一個請求謝謝政委。

  • 最後一個請求,想邀請唐鳳在下一個階段測試時,在定向師的完美保護下,是不是可以矇眼完整體驗一次整個服務,然後給予軟、硬體UI、UX上的建議?

  • 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有一個圓球狀的VR攝影機,當作一個人一樣?

  • 從來沒有想過。

  • 因為現在VR攝影機有一個特色,它的聲音是非常多個麥克風,聲音本身的定向程度,我們叫做Spacial Audio,當你戴上好的耳機時,它是可以完整重現音場,這是麥克風陣列,我們通常用一個VR攝影機,其實視覺是其次,因為視覺用好的二維攝影機拍,大概更有說服力,像你們現在都是用二維的攝影機,但定向聲音是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麥克風一起錄的原因是要重現當時聲音的音場。

  • 我有一個具體的建議,你們不用花那麼多錢,那個球花10萬,是自己買的,沒有用公務預算,我們去新的地方就把那個球帶去,放在車上或者是哪裡,然後一起逛一遍,即使沒有去過那個地方,我們就放到youtube上,youtube的好處是已經有定向聲音的軟體在裡面,你只要戴上耳機,然後開youtube,你可以找我在故宮南院,故宮有另外一個場地,當時我在台北,但是是開360的機器人,然後由故宮院長帶著我去遊南院的故宮,我一面這樣直播的時候,線上網友跟我一起看這一些日本的展品,他們會打字問問題,我就像導遊一樣,把他們的問題問館長,館長就會回應等等,這樣的好處是,從那之後很多人願意去南院,本來不知道是長什麼樣,至少透過線上可以理解。

  • 像你們也有列在創新採購,也特別把這一種360度的影音當作一個項目。

  • 定向師其實可以試著學習之後納入重建教育裡面?

  • 對,這樣一次之後,如果要溫習或者是複習的話,視障者只要戴著比較好的耳機,甚至不是全盲還有一點視覺的話,你用剩餘視覺加上可能很便宜的一台VR,可能現在是幾千元的VR,就可以全罩式的,因為普通人戴上VR之後,我們也變成視障者,因為光線都擋住了,我們只剩下聽覺刺激,跟VR裡面稍微有一點視覺的刺激。

  • 如果可以的話,看一下創新採購裡面360的團隊,說不定為了公益目的不會收你們的錢,可以把常用的體驗用360的方法錄起來,甚至一開始是看得到的,之後慢慢看不到,然後就只剩下聽覺,或是同樣的路段,你可以讓它有視覺的情況一次、只有聽覺的情況一次等等,任何人等於戴著一台Oculus Go,然後只要戴上說給我10分鐘的時間或者給我5分鐘的時間,就體會到盲人的感受,而且也體會到有沒有定向的差異,我覺得這對於說服評審是非常有用的,因為評審不一定願意……

  • 臺灣甚至在整個定向行動上,在很多領域都可以變成這一塊的先河。

  • 我會有一個主意是因為之前有看過VR的定義,你們可能也有聽過,就是失明標記,就是講一個人逐漸失去視覺的過程,把它寫下來,本來是文學作品,有人拍成電影,VR當中我的視力會慢慢消失,會聽得到風、有一些樹的聲音之類的,我覺得那個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空也可以體驗看看,這個都很便宜,都是幾十元、幾百元就可以了。

  • 相關的教授跟全臺灣1、200位定向師都會很高興研究這個議題。

  • 不過唐鳳你不要閃躲,就回答我的問題,如果可以體驗,還是要求您在保護之下走一次。

  • 如果禮拜三office hour,你約到我的時間,那我本來就可以,但只有40分鐘。

  • 如果你們錄了一個體驗,就像你之前傳youtube來,這個時間多長就可以了,就挑自己有空的時候,用VR感受盲人的實際生活,我自己親身體驗,沒有辦法逐漸失去視覺的過程,一定是一下子就失去視覺,在VR是先了解到這個情況,然後再慢慢變暗,然後再體驗一次。

  • 我回應一下政委強調的這個部分,我們強調眼罩的重要性,大部分的人覺得視覺損失之後是以聽覺來取代,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感官知覺,其實遠超過所想的還要多。

  • 戴上眼罩之後,有些朋友的平衡感覺有問題,身體動作的感覺也會有問題,但是需要一段時間訓練重整,這並不是靠VR可以解決。

  • VR也是眼罩。

  • 我剛剛想要補充的是,政委的主意非常棒,也就是可以納入研究的參考。但是戴眼罩不可避免。

  • 理解。我要講的是,VR可以想成是內建耳機的眼罩。

  • 這個是特教領域可以發paper的題目,會跟師大張教授跟其他教授討論,這其實是很棒的題目。

  • 我也分享一個訊息,明眼人戴上眼罩之後,包含平衡感覺等等的喪失,我們在VR領域裡面也有,就是會有所謂暈眩的情況,還有一下子會喪失自體感覺的情況,我最近才看到一篇貼文,有一個新的研究,是在頭中後方放一個類似振動器的東西,用低頻率去振動。

  • 很奇怪的是,本來會暈VR的明眼人,突然喪失視覺,只剩聽覺,會有暈眩等等的,再放了這個裝置之後就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很像把身體裡面暈船的部分,不用吃暈船藥,透過物理方法,就去抑制掉那個反應,現在這一家公司很紅,因為如果能夠解決暈VR問題的話,電子遊戲上的運用是非常大的,像大家以前不敢做雲霄飛車的體驗。像在你們的協助體驗,你戴一個眼罩體驗的時候,也可以讓人更快速進入狀況,這個是研究新知分享。

  • 今天非常謝謝政委、速記,今天是要跟政委協調這兩件事。

  • 沒有問題,你可以在那兩個城市,或者是之後去談別的城市時,分享這一份逐字稿。

  • 至少有好幾個縣市的視障生活重建業務也想要提起技術上有新的進展,新北、桃園、南投及嘉義都想試,但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跟很多交通局說服,或許中央一筆經費給他們或許比較快,像縱向導盲磚,內政部六都直接試辦是最快的,行政程序上是最容易執行。

  • 之後有一些相關的細節,上工業局都可以看得到,拿「智慧城鄉」當關鍵字,工業局的網站相關的資訊都有。

  • 謝謝。其實這整件事,其實我們後面有企圖是Google今年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行人導航:700公尺右轉跟500公尺左轉,今年紐約小規模試辦,漢堡王右轉,但是你會發現做了十幾年AI辨識之後,可以稍微把握貼每個物理標籤,我現在沒有辦法解決的是,你怎麼知道漢堡王下個禮拜不會倒閉而變成下一個7-11,local端如果有一個很扎實可以貼標的,這個是互相有幫助。

  • 回到台南更有意義的是,我們跟台南市趙主委努力要促成的是什麼?Google專案在今年3月發表於全球六個都市,像雪犁、紐約等等六個都市,Google有輪椅導航的這一件事,六個城市他們找到交通機構合作之後,可以做輪椅導航,那就表示嬰兒車導航也可以,政委一定非常了解,表示Google map要有更細緻的圖資及演算法,才知道這一條路是否夠寬,才能做輪椅導航,臺灣也做了很多,像众社企也做了這方面,也蒐集了很多資料,內政部也很多立場。

  • 站在臺灣的立場,包含定向師加入是最主要的生力軍,如果能夠2019年練兵,包含軟體跟服務流程能夠蒐集更多的無障礙圖資,我們當然希望能夠讓Google引進原來那六個城市試辦成功的輪椅導航、無障礙導航,這個演算法、臺灣的Google map可以開啟,甚至可以跟臺灣挑戰更難的視障導航的這一件事,整個定向上的專業,我相信Google是有企圖心去開發視障導航的公司,但是local端如何配合?如果臺灣就是成為全世界,包含政府、定向專業整合到最好的,我們會希望google把輪椅導航給我們之後,甚至視障導航是以臺灣為基地。

  • 你跟崇偉老師有完整討論過嗎?

  • 崇偉老師還沒有,但是按照主委,完全是看在這麼遠的狀況之下,台南市很努力,接下來還要編二階段擴大預算、請其他六都來,但是據我了解,Google總部好像沒有從來鳥過,所以你要讓他把這整個專案功能願意提高臺灣的次序,其實想做好自己的本分,他們不理我們,我們也是很好的公共創新,也想輸出到其他的地方去。

  • 我們甚至有企圖心,這一次客製化給定向化的軟體,之後搞不好美國1萬個定向師都願意使用,這個是你講的,我們願意做服務輸出的這一件事。

  • 臺灣目前是Google軟硬整合中心在亞太最大的點,所以也不要妄自菲薄,不一定找不到人。

  • 那六個城市都已經有輪椅導航,臺灣怎麼樣開放輪椅導航?

  • 這是兩個部分,一個是基礎資料的部分,這個我會推薦跟崇偉討論,他相當瞭解情況。

  • 他們也願意給。

  • 第二,公部門在做這一件事,不能覺得「我一做就要做到百分之百,不然不做」。我們現在在推的概念是《政府服務數位準則》,在國發會裡面,其實最重要的是這一份自評表,我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

  • 我會推薦的是,無論接下來在你們合作的縣市要推動,或者是以跟google對接的目標來做這個服務,都可以先看一下自評表,也告訴機關同仁說這個是國發會目前的重點項目,各位越早填到自評表、越早有這個生態,雖然現在是beta測試版,還沒有進入考核因素,測完之後慢慢就會了。

  • 因此,你有沒有了解使用者需求、建立跨領域合作機制、以開放優先,未來就會影響到各級政府計畫關係的遠近。

  • 我們會好好做功課。